制药业外资收购现身 白加黑或将易主
历经近一年的等待和焦灼后,上市公司东盛科技的董事长郭家学终于等来了商务部的回复批文,批文同意东盛科技以10.72亿人民币的价格将旗下包括“白加黑”在内的三个品牌及相关资产卖给德国拜尔。此外,如果在交割期间上述收购的三个品牌的产品在今年的销售收入达到3.6亿元人民币约定标准,拜耳还将额外支付给东盛科技1.92亿元人民币。
至此,该笔交易已经走至中国证监会环节,如果得到证监会的批准,此项交易基本可以确认“通关”,这也意味着中国制药领域最大的一起外资并购案的诞生。
据悉,上市公司东盛科技从上述交易中能拿到手的金额约为5亿余元,将按投资收益计入相应业绩报表。目前东盛科技以总股本2.44亿股计算,约能将每股收益增加2元左右,市盈率也将从目前的200余倍回到合理水平,公司的清欠问题也将得到彻底解决。这无疑是给东盛吃了个定心丸,也让正在为偿还东盛科技的债务而殚精竭虑的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缓了口气。
“白加黑”等品牌是东盛最具代表性的优良资产,这些产品在2005年的销售额为3.308亿元人民币。对于国人熟知的“白加黑”品牌的卖身,东盛科技走到今天也却属走投无路。截至2006年9月30日,东盛科技被大股东东盛集团和二股东东盛药业占用金额一度达15.88亿元;另外存在累计未披露对外担保达9.56亿元,东盛资金链全线告急。2006年11月2日,东盛科技还被中国证监会青海监管局立案调查。急于还债的东盛集团不得不将旗下资产卖掉。恰好“白加黑”等品牌被制药巨头拜耳相中,双方就此一拍即合并于去年在北京签署并购协议,按照协议,德国拜耳将耗资人民币10.72亿元收购东盛止咳及感冒类西药非处方药业务及相关资产,即“白加黑”感冒片、“小白”糖浆和“信力”止咳糖浆三个品牌的相关销售部门。
对于德国拜耳而言,对东盛产品的重金买入源自自身OTC扩张的战略需要。拜耳医药保健主席阿瑟.希金斯在签约仪式上就曾表示,“此项交易符合拜耳医药保健加强OTC业务的全球战略。我们很高兴能够在本地市场获得这样一个机会来进一步加强我们的业务。”
近几年来,OTC业务一直是拜耳投资的重点。2005年收购了罗氏的OTC业务后,原先OTC产品线并不丰富的拜耳一举成为全球第三大OTC生产商。而在中国,拜耳的OTC实力还远没有达到如此规模。据悉,为了大力拓展拜耳亚洲的OTC市场,拜耳集团专门募集了15亿美元的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将用于中国市场。一旦交易最终获批,拜耳在中国的大众健康业务也将因此扩大一倍,步入中国排名前十的OTC公司之列。
与此同时,东盛集团则将退出OTC业务,并全面转型。“东盛集团将从原来西药OTC和中药并重,转向旨在将东盛打造成为一个主要发展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的大型产业集团。”东盛集团董事长郭家学表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一个净资产已经为负数的民营制药企业而言,这笔“卖身钱”其实也不过是救救急而已,真正能够救穷还需要靠自己,从企业经营到公司治理,东盛科技需要补课的东西还很多。好在东盛科技还保留了“盖天力”这个品牌,但愿这最后一根苗,不要过几年也被拔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