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类家电试点“智商评价”智能乱象望终结
针对目前家电行业争打“智能牌”却无标准可依的乱象,日前,工信部下属消费电子产品信息化推进委员会完成了《消费电子产品信息化指数和产品智商评价通则》(以下简称《通则》)的制定,首批将在彩电等四类家电试点智商评价,并予以标示,家电行业“智能”乱象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标个“智能”价格高出20%
“同样是一个品牌的52寸彩电,一台是9599元,另一台却要11499元。只是因为多了一项能上网的智能功能就贵出这么多,也太离谱了吧!”日前,市民林先生想给家里换台电视机,在商场逛了一圈后,不禁发出如此感慨。
“不仅电视,现在各种电器都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这个是以后的必然趋势,虽然现在智能产品价格都要比普通产品高20%左右,但买的人还是不少,消费者就是冲着"智能"来的,毕竟智能化的产品更加高端、时尚。”我市家电业内人士表示。
记者日前走访市场发现,几乎各品类的家电都打起了“智能牌”。比如一些“智能”空调,可以实现“第六感”自动化控温;有的“智能”洗衣机可以根据衣物的种类自动选择洗衣模式;有的“智能”电饭煲可以“预约”煮饭时间,还能根据季节变换选择食物的软硬度……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市场上的“智能家电”占比高达60%。是不是功能多一些,就算是“智能”呢?对此,各商家们答案不一。“光是电视这一样,有的导购员跟我说带高科技的就是智能电视,有的却说能上网的就是智能电视,还有的说能安装软件,功能多的才是智能电视……但我逛了半天也没明白,到底什么才是智能电视?”林先生说。
新规内容有望终结行业“智能”乱象
相信不少消费者都有和林先生一样的经历,由于目前智能家电市场国际国内都暂无统一的标准,很多时候都是厂家自说自话,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连监管单位也无法认定,这就难免出现消费者被忽悠,花了冤枉钱的情况。为了消除上述行业乱象,工信部下属消费电子产品信息化推进委员会近日已经完成《通则》的制定,据相关负责人介绍,《通则》规定将根据产品的信息化水平、功能用途等技术指标为智能产品进行打分和评级。评价等级共分为十级,其中一级最低,十级最高。
以洗衣机为例,《通则》将其信息化打分项分为十大类:信息化装备水平、功能用途、易用性、专家系统、自主性、适应性、学习能力、个性化、干预性和协同能力。采用“PIQ”即产品智商的英文字头作为标识,方便识别产品的智能化水平,这样,消费者就可以根据智能等级进行比价和选购。除洗衣机以外,今年年内彩电、冰箱、笔记本等三种产品包装上也将张贴智能等级标签。
据悉,智商标签并非强制张贴,企业根据需要到国家相关检测部门评测,相关部门将根据评测结果为产品颁发证书。“尽管现在全线产品的智商评级还未强制执行,不过《通则》的实施还是能在消费者选购时起到指南作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同时透露,其余的家电产品何时张贴标签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不过相关部门正在全力推动,争取未来卖场中所有家电都能尽早张贴智能标签。
业内声音消费者不能完全指望“标准”
“我们公司总部已经就智能家电新标准发了文件,到时一定按照标准规定执行。”对于智能家电行业标准即将实施,苏宁电器扬州分公司的相关负责人陈茂刚对记者说。而国美、汇银等家电商也纷纷表示将积极响应。
“不可否认,目前扬城智能家电市场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现象,比如有的彩电只有一个3D功能,也标榜成智能电视,还有的电视机可以播放从网上下载的影片,但其自身并不可以上网,也说自己是智能的,只是之前一直没有行业标准,厂家都是自说自话,消费者根本无法辨别,一旦行业标准正式实施以后,这些产品根本没法贴上智能等级标识。从这个角度看,行业标准实施后将有利于家电产业真正地向智能化方向发展。”陈茂刚说。
“这项标准实施,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消费者,”国美电器的相关负责人丁国林向记者表示,“一旦贴上智能等级标识,对于是否真是智能家电产品,智能程度到底如何,消费者都可以一目了然,不会再花冤枉钱。”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提醒,消费者以后购买智能家电,也不能完全指望于“标准”,毕竟智能本身也只是个概念,即使有了标准,还是难以避免鱼龙混杂的情况,因为这个标准在执行过程中难有明确的界定,每一级标准的浮动空间可能很大。悲观来看,智能评级很可能沦为推销员对产品的行销手段,因此消费者购买时还是应该多对比再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