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正林农资连锁超市从夫妻店到产业链
这个拥有总资产1亿多元、年销售各种化肥12万吨、销售额达1.5亿元之多的我省最大的民营农资连锁经营企业,如今正在投资建设目前全省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产地批发市场。让人们想象不到的是,十年前,这个“正林农资”还只是路边的一家“夫妻店”。
9月18日,当记者到来时,刚刚送走中部六省最大物流配送中心考察团的 “店主”许正林接待了我们。
他说,自己能从“夫妻店”迈向“产业链”,全托的是党的惠农政策。
许正林是晋中市太谷县胡村镇小常村人,是人们说的“能人”。由于有过办复合肥厂的经验,1992年东拼西凑了几千元,就和妻子在公路边开起了“正林农资”小店。
“当时很艰苦,没有库房,化肥都是盖着塑料布露天堆放在后院里,一怕有人偷,二怕遇上雨雪天。一旦遇上,整宿不敢合眼,隔一会儿就要起来清扫,以防融化了化肥。”许正林回忆。
但无论生意多么艰辛,在经营过程中,许正林一直坚持“薄利多销”的晋商传统。“每吨化肥别人赚50元差价,他只赚10元、20元,还要为农户装货、送货。这样,吸引了很多回头客,生意也就越做越好。”同行的太谷县农业部门的同志介绍。
这十年,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一年更比一年大,取消了“农业税”,种地有了补贴,还大力支持农产品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也正是借着好政策的东风,2004年,许正林在108国道边建起了占地面积近50亩、仓储量5万吨、吞吐量达30万吨的全省最大化肥仓储式连锁超市,在全省建成6家直营店和300多家连锁店,把国内外优质的农资产品引进超市。同时,还组建了标准的土壤化验室和相应的配肥生产车间,为农民测土配肥,免费进行技术培训。
在国家各项政策扶持下迅速成长起来的“正林农资”,也把更多优惠让给了农民,以自己的实力稳定着农资市场的价格,保证农民用上物美价廉的化肥。据测算,以每年销售30万吨计,每年可以给农民节约1800万元以上,以平均每亩用肥75公斤计算,每年每亩可为农民减少开支5元左右,相当于国家给农民直补的一半。
现在的“正林农资”代理、经营着国内25大化肥生产企业的180多个品种,不但是商务部“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优秀试点企业,还是晋中市政府指定的化肥淡季储备企业。目前,正在筹建总投资1.5亿元的金谷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建成后年交易量能达到15亿公斤,交易额15亿元,能有效帮助农民解决农产品储存难、卖难的问题,推进当地农产品市场的规模化发展,促进当地农产品走向全省、全国、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