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宇良:商业地产过热必衰,百货颓势已现

        全民地产、房价怨声载道、拆迁成为官民矛盾的导火线,而一切的根源就在于流动性泛滥,社会投资渠道狭窄,资金过度集中在地产领域。其影响,在住宅地产表现为地产绑架了经济基本面,让中央对地产调控既爱又恨;由于商业地产也是从“2010年国十一条”出台以后才泡沫横飞,暂时看到的只是投资翻番,商业地产GDP再次承担经济发展主力。但若任其发展,政府通过过度集中的权利推波助澜,未来将导致商业满目疮痍,殃及经济基本面,彻底击穿掩盖在华丽数据下的所有谎言。

  据条件数据,1990年,我国M2(广义货币供应量)、M1(狭义货币供应量)和流通中现金的余额分别为1.53万亿元、6950亿元和2644亿元;到2007年分别为40万亿元、15.2万亿元和3.1万亿;前后不到20年,分别增长了26、22和12倍。正因为本币在国内不断贬值,导致通货膨胀如洪水猛兽。

  纵观这20多年,广义货币M2每年的增速是15%—18%,2012年截至目前,增速15.1%,这就意味着差不多4—5年广义货币翻一倍。钞票一年印15%,经济增长一年增长10%,其结果就是物价20—25年涨了20—25倍。

  讲个具体点的案例,09年政府4万亿救市,当年信贷达到9.7万亿。而这4万亿政府主导的刺激计划,首先让地方政府恢复启动了地方融资平台。其次,是发改委审批了大量的项目,这些项目通过地方融资平台,从银行获得贷款。

  从时间上来看,4万亿是3年内财政层面注入的资金,实际上注入市场的流动性,远超出财政开支。仅银行系统就有10万亿,中国1万多家融资平台,形成了一个债务融资的风暴。

  因工作原因,笔者最近几年,实地调研北京、天津、上海等一线标杆城市,云南、郑州等二线城市,新疆这样的边境城市,以及四川几乎几十个县市。其4万亿刺激计划投入基  础设施建设,比如道路、河道整治;而大多数投入以旧城改造为名义的地产领域,导致商业地产泡沫横飞。

  中购联的《中国购物中心发展报告2012—2013》报告显示,2011年底,北京拥有245家购物中心,但有216家是2004年2011年开业的,645%的增速居全国城市首位。从数据分布上看,天津和重庆这两个城市购物中心数量高于其他二三线城市,增速仅低于北京。

  四川省商业地产联盟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已开工建设的商业综合体数量高达104个,未来5年还将入市1000万平方米左右。近几年来,以商业、办公为主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在全国发展迅速。数据显示,至2015年,20个重点城市新增入市体量将达到1.64亿平方米,而3-5年内城市综合体增量将以中西部城市为主。

  其实不然,据笔者掌握的情况看,未来3-5年入市的综合体将达200个。当然,这是加上正在规划未开工的项目。仅以成都市“退二进三”战略为例,三环以内的专业市场系数外迁,西南食品城、家具厂、512建材市场、荷花池市场等等市场还未完全外搬,就市场上未来N个综合体的定位和初步规划早已出炉。而这些原址上的规划商业,多以综合体为主。

  而综合体,必有集中商业,言集中商业,必言百货。即便无百货之名,也有其中规划的百货之实。

  但如火如荼的商业地产泡沫横飞背景下,百货却已显颓势。

  2012年6月武汉中商(000785,股吧)百货转型,3月上海第一百货淮海店停业,2011年年底北京太平洋(601099,股吧)百货撤店。

  在成都,人民商场清江店宣布关门的同一天,地处同一商圈的成都摩尔百货羊西店也宣布停业。5月29日,在成都最繁华的春熙商圈,在仅仅开业半年之后,优客商城由于经营不善宣布“暂时歇业”。

  2012年2月份,成都远东太平洋百货换帅、春熙路核心商圈的日资百货商场伊势丹在4月初进行了一场最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据悉伊势丹最近两三年的销售一直处在下降通道:2009年伊势丹的营业额增长率为37%,2010年增长率降到22%,而2011年的增长率只有8%。同时,伊势丹早已规划的成都2号店也迟迟未有进展。

  商业地产巨头,旗下的万千百货又如何?2011年万千百货40家店创下的营收只有69亿元,目前单店平均的年营收大概只有1亿多元。两三家家店的营收,才能换一架王总的私人飞机。

  经济不景气、电商咄咄逼人、经营成本大幅上扬、……等等不胜枚举的原因,但百货市场饱和,商业地产遍地开花,布点越来越密,同质化越来越严重是最主要原因。

  一言以蔽之,过热的商业地产,已经在跟他联系紧密百货一角显出颓势。那些正在密谋以主力店(超市+百货)为噱头,带租约销售为辅助,妄想在商业地产捞金的项目,多关注下整体市场,毕竟,商业地产是要决胜未来,而不是成败在开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