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数据:杭州房价10年涨247.10%
24日独立经济学家、现任中企资本主席的杜猛发表一篇“盘点十年房价”的微博,引起了市场的广泛讨论,杜猛在文中指出全国房价十年上涨143%,一线城市的广州、北京、上海,十年来房价的涨幅分别为261%、365%和500%。言语一出,一时激起千层浪,引发了市场对未来房价走势的激烈讨论。笔者就此查阅计算了一番,发现杜在计算口径上,前后并不一致,导致得出的结果与实际值有较大的差异。
统计口径不一,结果缺乏说服力
笔者查阅数据,发现杜猛在计算时,统计口径并不一致,其03年的数据源于国家统计局,而12年的数据则来自各城市交易中心。一般而言,交易中心的数据会高于国家统计局,从这个角度来说,杜的增长结果被人为的抬升了。
我们重新选取全国15个重点城市,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进行计算,我们发现统一口径后的数据结果与杜猛有明显的差异。以上海为例,2003年上海商品房销售均价为5118元/平,以此为基准至2012年,上海房价10年间,上涨幅度为174.71%。同样广州、北京、深圳的数据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修正,最后的结果分别为212.58%、259.35%、213.09%,对比原有数据均有大幅的下降。
成交结构差异,导致统计数据与现实感觉,存在巨大差异
一直以来,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与居民的切身感受有较大的差异。杜猛的数据一时被大量转发也正是由于他的数据,更贴近普通百姓的客观感受。就笔者个人认为,统计局数字与居民感受的差异大部分是由10年来成交结构变化而导致的结果。10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张,其成交结构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以上海为例,我们依然拿2003年的数据为样本,在全年商品房成交面积结构中,市中心的黄浦、长宁、普陀、徐汇,其成交面积占全市成交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39%、4.63%、7.08%和2.99%。而到了2012年,成交结构已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黄浦的占比降为0.61%、长宁为1.10%、普陀为4.64%。而郊区外围的区域,如宝山、嘉定占比则从原先的6.18%、3.97%,上升为11.44%和14.66%。正是成交结构的变化,郊区代替市中心区域,导致成交价格与百姓心中的“市中心”房价产生了巨大的鸿沟。但仅从技术及研究而言,统计局的数据并未失真。
结束语:笔者认为此次杜猛的微博走红,正反应了市场对未来房价关注度的升温,在一个货币超发,物价上涨的时代,政府调控,能否保证房价不会越“调”越“高”,过去10年的“空调”又会否重演,正是市场各方所密切关注的。在市场回暖,预期改变,恐慌性购房再次来袭的情况下,杜从历史中寻求所谓的答案,必然夺人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