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革业取道绿色经济 迈向“皮革强国”

    皮革行业是中国轻工行业中的支柱产业。近年来,随着中国皮革工业的快速发展,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制革生产大国,以及皮革贸易最活跃、最有发展潜力的市场之一。


    中国皮革行业,经过调整优化结构,在全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批专业化分工明确、特色突出、对拉动当地经济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皮革生产特色区域和专业市场。它们的形成,奠定了中国皮革行业发展的基础。   

    取道“绿色经济”

    绿色经济最近这几年,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我们皮革行业应该也是传统行业,也应该可以实现绿色经济的发展,与经济与环境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是产业经济为适应人类环保和健康需要,而产生并表现出来的一种发展模式。

    这里绿色经济提到了世界导向、传统产业,同时经济和环境需要和谐,特别是人类环保和健康,绿色经济经济和环境需要和谐为目标,它需要清洁生产技术等转化为生产力,或者与环境不对抗的行为,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所以绿色经济对一种皮革行业来说,应该说不是非常砥柱的一种经济模式。

    传统产业经济应该说是以破坏生态平衡,大量消耗能源和资源,损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经济,应该是工业化前期所形成的工业模式,它的最大特点是一种损耗型的经济。绿色经济表现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以前我们所说的传统的产业,也就是这里表述的一种先行经济,而循环经济是把可再生资源来做重点强调的。目前从国际上来说,是你的生产过程的减量,未完成利用的材料的再利用,循环经济的特征主要表现在这几个方面,一个是新的系统提出一个新的价格观,新的消费观。

    辛集皮革业确保污水达标排放

    为了解决制革污水治理难题,辛集市在国内制革业首创了企业初级治理、制革区集中专业治理、城市污水处理厂最后综合治理的三级治理体系。如今,这里的制革污水实现了收纳、处理、达标3个百分百,出境断面水质长期稳定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可喜成绩的背后有着管理机制创新的强力支撑。辛集市规定,制革区污水处理厂出水化学需氧量浓度在500mg/L以内时,制革区管委会按协议兑付费用;出水超过标准,相应扣减经费,并启动应急预案,追究污水处理厂厂长及有关人员责任。城市污水处理厂出水化学需氧量浓度不超过100mg/L时,市财政按时拨付城市污水处理厂经费;出水化学需氧量超过100mg/L时,在市财政拨付经费中扣减部分职工工资,并启动应急预案。进、出水化学需氧量按日均值测算,每月底进行核算。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中国皮革业能取得如此成绩实属不易,也由此证明了中国皮革业生命力的旺盛与强大。皮革及其制品的市场潜力是很大的,全球皮革总需求量约为1.0亿平方米,相当于3亿张牛皮(标准皮)的产量,中国皮革产量折合标准皮近7000万张,约占全球皮革产量的23.33%。但是,中国皮革制鞋及其相关产业的企业也应该正视到,目前我们在很多方面也存在不足之处,虽然中国是世界上皮革生产大国,但并不是皮革强国,在品质、价值方面仍处于弱势地位,需要在这个市场的大环境中加以磨练和改进。

    中国皮革协会副理事长李玉中介绍说,中国皮革行业经历了脱胎换骨的转变,从分散的、个体的、手工作坊式的弱小行业,发展成了今天从业人员1100万人,拥有生产、经营、科研到人才培养的完整工业体系,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