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积压恶性循环危急中求变
面对欧债危机不断加剧、网购业冲击、以及CPI上涨过快导致消费不振等不利因素,前些年表现活跃的杭州各类市场的日子过得怎样?昨天,杭州市工商局发布了商品市场的半年报。
数据显示,目前杭州共有各类市场754家,总数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1家,其中网上交易市场快速发展,增加了14家。通过积极转型,开拓新市场,杭城的各大市场在这风风雨雨的6个月中交出的成绩单还算不错。全市市场总成交额达到2253亿元,同比增长了23.45%。
但业内人士也表示了担忧,总成交额呈现大幅增长的态势与CPI上扬幅度快速增长持同步状态,并非是市场强势发展的表现。一些领域出现的负增长,更是为行业亮起了红灯。
服装业遇寒流,甩货力度大于往年
杭派女装名气响亮,有着“小四”这个昵称的杭州四季青更是拥有着超高人气和无数粉丝。但今年上半年,服装市场的经营户们显然感觉到生意不像往年那么顺,日子也不怎么好过:服装出口下降,库存的压力,来自网店的“抢客”,甚至以前炒得红火的杭州部分服装市场商铺的租金都在暗暗下降。
“先是下了好长时间的雨,我们卖服装的,就和种田一样,看天吃饭。”在四季青经营着一个摊位的李女士抱怨,连续一个多月的阴雨,影响了应季服装出售,也引发了大量库存积压带来的连锁反应。“只能大幅地降价抛售,即使这样,有的衣服因为过季了仍然销不出去。”
低迷的气氛在不少市场里蔓延。据统计,上半年,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成交额为38.52亿元,同比下滑8.07%;杭派精品服装市场经营也不乐观,服装销售额为2.59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7776万元,同比减少23%。
一位业内人士认为,除了天气原因,服装成本上升推动销售价格上涨,加上市场需求不足消费乏力,而网店经营的异军突起,也是让杭州服装市场不再风光无限的重要原因。
“尤其是网店对传统市场的冲击,现在网络的批发渠道已经很多,分流了一部分实体批发商的销量。”一位在“小四”这里打拼了两年的店主预测,按照今年的服装行情,在7月底和8月初秋装上市的换季季节,以及年底甩货期间,甩货力度将大于往年。
危机中谋变,批发商争相开网店
在危机中谋变,一直是浙江商人的特点。眼下,越来越多的实体批发商向网络零售商转行。“他们大都利用成熟的电商平台,集中火力做网购市场。”杭州市工商局市场处的一位负责人昨天告诉记者,如杭州意法服饰城,一个楼层的400多经营户都开起了网店,而他们这些商家很多都拥有自己的小加工厂,在网店经营中显然更有价格优势。
对于电子数码控们,网购已经是他们中大多数人的首选,这一转变也使得原先生意红火的电子数码市场越来越落寞。“电子数码市场出现了负增长,成交额同比下降6%。”市工商局市场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近3年来这个数字一直是在逐年下降,曾经一些市场一楼的摊位是非常抢手,如今流动性也不大了。“数码市场也在转型,如颐高在省外发展,走综合商业体的模式。”
而受到房地产不景气的影响,家居建材行业增长放缓,如新时代家具生活广场上半年的成交额为6.89亿元,同比增长1.74%。“只有做大力度的促销活动,才能拉动人气。”一位做卫浴产品的经销商说得有点无奈,本来房子就卖得不多,自然装修人也少了;而一些想淘汰更换家里设施的消费者,在CPI持续上涨的情况下,对于一些可买可不买的商品往往会选择持币观望。
市工商局市场处负责人表示,前6个月,全市617家消费品市场成交额达到777亿元,同比增长10.37%。但是相比以往的数据,消费品市场增速减缓,消费信心依然不足。“需要培育新消费热点,关注消费结构升级,并依靠自身的品牌效应和转型升级,从现实困难中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