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玩具让孩子成为宅童 扼制孩子创造力
最近从网上看到一则新闻,大意是说硅谷精英的孩子都不使用ipad,还说“eBay”的首席技术官将孩子送进了一所“零科技”学校,那里没有电脑、显示屏和网络,只有黑板和粉笔、书本和手工劳作。
读罢新闻,陷入沉思。硅谷精英们发明制造了无与伦比的电子产品,这些产品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因此让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无比舒适和方便,这就是科技的“利”。正如今年湖北省高考作文题一样,科技及科技产品当然也有“弊”,这个“弊”,其中就包括电子产品其对儿童教育和发展的负面影响。
我深信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看看自己和身边的孩子,有多少没有被电视、电脑、电子玩具和ipad一类的东西迷到过?有多少孩子不是成天接触电子产品和现代玩具而成为“宅童”?
成堆的科技产品,正在占据着孩子们走出宅门和伙伴交流、交往、游戏及动手实践的时间,也正是这些电子产品,让他们在狭小的空间和虚拟的世界中孤寂并沉沦。
和他们相比,想想那些年,我们这些小屁孩在村头的田野里玩泥巴,在没有电脑和ipad的日子里,我们骑竹马,转陀螺,跳皮筋,扔沙包,丢手绢……,我们“过家家娶媳妇”,弹溜溜打蛋儿。那时没有谁把我们叫作“宅童”,那时的我们狂野自由感觉天地实在宽广。
然而,现在的一些科技产品把孩子“宅”在家里,扼制着孩子们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我以为,对孩子来说,一个ipad并不见得比一块泥巴好,相反,对儿童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玩泥巴也许更好,或许这就是硅谷精英们不要孩子们用ipad的原因。
是的,电子产品存在着利与弊,家长们因此应当考量它们带来的得与失,再想想自己小时做过的木头玩具枪,折过的纸飞机,捏过的泥巴人,想想那时光着屁股在田野里捉泥鳅,想想那时纯真美好的光阴,然后让孩子们从居室和网络虚拟世界里走出来,让他们回到孩童中去,回到到天真无邪的童趣生活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世界中去,孩子们的童年,才会是一个正常而有意义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