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菱10亿扩产发动机 市场份额逼近垄断红线

近日,上汽通用五菱(下称“五菱”)位于青岛基地的发动机工厂再次扩建。此次投资10亿元,于2014年建成投产,可实现标准年产17.5万台发动机。

    据悉,从一年前起,五菱位于青岛基地就开始扩产,其中投资11.38亿元进行整车产能二期扩建项目,去年底已使整车年产能增长21万辆,达51万辆。同时青岛基地已拥有35台发动机产能,到2014年则拥有52.5万台。
 
    五菱副总经理石国勇对《证券日报》表示,不仅是青岛基地,五菱柳州总部也在扩建,其柳东新乘用车基地将在今年11月中旬正式投产,未来可实现整车年产40万辆,发动机年产35万台。
 
    “预计到2014年,五菱将拥有年产整车171万辆、发动机157.5万台的总体产能规模。而这只是可以预见的,而五菱也正在寻求国内第三基地,目前已获董事会批准,但具体是何地,现在还不便说。”石国勇表示。不过有消息称,五菱第三基地已选在重庆。
 
    如此大规模扩张,五菱无疑是想突破产能瓶颈。记者了解到,如五菱青岛基地均处于双班生产,实际产量已超过设计产能十万台以上。但有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产销的增加,有一个问题不得不担心,即“垄断”。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1-9月,五菱商用车实现销售100万辆,市场占有率达到50.3%,而去年的市场占有率也已超过50%。
 
    据我国《反垄断法》内容显示,如果一家企业产品在同类市场的占有率连续三年超过45%,即被定为垄断,届时垄断企业将会受到相应处罚,并且可能面临被拆分的危险。“这对五菱来说,是个难以回避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