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冷饮 小心“三无”模具

暑期高温,不少市民在家中自制冷饮消暑。前几日,市民李女士拨打本报新闻热线968800反映,她在早市地摊上购买的两套自制雪糕模具,使用后均出现开裂现象。专家提醒消费者,选购制冰器具不能购买“三无”产品。

  近日家住鼓楼区的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在早市的地摊上花30元买了两套雪糕模具,没想到自己才将材料和模具放进冰箱几个小时,拿出后惊讶地发现两个模具都裂开了一个大口子。李女士仔细检查模具发现材质很薄,用点力就能掰断。再一看这两套模具上都没有标明商标和品牌。

  昨日一大早,记者在福州温泉支路附近的早市上看到许多销售生活用品的摊点,其中就包括一些冷饮模具。几名摊主均强调冷饮模具“无毒,无味,用了不会有问题”,却始终无法提供更详细的信息。记者看到这些模具的包装上没有任何标志,也无具体厂址。记者又走访了市区一些超市,摆在货架上的制冰器具种类众多,价格从5元到15元不等。与早市地摊上“三无产品”不同,超市里大多产品的包装上标明为“PP材质”(聚丙烯),还有一款为硅胶材质。

  市民该如何选购冷饮模具?记者就此咨询了福建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专家。专家表示,一些三无产品使用了劣质塑料,虽然在低温情况下不会出现有害物质溶出的现象,但其使用寿命较短。专家介绍,现在市场上不少冷饮模具都可以看到印有“PP”字样,“PP”材料为聚丙烯,这种材质的特点是透明度高、硬度好。消费者在选购制冰器具时,应挑选正规商家出售的具有正规认证标志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