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环褪色 石狮服装产业谋求“复兴”
石狮是一个个性色彩浓厚的沿海城市。23年前,它从一个农村集镇升格为省辖县级市,这在偌大的中国至今绝无仅有。
建市之后,两件事让石狮声名远扬。一是这个新的县级市被中央列为政改试验区,与海南、深圳作为中国省、市、县三级推行“行政体制改革”之地。第二个就是其风靡全国的服装市场。“铺天盖地万式装,有街无处不经商”生动地反映出当年石狮服装买卖的繁荣景象。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现今人口30余万的石狮市已成为我国纺织服装的重要集中地。石狮市生产的休闲装、茄克约占中国市场份额的1/4,运动装、童装、内衣出口在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石狮市现有服装企业7000多家,年产值200多亿元,产量为5亿多件(套),以服装为主的注册商标多达4000个,另有纺织企业1000多家、漂染企业100多家、辅料企业1000多家。
“然而,石狮服装虽然总量巨大,但企业规模偏小,在中国叫得响的知名品牌屈指可数。相反,当年比不上石狮的温州、常熟服装,现在却如日中天。甚至与它相邻的晋江,其服装产业的实力和竞争力也远远超过石狮。”泉州纺织服装商会会长、七匹狼集团董事长周少雄前不久在接受《新营销》记者采访时说。
朝圣之地
石狮被全国的服装经营者视为朝圣之地,是20世纪80年代。
当时只有区区几平方公里的石狮城区,沿着石板路和尘土路,形成了18条商业批发街、8个专业服装批发市场和8000个商铺。每天前来石狮批发服装、小商品和慕名前来购物的国内外客商多达六七万人。
“那年头,凡做服装生意的,必跑两个地方,一个是广州,另一个就是石狮。那时的石狮市场真是充满活力,时时处处都有赚钱的机会。”对此,周少雄心生感慨。
与周少雄有着同样心情的,是石狮大帝集团副总经理吕锜。“现在,泉州服装的很多大品牌或国内一线品牌,比如劲霸、利郎、七匹狼、柒牌等等,当初都是从石狮起家,第一桶金都是在石狮挖取,即使国内的几个重点服装生产区域,早期同样受益于石狮市场。”身为新生代的闽南企业家,1984年出生的吕锜在新加坡求学6年后,目前继承了父辈的服装产业,心态开放。
从1990年开始,石狮市政府采取“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办法,组织服装厂家到各大城市举办服装展销会。从此,“石狮服装专卖店”、“专卖柜”便进入各大城市的百货商店。同时,石狮人还通过海外关系建立外销渠道,在海外设立了160多个商贸机构,沿中国东北至西南的边境线设立了270个边贸点,石狮40%的产品销往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当时,政府带着我们去全国各大城市‘洗城’,我们推销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石狮服装很快有了名气,吸引了全国的眼光。”石狮纺织服装同业公会会长、野豹童装董事长蔡东升说。
由于服装产业快速崛起,石狮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10.75,-0.09,-0.83%)协会授予“中国休闲服装名城”称号,其下辖的灵秀、蚶江、宝盖三镇和凤里街道办事处分别被命名为“中国运动休闲服装名镇”、“中国西裤名镇”、“中国服饰辅料名镇”和“中国童装名镇”。
光环褪色
然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石狮服装企业感受到了竞争压力。浙江温州、辽宁大连、广东虎门、江苏常熟的服装产业迅猛发展,对石狮形成逼迫之势。
大连在1989年率先举办国际服装节,如今国际服装节已成为国内服装行业声誉最高的一个国际性经济文化盛会;虎门凭借地处穗、深、珠和粤、港、澳经济走廊交汇点的优势,先人一步了解国际服装市场的动态变化,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了数百个商标。
常熟拥有服装服饰企业4000多家,其中一些企业专门为世界名牌加工生产,法国鳄鱼、日本凯蒂,还有珍妮、迪斯尼等著名服装品牌的加工基地都在常熟。而正装市场的相对萎缩则促使温州、宁波等地传统的正装企业向休闲便装转型,对石狮休闲装产业形成强有力的挑战。
全国服装产业的格局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剧变。石狮服装无奈之下从各大商场撤柜撤店。最为典型的是,曾经辉煌一时的石狮童装,市场占有率从95%下滑到不足5%。
蔡东升经营的野豹童装是石狮童装的代表品牌之一。“我们从1990年开始向全国铺货,到1998年几乎完全撤出。当时的心情真的是五味杂陈。”蔡东升认为,事业的起伏与自己保守的性格有关。
在国内市场受挫之后,石狮服装企业把视线转向国外。然而,石狮服装企业的出口服装大多以替人加工为主,“量大价贱”,大笔利润被中间商赚走,石狮企业仅获得微薄的加工费。
而一些小企业加工的服装,因质量达不到要求或对方过于挑剔,导致毁约现象时有发生。这类服装只好“出口转内销”,却又进不了大商场,只能进入“地摊”或堆进仓库。
在此期间,石狮不仅产品逊色,原先交易红火的市场也受到了限制。对此,周少雄说:“多年来石狮用一种小城市、小城镇‘万街都是商’的小格局营建市场,错失了兴建大市场的机会,而义乌的小商品市场很快形成气候。石狮呢,既没有形成大格局的市场,早年的批发市场也没有完全抓住,当其他服装市场崛起之后,与石狮平分秋色,甚至被常熟、郑州超过,原先他们是二级市场,石狮是一级市场,现在位置颠倒了。”
四大硬伤
梳理石狮服装业发展的成败得失,周少雄、蔡东升、吕锜三人不约而同地提及产业成长中的“硬伤”问题:一是企业规模偏小,二是多为家族式经营,三是研发和创名牌的意识不强、实力不够,四是政府引导和推动不力。
石狮产品受冷遇的背后是企业“力不从心”。周少雄说:“石狮的企业大部分都是几十个人、几百个人的厂,而在国外或者国内更发达的地区,这种企业的规模都是上千、上万人。和国内其他地方一样,‘订单经济’带来了生产基地,但同时存在做大、做强的瓶颈问题。”
以往石狮的企业,通过香港接单比较多,规模大一点的企业则参加大型交易会接洽客户。但规模是一个很重要的筹码,规模太小,一个订单的生产周期就长,一个客户做得下来,如果多几个就没办法做了,到最后甚至连原来那个订单都会丢掉。
其次是家族式管理问题。蔡东升认为,石狮的服装企业大多数为家族企业,家族式管理造成石狮企业的“通病”。
蔡东升指出:“基本上是全家上阵,兄弟当老板,姐妹管钱财,儿子管营销,关键部门都是自家人把守。想引进人才,又对人才缺乏足够的信任,放不开手脚让人才去干。再者就是企业各自为战,缺乏合作精神,老板之间很少交流。”
国外的研究资料表明:家族企业的寿命一般为23年;家族企业延续至第二代的,仅为39%;延续至第三代的只有15%。
“家族企业要过的坎,是将家族式企业转变为以契约和财产为基础的专业化企业。此外,家族人员参与太多,必然影响到职业经理人的发展空间。”周少雄说。
三是研发及创名牌问题。设计是服装业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之一,但长期以来,设计却是石狮服装业的软肋。石狮的几个一线品牌在产品风格上并无明显区别,产品同质化导致竞争加剧,这对区域产业的发展极其有害。
品牌缺失同样耐人寻味。石狮服装界对此有两个极端反应,有人为自己当年没有打品牌而惋惜,有人对品牌概念漠然,认为企业没有把规模做大考虑这个问题没什么意义。
周少雄说:“以前都是模仿创品牌,找明星打广告就行了,手法比较简单。可现在创品牌,消费者看重的是品牌的内涵和文化,这就要求企业必须保证品牌的品质。”
四是政府引导和推动的问题。蔡东升认为,石狮的一些服装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分散精力涉足别的领域,其实企业的基础并没夯实,结果“老本行”丢了,新拓展的项目又不顺利。可是对商人来讲,就是在商言商要盈利,因此政府的规划和引导就特别重要,但事实上政府做得有欠缺。
从2003年到2005年,石狮很多比较有名的品牌,比如斯得雅、卡宾等都移到广州。吕锜就此建言政府:“作为一个城市的政府,或有你的发展思路,但是企业有自己的成长过程,当企业的发展遇到瓶颈,需要的一些资源当地不能有效提供时,企业就开始考虑将总部移出去。”
谋求复兴
如今重振服装产业已经成为石狮“十二五”期间的“头等大事”。
去年以来,徘徊和沉寂多年的石狮重现热闹景象。总投资20亿元、占地1110亩的国际性服装物流配送中心、亚洲最大的服装专业市场—石狮��装城,历经8年建设之后,其配套及功能如今完全到位,成为“推动石狮服装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以及营销城市的重要载体”。
按规划,石狮市将以“服装城”为形象轴心,计划投资30亿元,将石狮定位为“国际轻纺城”,提高当地企业的高端竞争力。
石狮市长黄南康在接受《新营销》记者采访时表示,石狮纺织服装产业经过20多年培育,目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产业链,涵盖纺织、漂染、成衣加工生产、辅料生产、市场营销等领域,年产值超过300亿元,产业集群优势明显。
据黄南康介绍,石狮率先在福建省设立科技奖励基金,设立1000万元的年度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创新企业,对设立创新或科研中心的企业给予奖励;围绕纺织服装主导产业等,投资2.3亿元建设中国首个县(市)级的纺织服装ASP公共服务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同时,石狮作为两岸纺织服装产业对接的重要平台,正在强化后ECFA时代两岸产业的合作。
黄南康特别强调,打响石狮品牌和打造石狮名片不可偏颇,因为走品牌之路是企业发展的捷径,而提高石狮的知名度是为了赢得企业的发展空间,两者应该互动共进,相得益彰。为此,他极力鼓励企业上市和发展总部经济,推进产业和城市的转型升级和良性发展。
从2010年年10月上任至今,他主持召开了三场企业大会,召集三四百家纺织服装企业,共同商讨“上规模、上市、创新”等问题,一些配套政策随之出台。5月6日,当记者到大帝集团总部采访时,只见醒目的横幅上写着:“欢迎中旭股份专家讲师团授课。”吕锜说,他们公司得到市里的鼓励和大力支持,正在紧锣密鼓地谋划上市。
吕锜说:“现在书记和市长的确常到企业调研,找我们谈话,掌握企业真实的情况,明显感觉到政府要把产业做大、做强的气势。”
不过,站立于行业制高点上的周少雄认为,石狮服装业不仅要站在中国的角度,更要站在全球资源配置的角度,思考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毕竟,这里是许多国家和地区跨国采购的首选地。石狮仍然有很多机会,关键是城市和行业都要打开视野,形成大的格局,石狮的前景才会光明,石狮服装才能重现昔日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