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狮更名金地商置集团 闪电配售七亿港元

        宣布收购星狮地产(中国)有限公司(00535.HK,星狮地产)后仅5个月时间,金地集团(600383.SH)迅速启动海外融资平台。

  1月29日早间,星狮地产宣布,1月28日收盘后,以每股0.78港元的价格,配售了9亿股新股(占扩大后股本约11.59%),集资净额约7亿港元。

  同一天,星狮地产在港举行股东大会,批准星狮地产更名为金地商置集团。

  0.78港元的配售价,比星狮地产1月28日收盘价折让了15.2%。金地方面在昨日发布的新闻稿中将此次配售行动称作“闪电配售”,并自诩“在近年香港资本市场亦属少见”。

  此次闪电配售,因适逢内地房企在海外掀起融资潮,而受到外界关注。据早报不完全统计,不包括配售和发行中期票据,今年以来,内地房企海外发债额便已逾400亿港元(详见表格),是去年同期的4倍有余。

  1月29日,星狮地产收报0.91港元,跌1.087%。

  金地再提一体两翼战略

  对星狮地产此番闪电融资的原因,金地方面昨日在新闻稿中的解释是,除了“扩充资本金”、“助力金地集团一体两翼战略”,此次融资还“引入了一批高质量的长线投资者”,“为在香港资本市场的持续运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并将持续加深金地集团在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力”。

  所谓“一体两翼战略”,于2010年便已敲定,即以住宅业务为核心,以商业地产和金融业务为两翼。该战略一度被外界解读为,金地欲向商业地产转型,但转型显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调控风暴之下。内地资本市场融资大门紧闭,令诸多内地房企把目光投向海外。

  2012年9月,金地集团宣布斥资16.54亿港元收购星狮地产56.05%股权。2012年11月,金地集团完成对星狮地产的全面要约收购,将星狮地产76.29%股权纳入囊中。

  值得一提的是,昨日有港媒引述星狮地产管理层在股东大会上的表态称,星狮地产的公众持股量不足25%是配股的考虑因素之一,而所筹资金或用于买地。

  根据金地方面去年9月披露的资料,星狮地产虽然既涉足住宅,又拥有商业及办公物业,但眼下资产储备有限,主要资产包括:位于上海松江的住宅用地一幅,计容积率面积约74.5万平方米,星狮地产所占权益为54.85%;深圳高新科技园已建成的办公收租物业共计约14.3万平方米,目前每年租金总计收入约1.2亿元人民币,星狮地产所占权益为100%;北京搜狐大厦部分商业及办公出租物业,面积共计大约1.5万平方米,每年的租金约3000万元人民币,星狮地产所占权益为60%。

  内地房企掀海外融资潮

  不仅是金地,近期内地房地产企业纷纷在境外搭建融资平台。

  继旭辉控股(00884.HK)、新城发展(01030.HK)去年赴港上市分别募资15.3亿港元、18.96亿港元后,江苏金轮天地(01232.HK)也于本月16日在港挂牌,募资7.56亿港元。

  早前收购南联地产(01036.HK,已更名为万科置业)的万科(000002.SZ)近日亦公布“B转H”方案,绿地集团则透露将分拆酒店集团和海外业务赴港上市。此外,瑞安房地产也计划近期分拆中国新天地赴港上市。

  对此,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建议,内地企业搭建境外平台,首先要打通融资渠道,比如可以引入一些境外的投资机构或基金。

  除了海外融资平台方面的扩张,直接发债是当下内地房企海外融资的首选项。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分析认为,大部分房企2012年销售升温,而在2013年年初大举启动融资,主因是看多市场;而选择在香港等海外市场融资,主要是因为美国QE3的推出,热钱流入香港的步伐有所加速,内地房企在香港融资的难度大幅降低。

  穆迪惠誉唱好上半年楼市

  某香港上市企业管理层说,由于内地房地产企业销售的复苏,企业资金状况好转,不少评级机构升高了对它们的评级。而评级对于企业获得资金的难易程度,以及利率的高低都有相当大的影响。评级越高借贷成本越低。

  此言不虚。1月29日,评级机构穆迪在最新一期《中国房地产市场焦点》报告中称,随着销售增长及流动资金头寸增加,多家纳入该行评级范围的内地房地产商的信贷状况已有改善。

  自去年11月以来,穆迪已对受评开发商采取了9次正面评级行动,而负面评级行动仅有一次。截至今年1月25日,9家开发商的评级展望为负面,数量低于去年底的12家,也低于去年5月时17家的高点。

  所谓负面评级,意味着评级机构随时可能下调评级。反之,则是正面评级。

  据穆迪统计,该行追踪的15家房企中,有14家去年的合同销售收入达到或超出原先目标。

  穆迪预计,受运营环境的改善以及上年基数较低的因素影响,今年第一季度内地房地产业的签约销售额仍会实现同比(比上年同期)增长。

  另一评级机构惠誉昨日则发布报告预言,鉴于2012年上半年房地产企业销售疲软,2013年上半年房地产销量同比增速可能高于下半年。

  部分高风险债券陷困境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大开“融资盛宴”,今年中资地产开发商在发行债券时底气渐足,给出的利率较2012年大为降低。

  据路透社报道,以今年第一周为例,合生创展(00764.HK)当时发行3亿美元五年期债券,尽管息率仅为一年前发债时的一半,但却获得60亿美元认购。而世茂房地产本月9日发行的7年期美元债券,最终以6.625%的利率定价,远低于其2012年3月发行的一笔7年期债券票面利率11%。

  即使是将2020年到期的5亿美元优先票据年利率定为10.25%的佳兆业(01638.HK),其亦低于去年分别发行的2015、2017年到期的12.875%及13.5%。

  不过,头炮虽然打响,后续美元债的发行已蒙上阴影。

  富力地产最近发行的债券只得到不足三倍的超额认购。华尔街日报称,在长达一年的盛宴过后,亚洲债券市场可能已经达到了投资者的购买极限,追求高收益的投资者开始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包括永久债券在内的部分高风险债券陷入销售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