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商业地产成资本“抱团”投资的热土
楼市调控,考验的不仅是开发商握在手中的钱袋子,更考验着开发商面对风云变幻的楼市的应变能力。华西都市报观察发现,面对调控,与住宅市场的“降温”呈相反状态的是,商业地产却成为各路资本“抱团”投资的一片热土。
楼市调控房企转战商业地产
记者观察到,诸如万科、中海、保利、远洋、龙湖等以住宅开发为主的一线品牌,均成立了商业地产运营中心,并加大了对商业地产的开发比重。
去年3月中旬,A股市场房企龙头之一的招商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将全资子公司深圳招商房地产有限公司,派生分立出新公司深圳招商商置投资有限公司。
万达则把商业地产放在了公司战略首位。“一座万达广场,一个城市中心”。
与万达的城市综合体相比,保利的综合体还多了一项商务写字楼,可以满足白领工作间隙的休闲。
成都本土房企也加大了对商业地产的开发力度。去年,在置信丽府·丽都汇写字楼招商见面会上,引来数百组意向购房者追捧。此外,四川蓝光拟计划投资100亿元,在峨眉山打造一个国际度假休闲项目——峨秀湖国际休闲度假区。
“商进住退”商业用地量却逐年增加
与住宅用地市场相比,开发商对商业用地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热情。
据四川中原的调查数据显示,2010年,成都市主城区(包括高新区)共公开拍卖、挂牌出让住宅类及商业类国有建设用地74宗。其中,住宅类用地成交39宗,共2493亩,同比略有下降;商业类用地35宗,共2255亩,同比上升36%。
而在刚刚过去的一年,成都市主城区(包括高新区)共公开拍卖、挂牌出让住宅类及商业类国有建设用地71宗,总出让面积5483.5亩,成交4712.7亩。面对成都主城区土地成交量同比下滑背景下,商业类用地成交却高达36宗,共计3012.22亩,同比上升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