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价格战令家电卖场集体放弃明码实价

一年半以前,在中消协的牵线搭桥之下,14家零售商签署了《明码实价自律承诺书》,成为首批明码实价承诺企业。然而,一场价格战却让实体零售商价格体系崩溃,明码实价变成过眼云烟。记者近日调查走访了14家企业中的3家家电卖场和3家大型超市卖场发现,几乎所有零售商店内都可以“额外优惠”,有些3C、家电商品的成交价与标价可差出千元以上。

    家电卖场:价格体系面临瓦解

    上周日(8月26日),位于丰台区南三环的某家电卖场中,“比价”还在继续进行。标价3588元的诺基亚Lumia800手机,销售人员直接给到了2899元的优惠价。“如果网上价格更便宜,还可以享受与网上同样的售价。”销售人员表示。记者随即进行查询发现,该款手机在京东商城的价格为2599元,在库巴网上商城的价格为2588元,销售人员表示,只需打一个电话确认价格存在差异,即可按照最低价也就是2588元出售。

    事实上,3C类产品的比价还不算激烈。上周末,本次价格战的主战场——家电领域已经达到了“实时动态”比价。

    “你可以跟网上的价格比,我们这个绝对是最低的,但我只能保证这个价格是两个小时之内最低的。”在另一家电卖场里,海尔空调的销售员表示,目前所有产品标的价格都是实价,这个实价是跟着网上的价格走。这款型号为KFR-35GW/03GFC12的海尔空调,标价为2599元,听过销售员的介绍,记者在店内的电脑进行比价,网上同款产品在苏宁易购上的价格确实是2599元。销售员强调,这款空调网上的价格刚刚上调了200元,店面也跟着上调,但不确定这个价格是不是还会变动。

    据知情人士透露,在电商价格战影响的不断扩大之下,实体家电卖场的价格体系已几近土崩瓦解。“此前,实体卖场都会设下一个最低成交额,如果销售人员输入的成交价低于这个最低成交额,交易是无法进行的。但现在为了拼价格,实体家电卖场的最低成交额可以随时变化。”该人士认为,这其实对实体卖场的销售体系造成了混乱,而且大大拉低了卖场的毛利。

    超市:“开票”商品多能砍价

    在家电卖场之外,超市卖场也是大家电等商品的重要销售渠道。

    在沃尔玛宣武门店,记者发现,彩电区域内几乎所有产品都在标价基础上有不同程度的折扣,比如长虹一款42英寸LED电视标价4590元,但在记者询问之下,销售员直接给出了将近1000元的降价幅度,并且介绍其他品牌的彩电也会有一些不同程度的优惠。

    一位购买了某品牌转页风扇的消费者在将货品放入购物车正要离开时,销售人员提醒,如果在下面电器区的柜台结账,就可以享受折扣价,如果在上面的统一收银处结账,就是原价。最终,该消费者在家电区结账,并得到了近100元的优惠,几乎相当于7折购入。

    记者上周日在位于北三环的大润发超市发现,该卖场的3C、家电商品也存在“讲价”现象。记者询问一款华为品牌手机,销售人员给出了1298元的价格,但经过几句还价,销售人员就给予了100元的优惠。

    在另一家外资超市的大家电区域,同样的情景再次出现。记者询问一台美菱品牌冰箱时,销售人员最初表示,2999元已经是优惠价,无法再继续降价,但随后又表示可以享受300-400元的节能减排补贴。

 一位销售人员道出其中奥秘:商场统一结账的商品需要扫码,因此包括小家电在内的大多数商品都无法“砍价”,但单独开票的商品却可以适当优惠,这个优惠虽有底线,但具体幅度却掌握在品牌销售员的手里。而手机、电脑等3C商品和电视、空调、冰箱等大家电都属于“单独开票”的商品。

    配套法规需更加严厉

    今年4-5月,中消协为持续推进明码实价工作开展“我看明码实价”网上调查活动,调查消费者和社会各界对于推进明码实价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当时,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部主任邱建国表示,目前部分企业仍存在虚标高价、虚假打折、虚假促销、价格欺诈等行为。中消协方面同时呼吁,可以建立“群众监督举报奖励制度”,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明码实价。

    在调查中,多数网友也认为,在治理价格乱象方面,配套法规需要更加严厉,社会诚信建设需要加强,政府有关部门也需要强化监管手段。

    有业内人士认为,企业即使违反明码实价,也不会受到严厉处罚。极低的违规成本,让明码实价难以抵挡价格战的销售额诱惑。

    此外,据记者此前报道,由国家工商总局牵头发起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已被列入国务院“二类立法”计划,其中网络促销规范也成为立法焦点。在业内人士看来,条例出台后,或许可以对电商价格战造成的恶性竞争有所遏制,行业中的多数经营者得以健康发展。

    ■新闻现场

    家电卖场重现讨价还价

    尽管已近晚上十点,苏宁紫竹桥店问询的顾客依然很多。因为价格战,国美、苏宁、大中这些传统家电卖场里的客流突然暴涨,营业时间也不断向后推迟。

    即使对价格战毫不知情的人,在面对家电卖场内到处张贴悬挂的“直破网价”、“欢迎比价”、“差价返还”口号和循环播放的鼓励消费者比价的广播,也会生出询问的好奇和消费的欲望。一边逛实体店,一边用手机上网随时比价,突如其来的价格战,让消费者来不及做更充分的准备,但面对价格,都多了一份淡定和把握,迟迟不下单。

    在三番五次的比价后,消费者甚至试图讨价还价。大中电器展览路店,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在发现产品价签标示的价格并不是成交价之后,开始锲而不舍地追问品牌销售员,希望能拿到更低的价钱,而销售员在不确定顾客有下单意愿的情况下,对价格始终闪烁其词,一边说可以跟网上比价,绝对不会比网价高,一边又说价格已经录入系统,不能随便改动。

    在实体店跟进价格战后,产品的价签已经形同虚设,随时变动的价格成了一个公开的秘密,而那些没有宣称加入战局的零售商也在通过促销打折的活动,暗暗合上价格战的节奏。

    相关阅读:

    【警惕价格战背后的销售猫腻】

    既然卖场无法给予消费者一个踏实、放心的消费环境,那么消费者还是需要多多擦亮双眼,去避免消费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除了多费唇舌讲讲价之外,以下三种卖场常见的猫腻也需要消费者多多注意,尽量避免。

 猫腻1 要优惠就别要补贴

    整个价格战期间,消费者暴先生都在随时关注几家电商网站内液晶电视的价格走势。他告诉记者,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内出售的创维42E350E42寸LED电视,目前售价为3155元,可享受400元国家节能补贴。而他购买时的售价是2788元,但无法享受节能补贴。

    记者在多家电商企业调查发现,上述现象并不罕见。空调、洗衣机、电冰箱、液晶电视等品类都有类似情况出现。

    “我咨询了一下客服,问为什么电视卖3000多元的时候就有节能补贴,客服表示此前的售价较低,已经把节能补贴的钱抵扣到让利中了,不能重复享受补贴。”但让暴先生疑惑的是,节能补贴需要申请,并不是零售商说抵扣就能抵扣的。

    记者在某外资超市走访时也遇到类似问题。销售人员称,海信一款冰箱原价2999元,可享受400元节能补贴。“如果觉得补贴比较麻烦,也可以选择‘直降’。”

    猫腻2 型号不重合价格难比较

    虽然比价口号喊得热热闹闹,但也有消费者发现,不少实体店商品在线上很难找到同型号商品,这在大家电领域尤其明显。

    以西门子冰箱为例,在京东商城,有8款产品,而在苏宁易购,有22款产品。其中型号一样的产品只有4款。这也就意味着,同样的型号未必在网上找得到。“配置、尺寸、外观都是一样的,只不过颜色的差异,在系统里的型号就不一样,价格也差了80多元。”消费者李女士如是说。

    在业内人士看来,供应商给线上线下零售商提供的商品型号存在差异属于正常现象,但这却让“比价”在“型号”面前名正言顺地成了一个噱头。

    一位从事渠道供货的人士表示,其实,线上线下购买产品,比较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品牌商为避免恶性竞争,在供货的时候就已经做出了区分,有些型号只供线下,线上找不到,可能会有一些类似的产品,但型号绝对不一样。同样,有些产品只能通过线上购买,实体店买不到。甚至,同样是在实体店,同一品牌在不同卖场的产品结构也不一样。

    易迅网CEO卜广齐在微博中直接称,“京东和苏宁易购上相同产品很少,消费者根本无法比价”。在这样的情况下,“比价”的承诺似乎成了空口之谈。

    猫腻3 反复调价买便���靠运气

    据一淘网发布的数据显示,此次价格战与前几次的明显差别是,商家的价格波动频率极高,甚至会在降价中穿插涨价。对于消费者而言,想要真正抢到一个特价商品并不容易,在8月15日上午四个小时以内,不少商品的价格变化都超过五次。

    一淘网监测数据显示,某电商平台销售的一款夏普32英寸液晶电视的价格在一天之内调价五次,价格从4099元骤降至2288元后,又依次变为4099元、2399元和2599元。另一款海信42英寸3D电视LED42K3200DX,同样在上午10点处于价格低位,在中午的时候价格涨上去,然后又降下来,在下午4点再次提价。在一淘网的监测页面中,记者发现不少商品的价格走势都呈现出尖锐的锯齿状。

  一淘网数据分析师陈航透露,这种变化在此前的价格战中十分罕见,可以说是此次价格战的新兴销售方式。“这样做的目的可能是在吸引大量流量的同时,做一些毛利率的调整。”

    实体卖场同样如此。记者走访丰台区某家电卖场时发现,部分商品一个商品对应三四个价签,销售人员会随时更换价签。有消费者认为,虽然价格战的确让消费者买到便宜,但商家反复调价,让买便宜变成了碰运气。“现在的家电价格太混乱了。”在卖场购物的一位女士表示,“希望价格更透明,或者商家开通退差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