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城改造 北城区域变身城市综合体
■绿水青龙项目
■占地:345亩
■范围:涉及昭觉寺横路(2.5环)两侧、川陕路出城右侧,向北、向西抵动物园和昭觉寺
■定位:集文化、旅游、商业、商务、居住、城市公园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绿水青龙”着力打造
昭觉寺片区第一城市综合体
“提前完成了国有土地征收,集体土地也进入征收扫尾阶段,整个项目完成了初步规划设计!”成华区“北改”工程昭觉寺片区指挥部通报昭觉寺片区最 新推进情况,位于成华区“北改”范围、目前规划的最大城市综合体绿水青龙项目土地整理已基本完成,成为成都“北改”工程启动以来第一个真正完成国有土地征 收并进入启动建设阶段的城市综合体。
成华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处于成华“北改”核心区位置的昭觉寺片区,将发挥“北改第一签”的示范效应,同步实施规模企业自主提升改造和基础设施、 公建配套设施建设,整体推进昭觉寺片区的“北改”进程和绿水青龙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将昭觉寺片区建设成2.5环经济走廊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6家企业整体完成搬迁
绿水青龙项目实现“北改第一征”
“今年9月,6家企业集体签约搬迁,提前了将近1个月完成了国有土地的征收工作。”成华区常务副区长、“北改”工程昭觉寺片区指挥部指挥长张胜 介绍,绿水青龙项目涉及昭觉寺横路(2.5环)两侧、川陕路出城右侧,向北、向西抵动物园和昭觉寺。该项目范围内国有土地上有3家省属企业、3家民营企 业,是成华区在全市率先启动的成片改造“北改”项目,概算总投资约12.85亿元。国有和集体土地完成搬迁后,将为绿水青龙项目腾出300余亩空间,为绿 水青龙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创造条件。
“昭觉寺片区指挥部开通了‘北改’咨询电话,广泛征求住户、企业意愿,解读片区发展规划,实现了零投诉、零上访。”成华区房管局有关负责人称, 昭觉寺片区是成华区“北改”工程的7大重点改造片区之一,片区内老旧小区多、企业单位多、断头路多,基础设施配套落后。为加快该片区的搬迁改造,成华区用 46天时间,完成了昭觉寺南片区西林社区“北改第一签”,随后迅速将“第一签”示范效应辐射到片区6家大型企业搬迁改造工程中。一家大件运输公司属于全民 所有制企业,拥有一条汽车检测线和维修设备多套,正面临持续经营发展等问题。指挥部了解到企业实际困难后,积极协调该企业入驻龙潭总部城的相关事宜,帮助 解决企业的前忧后虑,加快了企业的搬迁进程,顺利实现了国有土地“北改第一征”。
绿水青龙项目完成建设规划设计
打造北城区域中心“城中之城”
“绿水青龙项目完成了规划设计,正按照打造北城副中心的规划定位进行进一步的规划优化。”成华区北改办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3月成华区整合规 划、发改、商务、文化旅游、环保、交通等部门力量着手抓好“北改”片区的规划设计,提出依托熊猫基地、昭觉寺、驷马桥等丰厚资源优势,将昭觉寺片区建设为 文化旅游商贸区、北城副中心和新的产业中心,绿水青龙服务业综合体项目位于核心区位置。绿水青龙项目经过优化的功能布局为“一核+四轴+九个功能区”。其 中:“一核”是指以动物园和昭觉寺为依托,形成集购物、餐饮、休闲、娱乐、旅游甚至金融、文化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文化服务核心区。以核为中心生长出四条轴 线:文化轴、商业文化轴、水轴、地下商业轴。由于几条发展轴的串联和分割作用,又形成九个功能块。“绿水青龙服务业综合体建成后,将成为成都北城的一个区 域中心和城中之城。”
成华区北改办有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因为该项目涉及昭觉寺,城市设计将严格控制昭觉寺周边建筑高度,同时控制昭觉寺周边建筑业态,以保证昭觉寺 的幽静环境。将利用二层连接天桥、景观通道等,提高绿水青龙项目的辐射作用,加快昭觉寺现代商贸功能区的建设进度。该项目目前规划有6座天桥,其中两座大 型天桥位于昭觉寺横路上,将周边区域与综合体项目融为一体,并形成片区辐射效应。
规划引领配套提速
20余项目推进昭觉寺片区“北改”
成华区坚持业态、形态、文态、生态“四态合一”理念,完成了成华区“北改”片区的总体规划和昭觉寺片区改造和产业专项规划,让企业和居民对“北 改”看得见、摸得着,从而打心里支持“北改”,同时加快区域的配套建设。为推进昭觉寺片区的改造进程,成华区将该片区划分为“率先搬迁改造居民区”、“绿 水青龙重点项目区积聚区”、“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项目区”等,并完成了重点街区、节点的城市设计工作,加快了片区“北改”进度。昭觉寺片区还规划实施了 20多个综合配套项目,加快区域道路、管网等市政设施及新居安置房、配套幼儿园、农贸市场等公建设施建设,推进片区“北改”进程。成华区北改办昭觉寺片区 指挥部有关负责人说,通过政府投资撬动,拉动了社会资金的投入,目前昭觉寺横街改扩建、安置房建设等10多个基础项目正同步快速启动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