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错宝!等离子坚守者松下“弃营”?
等离子巨头松下,不得不收缩坚持多年的等离子阵线。昨日(2013年1月14日),松下中国向记者确认,松下(中国)上海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已经处于全面停工状态。
尽管松下中国表示,此举是为了实现一元化管理,提高运营效率,今后松下等离子电视的制造销售业务将集中到山东松下电子信息有限公司,但此前不久,松下公司社长津贺一宏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世界最大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却宣布,将摆脱对电视的依赖,实现“去电视化”。
松下、三星、LG、日立、先锋等曾被称为“等离子五虎”,除松下一直在坚守之外,其他企业已经先后退出,或者仅将其用来“丰富产品线”。
如今,最后一座堡垒松下显露出“弃营”迹象,等离子完败液晶已经是不争事实,随着等离子份额越来越小,其距离市场核心地位越来越远,松下的宝并未押对。
松下讳言放弃等离子
松下中国强调,关闭上海工厂,并非松下不重视等离子技术,更不是抛弃等离子,而是基于效率考虑。“这是为了提高平板电视运营效率,通过整合,强化在材料采购、市场运作等方面协作,实现一元化管理。”
资料显示,上海松下等离子显示器有限公司于2001年开工投产,负责等离子面板生产和等离子电视的组装,目前面板生产已经停止,改为组装日本兵库县尼崎工厂生产的面板。
据悉,松下中国已根据其个人意愿协议离职或安排在松下位于上海的其他工厂工作,“员工安置将严格遵守中国相关法规法律。”
等离子和液晶作为平板电视的两大技术方向,为孰优孰劣曾长期对峙。2004年左右,平板开始在中国市场崛起,两者的PK大战越演越烈,从标清向高清,从高清到全高清,从2D到3D,每一次技术升级,两大阵营都要为各自的优势摇旗呐喊一番。
彼时,松下与等离子互为表征,不过松下想不到的是,不到十年,等离子就被市场推到了边缘地带。
奥维咨询数据显示,2013年第一周,平板电规总体监测零售规模73.0万台、32.4亿元。其中,LCDTV监测销量70.1万台,销售额31.1亿元,监测销量同比上升99.8%。PDPTV监测销量2.9万台,销售额1.3亿元,同比下降7.6%。数据对比,鲜明地刺眼。
虽然不断否认,松下“弃营”的消息也一直不断,此前,日媒报道,松下拟于2012年度末停止研发等离子面板,今后将专注于研发OLED面板等市场前景看好的产品。对此,松下中国方面表示,并未收到这条信息,业务如何整合调整,还在讨论中。不过松下中国承认,松下将加大非电视业务的发展。
内外环境加速等离子没落
在外界看来,松下放弃等离子似乎只是时间问题。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表示,等离子确实已经成为电视发展的“过客”,松下淡化等离子是必然趋势。“电视概念更迭太快,等离子没有最终赢得市场,松下也必须调整。”
事实上,业内一直将液晶和等离子作为两个技术方向,并未形成绝对的优劣,决定等离子命运的在于市场选择。“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液晶,强大的营销灌输也让消费者偏好消费液晶。”
DisplaySearch中国区研究总监张兵也称,“按照产业的规律,规模太小会导致产业链断裂,一些原材料和催化剂等组件厂商将选择退出这个行业,等离子行业未来已没有希望了”。
除了产业发展因素,日本企业经营状况加速了等离子走向没落的步奏。以松下、索尼、夏普等为代表的日系电子企业,近两年陷入持续巨亏之中,其中电视业务是造成其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这已经迫使日本企业出售资产,增加代工。此前,松下还宣布,计划在2013年3月底出售部分房地产以及投资业务,筹集13.4亿美元的资金,以期偿还外债。
旁边报道
等离子阵营长虹坚称“不受影响”
长虹是国内豪赌等离子技术方向的典型代表,斥巨资投建等离子屏工厂,还不遗余力推动等离子电视在国内市场的培育。
长虹集团新闻发言人刘海中称,松下关闭工厂并不影响长虹对等离子的信心。“CES上,三星还展出了OLED和等离子产品作为大屏幕解决方案亮相,长虹对市场充满了信心。”据其介绍,2013年国家着力拉动内需,大屏幕电视将是消费者的选择方向,等离子在大屏幕领域则有突出地位。2011年,长虹等离子销售超过了100万台,刘海中表示,2012年销售数据预计仍有增长。相对于液晶电视,等离子在大屏幕领域具备性价比优势。至于等离子屏厂,刘海中则称生产线开足马力,没有液晶面板企业遭遇的开工率不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