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软件园多了还是少了?(江苏)

 作为“高校与科研机构密集,人文和自然环境优越,十分适合发展软件的中心城市”,南京这几年软件园的建设有点大步快跑的味道,除去原有的两家国家级软件园——江苏软件园和南京软件园外,已建和在建的软件园还有:江宁软件园(省属),钟山软件园(区属),南京大学软件园,东南大学软件园,珠江路科技一条街软件产业园(投资15亿元)等等。这还不包括一些开发区、大学城里面的软件开发中心和软件企业聚集地。 

南京的软件园是不是有点多了?江苏软件园的陈晓海副总经理说他们没这种感觉。因为他那个“园子”根本就不存在媒体上常常披露的“圈地撂荒”问题,反倒常常苦于无房可租。目前软件园有注册企业450家,入住171家,等着入住的还有100多家,“建设速度跟不上招商速度,想进来的排着队”,常有两家公司为争一层写字楼闹红脸的事发生。华为集团一位副总到这里要房子,张口就是1.5万平米,目标是拿3万~5万平米,说要在南京构建华为第二大研发基地。 

到园子里与企业老总们聊聊,方知陈晓海所说不夸张。擎天资讯公司董事长辛颖梅向记者抱怨,这几年业务发展很快,遇到的问题就是空间不够——就这么一层,再要没有了。如果再拖上一阵子还解决不了,就“只好考虑挪挪地方了”。 

如果把江苏软件园的好运仅仅归结到它的地段(该园地处南京市中心区的景观大道上),那就错了。因为南京郊区的一些软件园日子也很好过。譬如地处长江大桥以北的南京软件园,尽管远离市区,但同样面临凤多巢少的问题。园区项目主管黄强告诉记者,招商已满,入住了150家企业,再想进来就得等二期工程了。 

好几家软件园接受采访时都不无得意地表示:当务之急是“扩建”。南京软件园投资3亿元、占地600亩的二期工程已经开建,目标是建成一个集办公、商务、休闲、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园林式园区。黄强对这个园区充满自信:南京投资50亿元打造浦口北大门的工程已经破土,我们是最大的受益者。 

江苏软件园迈的步子更大:今年将在已有的28万平方米写字楼的基础上再建成10万平方米的江苏软件大厦,最终分三期建成50万平方米的“科技CBD”,形成孵化区、研发区和综合服务区三位一体的格局。陈晓海说,江苏软件园能在一个风景优美、闹中取静的地段建起“城中园”,主要受益于熊猫集团的“退二进三”,这也为日后扩建留下了余地——还有很多旧厂房可供改造,“熊猫不断地退(大制造向开发区迁移),我们不断地扩”。下一步的构想是在城东沿机场路建成一个方圆十几平方公里的软件产业带,以软件园为核心层向周边扩展。目前已在紫金山东麓拿下了4000亩地用来做软件工厂,主攻芯片设计与测试。“江软”还打算与近在咫尺的珠江路科技一条街和江宁开发区的IT产业园互为犄角,形成软、硬件互动,研发和市场营销互补的产业格局,整合南京的IT资源。 

软件园迅猛发展的背后是软件产业在这个地区的全面升温。南京市软件企业密集,进入政府统计口径的软件企业多达350家,2002年软件销售额42亿元,占全省75亿元的56%,同比增长45%。这几年包括微软、摩托罗拉、中兴、华为、用友等著名软件企业在内的大公司纷纷落户南京。依据市政府《2002~2005年振兴南京软件产业行动纲要》,南京启动了软件产业化的“1233”专项工程,即到2005年软件产业规模要达到百亿元;南京软件园和江苏软件园成为全国重要的软件孵化基地;重点培育电力系统软件、电信系统软件和企业信息化软件三大产品群;全市软件从业人员达3万人以上。此外,南京还将选择一批重大核心技术攻关和应用软件产业化项目,在政策、资金、采购、上市等方面给予重点件龙头企业。 

由此来看,南京的软件园还会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