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城市化建设升级 商业地产将伺机发展

         近日有消息传出,哈尔滨人和集团计划将改造长春市重庆路商圈地下人防工程。借由地铁一号线工程将其与地下商城联通,打造长春重要的地下购物群落。

重庆路地下人防商场改造升级项目共分为3期工程:一期工程约7.5万平方米,包括重庆路(人民大街至大经路)、大经路(长春大街至上海路)、上海路(清明街至大经路)、西三马路(大经路至福寿街);二期工程约5.5万平方米,包括西三马路、东三马路(福寿街至亚泰大街)、大马路(上海路至长春大街);三期工程约5.5万平方米,亚泰大街(东北电器城至东三马路)。

另据消息称,长春市三大综合体已通过审批,下半年或将落户南部新城和净月开发区。其中南部新城开工建设的项目有钜城商业中心、冠城国际等商业综合体项目;净月区开动的商业综合体项目有广州亿华商业综合体、香港通澳城市综合体、川渝环球贸易中心等。

国内商业地产方兴未艾

随着房地产调控的逐渐深入,住宅市场受调控影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洗礼。越来越多的闲散资金在政策的打压下撤离市场转而投向商业地产。从而促使2010年调控以来,商业地产的加速升温。商业地产正以不限购的特点“接棒”,成为吸引投资者的又一热点物业形态。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住宅调控不动摇的背景下,2012年房地产市场的亮点依旧在商业地产,因此开发商对商业地产拿地的动力更大,预计今年会有更多房企涌向商业地产。

然而与支持商业地产的人不同的是,诸多业内人士也对商业地产的发展提出质疑。

此前,有业内曾表示,中国商业地产快速发展的背后存在的问题较多。作为一个复杂的整体的产业链,商业地产的定位、设计、招商、运营四者是不能脱节的。但目前商业地产暴露的问题就是线路脱节,例如商业定位与设计脱节、招商运营与设计脱节、商业地产开发各节点时间脱节。

戴德梁行7月26日发布的“2012年二季度亚太区商用房地产投资市场报告”则显示,中国内地商业房地产投资总额在二季度环比下降22%,已连续三季度呈现下滑趋势。该机构大中华区研究部主管纪言迅认为,中国内地经济增速放缓、房地产政策调控的持续和利率下调时间较为滞后,是导致中国商用地产投资额连续下跌的主要原因。

城市发展带动商业升级 商业地产借机发展

虽然国内商业地产市场增速放缓,但长春的商业地产与其他城市却略显不同。随着长春市对城市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长春城市建设开始进入扩张和产业升级阶段。

4月21日,2012年长春市十大商业综合体集中开工暨明宇东北亚商务广场开工剪彩仪式在长春净月经济开发区举行,此次集中开工的项目有:四川明宇实业集团东北亚商务广场项目、北京世纪金源集团彩宇商业广场项目、吉盛伟邦投资有限公司港湾国际项目、大众卓越集团长春活力城项目、广东亿华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商业综合体项目、香港通澳集团城市综合体项目、江苏吴中集团商业综合体项目、吉林省源溪置业有限公司源溪冠城项目、吉林省传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传奇鼎盛中心项目、长春恒兴置业有限公司恒兴国际城项目、上海绿地集团长春绿洋置业有限公司绿地塔楼项目、长春泰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恒大塔楼项目。

5月18日,长春东部中央商务区现代服务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二道区举行,此次开工项目共有16个。涵盖了现代物流、商务商贸、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方面,项目总占地面积13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64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达到216亿元。

16个项目全部位于二道区四环路以内40平方公里区域的长春东部中央商务区。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2012年,二道区还规划启动城区“四纵五横”路网。

各商业地产巨头正以可见的速度在长春这片土地上扩张着,不仅为城市商业体制的升级和改善带来新的活力,更加使长春市民享受品质生活成为可能。面对未来丰厚的商业利润和不断加大的调控压力,不少长春本市不少在售公寓房也纷纷变宣传口径,也有业内透露,商业属性现在的确已经成为一些项目着力打造的宣传点。

投资商业地产仍需理智 如何运营成发展关键

面对未来美好的憧憬,业内给出了不同的说法。

长春市某大型房企负责人认为,商业地产需要完整的运营模式,开发商至少要有自己的核心经营载体,现在很多开发商拿着商业地产根本不知道如何运营,根本不具备运营商业地产的能力。“目前我市很多地方的商业供应面积都严重过剩,很多商业项目都直接销售给了个人投资者。在那些商业地产项目大量同质重复建设,短期内我市消费能力又无法大幅上升,此举无疑是将巨大的风险转嫁给了后者,极容易使商业地产的泡沫在投资者的频繁倒手中越吹越大。”

该负责人表示,商业地产需要完整的运营模式,开发商至少要有自己的核心经营载体,现在很多开发商拿着商业地产根本不知道如何运营,根本不具备运营商业地产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