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市场:大品牌急褪"特供衣"小网店仍为"重灾区"

上月,五部门联合发出禁用“特供”标识通知,近日,记者以茶叶市场为主进行了调查——大品牌急褪“特供衣”小网店仍为“重灾区”

东南网-福建日报4月15日报道(记者郭政实习生林丽芬林莉)

上月,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强调,严禁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自行或授权制售冠以“特供”“专供”等标识的物品。而曾几何时,不少福建茶叶大品牌打着“特供”擦边球营销,一度出现“钓鱼台大红袍”、“钓鱼台铁观音”等各种打着“特供”名号的产品,部分企业还打着“中央政府采购网注册供应商”旗号进行宣传。

禁令之下的茶叶市场还有“特供”吗?

大品牌急转身,“特供”产品下架换装

9日,记者访问省内多家知名茶叶企业的官方网站,发现以往常放在显著位置的“特供”口号及标识均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常规的产品介绍,宣传字眼上,“特级”取代了“特供”。

10日,记者以消费者身份暗访了福州市多家品牌茶叶店,发现众多与“特供”沾边的产品早已下架。

“这里没有政府‘特供’茶,我们只提供一些针对大型企业的大规模采购。”福州华林路日春茶叶专卖店的一位店员告诉记者。在一家武夷星茶叶专卖店,当记者询问有无出售“钓鱼台大红袍”时,店员立即给出了否定答案。

记者连续走访多家华祥苑茶叶专卖店,发现该店原有的“钓鱼台铁观音”的门面广告,被换成了“金凤凰铁观音”。

“特供”光环褪去,对茶业品牌是否造成影响?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名大区销售经理告诉记者,“特供”禁令并未对其造成很大影响。“华祥苑价位覆盖面广,消费市场较为稳定,影响不大。那些产品单一且对‘特供’、‘专供’依赖性强的企业受的冲击则会很大。”她说。随后,记者联系一些厂商,大多数对此观点未予置评。

厦门资深茶叶品牌策划师黄无疆表示,禁令出台后,表面上看,不少大品牌茶叶产品立即改换了包装;而深层次看,茶叶大品牌正转变营销策略。“从瞄准政府采购,转向瞄准企业大规模采购。此外,深挖大众消费礼品市场也成为不错的出路。”他说。

除茶叶品牌外,记者调查一些超市发现,鲁花花生油、三元牛奶、燕京啤酒、椰树牌椰汁等众多产品要么更换包装,要么采用一片胶布遮挡“人民大会堂”、“国宴”这些曾经荣耀的标签。

小网店慢掉头,“特供”多为假冒伪劣

尽管打着“特供”“专供”标识的商品在实体店已难觅踪迹,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网上,仍有不少商品打着“特供”旗号吸引眼球。

记者在淘宝上输入“特供茶”、“国宴酒”等关键词,发现符合条件的产品信息高达上万条;记者搜寻“钓鱼台铁观音”,马上就可查询出254件相关产品,在淘宝信誉已达两皇冠的“唐芳茗茶官方旗舰店”,打着“钓鱼台”名号的铁观音就达27种之多;最为夸张的是,一个ID为“南涧老茶堂”的淘宝店主告诉记者:“要‘特供茶’很简单,外包装上您需要什么标识我们都可以给您印,送人很有面子。”在阿里巴巴网上,记者搜索“钓鱼台大红袍”,立即找到一个武夷山茶叶厂家。“供应乌龙茶、武夷岩茶大红袍,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该广告词依然醒目。

采访中,一位陈姓业内人士提醒,网上出售的所谓特供茶叶产品不外乎两类:一类为打着“特供”字眼的低档冒牌货,另一类为大品牌茶叶厂家经销商手上余留的尚未改换包装的所谓“特供茶”。“无论哪类,现在打着‘特供’旗号均属违规。”他表示。

记者点评>>>

由于涉及多头监管难题,网络“特供”乱象的清理不可能一步到位。由于影响程度不同,禁令之下,小网店的掉头没有大品牌快。如果政府部门能保持从源头上掐断“特供”的获利空间,相信用不了多久时间,网络上的“特供”产品必然会被消费者抛弃而自然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