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CRO订单做不完 临床外包研发抢先我国

英国CHL医药公司采购和销售总监:在临床试验领域,印度2003年共执行了60~80个CRO项目,但今年仅在前8个月内印度就执行了260个CRO项目。

    这几年,我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在制药行业的许多领域内,凡是与西方市场有关的生意,印度人总是比我们中国人抢先一步,CRO临床外包研发生意也在其中之列。

    CRO三大优势

    印度能吸引到西方医药公司的CRO生意有几大因素,其中一个最主要的因素是,印度拥有巨大的“首次参加临床试验”的病人数量。正因为这个基数巨大,所以印度的“病人招募”速度属全球最快的几个国家之一。在美国,招募500个糖尿病人一般需要一年时间,但在印度一般只需要7个月。

    虽说只差了5个月时间,但要知道,新药研发的时间就等于金钱。举一个例子,礼来的百优解(Prozac)在其专利过期前每年可为礼来带来40亿美元的进帐,如果百优解的临床试验过程能够缩短3个月,该药就能提前3个月上市,可为公司多赚10亿美元!而这也就是为什么西方医药公司特别看重CRO公司的信誉,如果CRO公司不能按时交货,医药公司的损失是不能以CRO费用来衡量的。

    印度吸引西方医药公司的第二个原因是,印度的病种分布与发达国家有相当大的共性,包括治疗领域和每种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这个事实可以让印度人轻易说服西方医药公司,印度的CRO公司能在短期内招募到足够病人。

    第三个因素是印度人的英语水平。印度是英国前殖民地国家,英语就是他们的全国性统一语言,所以英语在印度的普及程度、印度人驾驭英语的能力以及他们对西方文化的理解深度是与中国人是有差异的。印度执行CRO项目的所有书面资料都用英语书写,使病人、调查人(医生)、CRO公司、西方客户、甚至西方药品监管机构(如FDA)各方所接触到的原始信息都是相同的,大大增加了信息的可信性和透明度,也使得各方在相互沟通一些问题时更为容易。

    生意太好也烦人

    虽说印度的CRO优势明显,但他们接洽西方订单也有一定的难处。如今,印度面临的头号困难就是,如何招揽并留住优秀的专业人才。

    2003年,印度总共执行了60~80个CRO项目,但在今年前8个月内,印度就执行了260个CRO项目。目前,印度的CRO公司越来越多,合适的人才却没有增加,有限的人才在这些公司之间跳来跳去。跳槽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涨工资,以至于CRO人才的工资增长程度已经直接影响到了CRO项目的总成本。国际临床试验行业的平均人员流动率为45%,但在印度,即使是辉瑞,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里,人员流动率高达75%,其他中小型公司就更是可想而知了。

    另一个问题是,随着项目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印度负责临床试验的医院和医生也很紧俏,有些医院或医生常会同时接手相互竞争的CRO项目,谁付的钱多,就为谁做得更好一些。这样一来,不仅变相增加了CRO项目的成本,同时还可能影响项目质量。

    印度的明显优势现在也给他们带来了明显的问题,好在市场现在还允许他们有一段时间来应对和调整,如果印度始终不能解决这些问题,恐怕就该我们的中国同行一展拳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