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佛“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像雨后春笋

5月中旬的最后一个周末,广州第二个万达广场———番禺万达广场正式开放销售中心,吸引了逾千人到场。若想求得一铺,还真难。该广场是集大型商场、文化中心、商业步行街、甲级写字楼等于一体的大型城市综合体,每间商铺的售价大多在千万元左右,如此售价仍有多人蜂拥而至。

近年来,在广州以“城市综合体”名义建设的项目就像雨后春笋,噌噌噌地冒了出来。一般说来,城市综合体包括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功能,并且相互依存。按照这种标准,广州在建的综合体有,天汇广场、保利琶洲项目、白云绿地中心、从化首个综合体欣荣宏国际商贸城、增城最大综合体富港东汇城、花都最大综合体雅居乐锦城,还有合生广场、万达广场、合景誉山国际、敏捷万博项目、奥园万博商业项目、越秀财富世纪广场、南沙珠江湾、保利东江首府、增城东凌广场等。

2012年广州在建、将建的城市综合体至少20个,总建筑面积接近1400万平方米,体量相当于33个正佳广场。其中,总建面50万平方米以下10个,50万至100万平方米的7个,100万平方米以上的有3个。

随着广州城市的向外延伸,城市综合体加速发展。目前广州的城市综合体按地理分布特征主要是CBD城市综合体、城市副中心区域、交通枢纽型、商圈型几种。

CBD城市综合体如天汇广场、保利琶洲项目;城市副中心城市综合体,如番禺万博中心的万达、敏捷、奥园项目,欣荣宏国际商贸城、富港东汇城、雅居乐锦城、绿地中心等。还有交通枢纽型城市综合体,如聚集于越秀财富世纪广场;城市典型商圈内的综合体,如合生广场。此外,由旧城改造催生了一些综合体项目,也占据了城市商圈的核心区域。

从发展速度看,虽然市中心商圈型综合体存量多,但城市副中心城市综合体的建设速度却很快,开发商建设热情丝毫不逊于市中心。按照广州发展规划,东部、南部、北部都将纳入快速发展的轨道上来,城市综合体也成为体现现代化的耀眼名片。

佛山凶猛,一座小城22个综合体

佛山,随着广佛一体化的加速,以一年22个综合体的速度,追赶广州。其来势之凶猛,印证了一句古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上周,大连万达以底价20.36亿元竞得广佛地铁金融城南侧的桂城A 30街区地块,这是万达首次进入佛山,将打造集合大型购物中心、甲级写字楼、城市商业街等于一体的城市综合体,总投资约70亿元。

万达只是一个认识佛山的窗口。在佛山,今年新建或者新规划的大型楼盘,不少都在住宅之外还兼具商业中心、写字楼或者公寓等其他配套,有些项目还需要配建有酒店以及大型公交站场。尽管定位、规模、主力业态各不相同,以一个项目至少具备三种业态的标准统计,目前佛山在建或者将建的“城市综合体”项目至少在22 个以上。

这其中从规模以及定位来看,最值得注意的是类似于规模过百万平方米的祖庙岭南天地、佛山新城的保利东湾、乐从的佛奥星光广场、新鸿基的澜石旧改项目等以旧改为带动,并兼顾部分市政功能的大型综合体项目。这类项目由于体量更大,因此定位也更加复合,几乎囊括了居住、办公、购物以及休闲等多数功能。

其次,类似于万达广场、广佛地铁金融城、保利中环广场以及海盛东方城这类以大量复合型商业为主的,总体量近百万的大型商业配套型综合体。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例如星星华园国际、碧桂园城市花园、富丰新城、汇银W新港湾以及桂丹颐景园等,以住宅为主,同时项目配建有公寓、酒店或者集中商业的综合项目。

佛山城市综合体的区域分布,已经开始明显地从“扎堆”中心区,逐渐到向着热点镇街扩展。

全国井喷增长,速度超出想象

广佛只是个样板、是个缩影,放眼全国,城市综合体建设可谓遍地开花。有资料显示,2011年至2015年,20个重点城市新增城市综合体总量将超过1.6亿平方米,其中相当一部分增量集中在中西部城市的新城区。

早在2008年,杭州提出要建设100个城市综合体,2010年,杭州再次提出,要再建100个城市综合体。杭州之后,越来越多的城市进入城市综合体的疯狂之路。

在上海,据易城中国发布2011年发布的一份报告,未来三年,上海城市综合体新增供应将多于北京,10万平方米以上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将新增超过50个,新增供应量总计约为1380万平方米,其中处于郊区的新兴城区型综合体约占56%,集中在城市中心的商圈型城市综合体存量最大。有趣的是,如果说前几年的豪宅标准是资源、配套、物管等,那么上海现在价格最贵的顶级豪宅,却必须是城市综合体,售价达到6万-10万元/平方米。

视线转到珠三角,据2011年的最新统计,深圳在过去30余年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完整而均衡地囊括了住宅、集中商业、写字楼、酒店四种业态的综合体屈指可数,但是在未来的几年中,在建和已经初步规划的城市综合体项目多达16个,分布在深圳各个区域,其中又以福田、南山两区为多,合计建筑规模 1044.79万平方米。总体量低于30万平方米的只有3个,高于100万平方米的有4个,平均规模65万平方米左右,未来深圳综合体向更大规模发展的趋势已经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