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层推波助澜 厦门楼市豪宅化趋势渐成气候

从2010年上半年厦门“泛豪宅”格局形成,到2010年底的一波高端盘逆势飘红,再到今年的“满城尽是炫富楼”,厦门楼市的豪宅化“冲动”从未减弱。而在这三个时间节点之间,恰恰是三次楼市调控。表面上看,豪宅市场似乎远离普通大众,其实却不然。恰如一名业内人士所称,眼下的“豪宅”,并不都是为真正意义上的有钱人打造的;豪宅化冲动,是楼市推进过程中自然形成的趋势,它始于高地价语境下开发商攫取高额利润的欲望,它的助推者却并非都是富豪,更多普通“中产”家庭,也加入了圆“豪宅梦”的大军。

价格豪宅当道

单从价格因素看,早在2009年,厦门楼市便有了“豪宅化”苗头。

厦门市2008年8月1日起全市统一执行普通住房标准应满足三个条件:住宅小区建筑容积率在1.0(不含)以上,单套建筑面积在144平方米(含)以下,实际成交价格低于全市商品住房平均交易价格1.44倍(含)以下。

2008年,厦门商品住房平均交易价格为9600元/平方米。这意味着2009年均价13824元/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楼盘即“豪宅”。当年第二季度,立丹行机构曾对各大项目的总销售金额进行排行,发现前10名项目岛内就占了7成,其中均价过万的楼盘高达5个。

2009年,官方公布的厦门商品住宅平均交易价格为8750元/平方米,因此,2010年普通住宅与豪宅价格的分水岭降至12600元/平方米。而厦门市国土资源与房产管理局发布的2010年厦门房地产信息显示,当年度成交价格大于15000元/平方米的房源成交最多,达到4365套,约占总成交套数的1/5。

2010年,厦门市商品住宅平均交易价格为11000元/平方米,由此不难计算出2011年“豪宅”价格标准为15840元/平方米以上。而综观今年以来面市的各大岛内楼盘,均价低于这一标准的楼盘已经绝迹。

品质豪宅渐兴

关于豪宅,国外有一种比较通行的定义是:一个社会的少数富裕阶层通过市场方式过度占有社会稀缺资源的一种居住状态。一般分为城市豪华公寓和郊外花园别墅两种物业类型。

地段、景观、私密性兼具,这是接受采访的大部分业内人士对品质豪宅的共同描述。虽然眼下厦门“满城尽是炫富楼”,不过,比起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厦门真正的品质豪宅起步较晚。

但是,这并阻挡不了开发商在厦门打造顶级豪宅的冲动。云顶至尊约900万元/套,万科·湖心岛项目约1500万元/套,世茂湖滨首府楼王约1000万元/套,国贸·天琴湾别墅2000-4000万元/套,皇府御园约3000万元/套……近两年来,价格区域在500万元/套以上的豪宅并不少见。岛内核心区具有高资源禀赋的项目在品牌企业号召下,面对高端客户量身定制;岛内新兴区、资源禀赋一般的区域项目,主要瞄准改善需求市场,以产品附加值、高品质物管配套、社区配套赢取市场。海景、湖景资源是这些品质豪宅依托的稀缺资源。而对私密性及产品品质的提升和打造,也为这些豪宅加分,使他们得以辐射闽南乃至整个福建以及周边江浙等省份。

成功辐射岛外

然而,在概念化的市场之下,豪宅的定义正越来越偏离传统。

“以往地段和景观是豪宅的重要支撑点,现在越来越多豪宅并不以此为考虑的第一元素,无论在哪个位置,只要把产品做到极致化,就可称之为豪宅。”厦门新景祥策划代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丘运贤称,不少一线城市如北京已经有这样的例子。

具体到厦门,地段的弱化体现在越来越多岛外楼盘也以豪宅思维开发项目。无论是位处BRT集美第一站、均价过万的“小户豪宅”泉舜泉水湾,还是声称将打造符合“厦门对世界的想象”的国际社区的杏林湾项目中航城,无不涌动着浓厚的“豪宅化”冲动。

寸土寸金的现状,势必造成岛内哪里有土地,哪里就是豪宅;与此同时,岛外也有不少区域如集美新城园博湾、杏林湾片区、环东海域、海沧沿海第一排等,朝着高端化的方向发展。这是城市年轮策划代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文彪,对未来高端盘集中区域即将发生变化的判断。

而“豪宅化”冲动从岛内辐射至岛外的背后语境,无疑与楼市特殊的政策背景有关。早在2006年,全国各地便停止审批别墅类供地,并对联排别墅、低密度花园等类别墅项目审批进一步控制。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一政策表面看似控制了豪宅的供应,但其实却增加了豪宅的稀缺性,也由催生了更多豪华公寓、空中别墅、花园洋房等新的豪宅形式。

而按照业者的论述,对于房地产开发商而言,把房子包装为豪宅,其实已成生存之道——毕竟,“在社会购买力允许的限度内,社会住宅系统内部的差异越大,市场购买欲望就越大,人们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就越强烈,而在社会整体经济条件普遍向上的前提下,社会住宅系统的下限是不可能下调的,因此提高上限(即造豪宅)是加剧社会住宅系统差异的惟一途径”。

中产阶层力挺

豪宅扎堆亮相,并且需求强劲,支撑点究竟是什么?

一个数据常常被引用——《2011胡润财富报告》显示,全国每1400人中有1人是千万富豪,千万富豪人数已达96万,福建以3.6万个千万富豪排在第六位。

有业内人士据此认为,基于厦门的地理位置、辐射范围、城市价值和区域影响力,对高端客户的吸引力大,厦门的高端房存量并不多,毕竟厦门不只是“福建的厦门”,更是“中国的厦门”,拥有千万资产以上的富豪便是厦门豪宅的庞大消费群体。

岛内产品受150平方米入户政策的深度影响,大户型住宅库存量大,岛外产品则呈现多元化趋势,这势必造成岛内外客户群分化明显——岛外对于首次置业、异地落户、子女教育等刚性需求客户有较大吸引力;而岛内更集中面对改善型需求的中产阶层、富贵阶层。立丹行机构的一份报告显示,事实上,除了购买力强劲的千万富豪,面临改善型需求的中产阶层家庭无疑也是豪宅的主要消费群体。

“眼下所谓的豪宅,并不都是为有钱人打造的,而是楼市推进过程中必然的结果,10年前买得起两三千元/平方米房子的人,现在也买得起两三万元/平方米的房子,能说他们就是有钱人吗?”在楼市浸淫十多年的李先生称,所谓改善型需求的购房者大多是在房价上行通道中分得一杯羹的有房族,而同样“隐形”不易察觉的潜在购房者还有外地实力客户群体,他们虽受限购令约束无法直接出手,但分期付款、延迟备案,或者借用子女及其他人名字等另类交易方式仍然为他们提供了便利,以上人群未必都是千万富豪,充其量只是“中产阶层”,但同样具备强劲的置业冲动和购买力。

40岁的冯先生就是“中产阶层”的一个实例。已有一套住房的他在事业单位上班,收入稳定。6月10日,位于仙岳路的某高端楼盘在会展中心开盘,推出386套纯大户房源、均价28000元/平方米。曾经在该项目蓄客期前往登记资料的冯先生接到通知,前往开盘现场发现,“受邀”的300多组客户签约率接近100%,当天便认购逾八成。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真的很难相信调控之下房子还这么好卖。”冯先生当场定下一套住宅,因为“赠送了200多平方米的露台,加上精装修,折合均价其实不到20000元/平方米”,他觉得“很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