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市场珠宝奢侈品增长放缓
去年中国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大国,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我们几乎随处可见穿着奢侈品的人们。各大国际奢侈品品牌近年来也格外注重发展中国市场,但最新的数据显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这些奢侈商品的销售,也出现了滑坡。
7月21日,著名的国际奢侈箱包品牌Louis Vuitton在上海开业了中国最大的LV旗舰店——路易威登之家。这是中国大陆首座,也是全球第十六座路易威登之家。除了大厅中央巨大的LV箱包和镀金的旋转楼梯让人感觉富丽堂皇以外,LV甚至入乡随俗地退出了高档麻将套装等充满中国元素的奢侈商品。LV的举措并不难理解。中国已经称为了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已经超过了250亿美元。但在另一方面,基数效应与短期经济形势,也开始影响奢侈品品牌们在中国销量的增速。
奢侈品零售分析师 尤金.马克(Eugene Mak):
中国消费者比起去年花钱更谨慎了。下半年奢侈品消费会继续放缓。
英国高档服装和箱包品牌Burberry第二季度的在华销售增长减半,比起去年井喷式的增长,今年前两个季度Burberry的销售增幅仅为10%左右。Prada2010年财报显示,大中华区的销售收入增幅为69.1%,当年占到了亚太地区销售收入的58%;而2011年财报显示,尽管大中华区销售收入增速仍然领先于其他地区,增速已下滑至40%。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最新财报也显示,截至6月的最新一个财季,其收入增幅为16%,利润率较高的珠宝镶嵌首饰在销售额中的占比由3月底的27%降至22%。
奢侈品零售分析师 尤金.马克(Eugene Mak):
很多奢侈手表销售来自中国公司的购买和公司的礼品支出。很多公司已经开始削减预算,保持观望态度,所以这对奢侈手表的销售影响很大。
对于中国的奢侈品爱好者来说,中国高额关税造成的国内外奢侈品巨大价差往往让人感到心里不平衡,很多人会转向代购,除了价差以外,奢侈品新款式在华上架的“时差”也让很多希望第一时间拥有新款奢侈品的消费者难以如愿。
不管是香港还是纽约的奢侈品店里,一进去全都是中国人,感觉像是回了家一样。然后每家店都还配有说中文的服务员、导购,这个是不是一方面说明中国人的消费能力太强了,但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这种高额关税造成了很多奢侈品是在国内生产的,然后到国外转一圈以后,加上关税以后又变得非常贵了。这种是不是也是造成了很多人选择去海外的原因?
嘉宾:对。其实大概去年这个时候,我去巴黎的时候,在他的香榭丽舍大街那个LV 的旗舰店,同行的同事们其实他们是比较清楚,看到的一款包折成人民币大概也就5000块钱,他们都知道那款包在北京卖大概就是15000,就是三倍的价格。最后呢是每个人都拎了这样一个包回家。每次我们看到这种打击走私其实我们心里应该想一想,到底是谁造成了走私?去年还是前年的时候竟然还出现过对于这种iPad 2海关要去搜查,每查出一个海关要收1000块钱的税。我们说对于奢侈品这一块其实他不像其他的一些产业或者消费品。中国其实是没有真正的奢侈品品牌的。那么与其说你要这些人大批地到国外去代购或者去买,去给国外的政府去交销售税或者增值税,你不如把自己的关税降低。基数变大了税率虽然变低了,你的税收收入还是会增长的。因为现在实际上你已经不可能把自己的国门关闭起来不让人们走出去。那么与其这样不如把他们吸引回来,在我们这里生产,在我们这里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