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十周年工作会议在京召开
2012年12月21日,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主办的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十周年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树津、孙瑞哲等领导,以及来自全国各纺织产业集群、地方协会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本次会议一方面总结了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产业集群经济的十年发展成果,一方面交流了模范产业集群的转型升级经验,明确了今后发展思路。同时树立典型,表彰了首批全国纺织模范产业集群、第三批全国纺织产业集群发展突出贡献工作者,并颁发了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工作十年贡献奖。第十二批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地区授牌仪式也同期举行。
据了解,自2002年起,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就把纺织产业集群工作作为发展纺织经济的一项战略性工作来抓,十年来,试点地区由38个市县镇扩大到191个市县镇,其纺织经济总量占全国纺织经济总量的40%以上。经过多年的努力,集群地区经济发展、产业提升、企业遍布、民富税增,为把我国建成纺织大国做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集群的八个有利于
过去十年,产业集群整体的技术装备和工艺水平、节能减排和环保水平、产品质量和抗风险能力都有明显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有实效,市场开拓和集群品牌建设有起色,集群内企业间的协作有发展,市场自律和社会责任有进步。但面对国际国内新形势,纺织集产业群发展之路依然漫长,同时也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本次会议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做了重要讲话,他总结了产业集群试点十周年对社会发展以及纺织工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同时为继续做好产业集群试点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
王天凯表示,产业集群经过十年发展,其体现的块状经济优越性十分明显。他认为产业集群的优越性体现在八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企业的深度分工,从而有利于企业做精做专,提高效率;二是有利于节约教育成本;三是有利于产业和专业市场的互相推进;四是有利于激发竞争意识;五是有利于招商引资;六是有利于促进诚信;七是有利于促进企业创新;八是有利于创建区域品牌。
王天凯同时表示,当前产业集群也遇到了行业发展中一些共性的问题,以及产业集群中中小企业居多的特殊问题。当前从行业来讲,世界经济与中国经济都面临着深度调整,总体上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同时行业要继续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以及生产成本上涨的压力。对中小企业居多的产业集群来讲,在近段时间内,在一些地区还会继续面临融资难融资贵,以及土地紧等问题。
对于进一步做好产业集群的试点工作,王天凯认为结合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将进一步加快推进和提升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使产业集群转型升级能够落到实。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是大企业做实做强,中小企业做精做专做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形成公平连接、共同发展、和谐共融的产业发展方向。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在会上表示,产业集群的发展是改革开放带来纺织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生动体现,纺织生产力最活跃的表现就是产业集群。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发挥集群的作用,其中的一个关键词就是转型升级。“转型升级就是要改变传统思维,进一步转变生产方式。过去十年,纺织行业有很大的提升,但是我们要谋求更大的转变。下一阶段,行业发展的难度更大。因此,行业一定要有正确的发展思路,要准确判断经验和问题,要改变盲目粗放的发展方式。” 纺织集群发展十年变化巨大
本次会议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陈树津代表中纺联做了全国纺织产业集群试点十周年的工作报告。
陈树津在讲话中表示,改革开放,使我国纺织服装业在许多地方“无中生有”,并且短短几年、十几年就迅速成为集聚地。正是在纺织产业集群经济迅速兴起时期,2002年,刚刚经过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全面登上历史舞台的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011年更名为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地方政府、协会组织合作开始了产业集群试点共建工作。这十年,我们亲眼见证了集群地区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一是克服盲目性,从感性发展走向理性发展。过去许多集群的发展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又由于受到局限性影响,集群地区对国内外市场的把握、产业发展趋势的把握、对国内外同行、上下游行业、相关行业的了解都不足,发展比较盲目,不仅没有长远规划,而短期规划也很少有。这些年以来,情况有了非常大的改观,专业发展规划先行已经被广大集群地区所运用。
二是规模大为扩张,资本壮大。进入新世纪的头十年,我国纺织工业高速发展,纤维加工量占世界的比重从2000年的25%上升到2010年的51%,这其中产业集群地区是提升加工总量的主力军。比如化学纤维生产,仅萧山、绍兴、桐乡三县(区、市),2011年总量就达1100多万吨。规模的扩大是由投资带来的,这十年,各集群地区的资本壮大很快,主要来自民间。比如浙江省大唐、许村、杨汛桥、党山、横村5个镇统计,2001年总资产149亿元,2011年总资产659亿元,增长442%。
三是工艺技术装备水平提高,产品逐步升级换代。随着国际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纺织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不断涌现,两化融合也形成了趋势,纺织产业集群地区跟着科技潮流发展。在集群地区许多企业建立了技术中心,有地市级的、有省级的、还有国家级的,有的还建立了博士后工作站。
四是产业链逐步完善,产销结合更密切。这些年,产业集群地区已经深刻认识到现在的市场竞争从某种角度已由过去企业之间的竞争发展成为产业链的竞争,纺织行业的产业链长、环节多,更要加强产业链的建设,才能提高本地产品的竞争力。
五是社会责任感加强。比如,产业集群初起时,有些地方对环境不够友好,特别是有些行业,企业对环境带来破坏。但是,在国家下力整顿,依法治理,宣传教育下,积极采取措施,有了非常大的改善。
六是区域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在成长。国内纺织产业的品牌意识逐步增强,发展模式从追求数量规模到注重质量品质,从来料加工,贴牌生产到建立自主品牌,提高品牌贡献率。许多产业集群地区把抓自主品牌建设作为提高本地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措施,制定各种政策鼓励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