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顺电一刀切 国产彩电遭遇集体封杀

10月11日,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在中断业务往来14个月后,深圳市顺电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顺电)恢复了与包括TCL、康佳、创维在内的国产彩电巨头们的接触性谈判。后者依然在为进入这个拥有15家分店、占据了深圳市场30%份额区域电器大佬而努力。

  由此,一段鲜为人知的国产彩电惨遭集体封杀事件浮出水面。

  到去年7月,包括上述三大本地巨头在内的所有国内彩电企业均被告知,顺电方面因调整产品结构,将以进口产品为主打产品,所以放弃与国产彩电品牌的合作。这种集体不合作持续至今。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内,在视听产品领域顺电的主要供应商悉数变成外资,包括三星、索尼、飞利浦、松下、夏普等外资品牌,即使在外资已经放弃的CRT(阴极射线管)领域,顺电也只销售飞利浦的两款濒临淘汰的CRT电视。

  顺电何以放弃了依然占据深圳市场50%左右的国产彩电?国美、苏宁过去两年同样施行不同程度的扶洋抑国的战略,陷入被动的国产彩电将如何突围?

  驱逐国产

  深圳是康佳、创维和TCL三大本土彩电的大本营,长期以来在四大一级城市(京、沪、穗、深),本土品牌的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50%以上。去年上半年国产平板电视在深圳的市场占有率超过60%,而传统CRT电视更是在95%以上。

  1992年由搬运工费国强创建的深圳顺电在深圳经营已经有15年的时间,目前在深圳拥有9家店,在广州、东莞、惠州等地拥有6家分店,年销售额达几十亿元。

  在顺电成长的过程中,康佳等深圳本地品牌对其帮助很大,但是费国强对昔日的友邦却痛下狠手,于去年3~7月先后终止了与所有国产彩电品牌的合作。

  康佳多媒体营销事业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康佳和创维是最后一批退出顺电的国内彩电企业,在过去的一年时间内我们一直试图与顺电恢复正式的业务关系,但是在顺电各级老总都表示希望与国产彩电品牌合作的情况下,费国强却依然坚持只与外资彩电合作的战略,至今双方的僵局仍未打破。

  记者近日在今年5月开业的广州顺电某店发现,在彩电区域是清一色的外资品牌,而在深圳顺电的网站上,记者发现在平板电视的产品栏目中,有三星、索尼、松下、日立、LG、三洋等外资品牌,也有包销定制的瀚斯宝丽等品牌,但却没有国产平板的身影。

  对于顺电驱逐国产彩电的原因,有顺电内部人士表示,国产平板电视从2004年底开始的价格战让顺电的销售利润受到了影响,而且国产平板不同渠道混乱的价格让顺电感到难以为继。

  该人士还告诉记者,顺电并非完全排斥国产品牌,而是以外资品牌为主的高端战略来与苏宁、国美竞争,在白电和小家电领域,顺电与海尔、格力、美的等有着密切的合作,海尔还是顺电最大的供应商之一。

  然而国产彩电品牌对于顺电的说法并不认同,TCL电器销售公司深圳分公司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外资平板的价格战力度比国产品牌更大,价格体系也非常混乱,其实从去年10月1日开始国产平板对于价格战就一直不再主动参与,这也导致了国产平板份额的下降。

  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在顺电与国产品牌的纷争中,外资平板企业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外资企业甚至要求顺电终止与国产品牌的合作。

  多米诺效应?

  与顺电类似的是,国产平板电视在国美、苏宁的处境也不乐观。

  在收购永乐之后,由于上海市场占国美电器的比例上升到17%,而外资品牌又在上海占据明显优势,外资供应商在国美店铺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在视听产品领域。

  根据国美电器前段时间发布的中报,国美的前五大供应商中,除了海尔、美的两家国内白电企业外,索尼、三星和松下等三家外资平板企业则占据了另外三个位置。

  苏宁的情况与国美非常相似,2006年苏宁华北区召开的平板论坛上,其华北区域总监范利军曾联合多家外资平板企业发布了所谓CRT电视一年内退市的言论,这让国内彩电巨头与苏宁的关系前所未有地紧张起来。

  然而国美、苏宁并没有采取类似顺电的极端措施,因为国产彩电品牌毕竟在全球范围内,特别是其进军二级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从全局考虑,国美和苏宁显然不会放弃与国内彩电品牌的合作,而且其合作还延伸到了手机、电脑甚至白电、小家电领域。

  东方证券分析师陈刚表示,顺电是国内经济最发达区域的电器连锁品牌,而且短期内也没有跨区域扩张或进入二三级市场的打算,在这样的情况下,便可以采取非常措施来中断与国产彩电的合作。类似的情况之前也发生过,国美渠道只占其销售额不到3%的格力就于2004年3月主动中断了与国美的所有合作。

  其实为了应对顺电的封杀,国产彩电品牌从2006年开始在深圳区域加大了自身渠道的开拓,如创维的4S店等,目前创维自身渠道占据其在深圳销售额的60%-70%。

  顺电2006年的封杀国产彩电已经产生了双输的结果,如何打破僵局成为顺电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有消息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十一黄金周前后顺电高层已经开始与7家国内主流彩电厂商开始了恢复合作的谈判,目前仍没有最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