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商圈更迭 中山路上的百年商圈
青岛第一商圈
一座城市的繁华春梦,曾经独家归属一条街道和她缔造的长达百年商圈。
这条街最早被人为地分割成两段:南段叫斐迭里街,北段叫山东街。规划这座城市的德国人认为,只有欧人区才配拥有德文街名,就像他们只愿意将亨利亲王街(今广西路)打造成青岛最佳商业街一样。那时,亨利亲王街上的医药商店、吉利百货公司闪光耀目,斐迭里街上的青岛俱乐部、亨宝商业大厦可圈可点,很让营造欧版商业街的德国人称心如意。
可是天平很快出现倾斜。随着大鲍岛华商生意的日渐火爆,山东街地价节节攀升,甚至赶超威廉皇帝海岸(今太平路)的无敌海景房。精于算计的德国人不得不承认,山东街商圈扩张神速,非欧人区所能及。亨利亲王街最终只落下个德国建筑街的名声,人们记得医药商店是座漂亮的红房子,而不在乎它是当时最好的西药零售商。从青岛迈开城市化脚步就初显王者之气的中山路,用事实证明了青岛商圈的重心所在,根基所在。
商圈本是掘金地。声势日大的中山路玩起滚雪球游戏后,华商们无不把敏锐眼光投向中山路一带,置地产,办商号,发家致富,做大做强。中山路也吸引着一批批赤手空拳的淘金客,打拼奋斗,从这浩浩洪流中提炼熔铸着城市的为商之道。青岛最辉煌的老字号,春和楼、谦祥益、亨得利、盛锡福、青岛咖啡,哪一家离得了中山路商圈这棵大树的庇护?海泊路鞋业一条街,天津路旅馆一条街,潍县路杂货一条街,无不是中山路商业大旗下的得力干将。1930年代的中山路华商,涉及绸布、洋服、百货、杂货、食料、水果、烟草、电器、木材、染料、土产、金银器、药品、文具、书籍、照相、银行、理发等25个行业,几乎无所不包。
从那时起,中山路在老青岛人心目中就有了市中心的崇高位置,到中山路购物,也被称作逛街里。青岛童谣曰:“一二一,上街里,买铅笔,买橡皮,再买一个泥老虎,呱嘎呱嘎两毛五”。对孩子们来说,逛街里等于过节。对这座以商港闻名的城市而言,中山路这个“老街里”,不仅是一条商业街,更是一个商业圈。
被称为黄金十年的1930年代,中山路可谓风华正茂。国货公司高举民族品牌大旗,而建筑、格局乃至服务接轨西方,堪称中山路商圈新地标。六层楼的亚当斯大厦率先打破建筑不可超出三层的定规,瞄准上海大都会,欲与先施、惠罗一比高低。
商业升级,金融登场。1929年山东街改名为中山路后,以交通银行为基准坐标,大陆银行、中国银行、金城银行等民族金融机构,如同一个个巨人站立起来。中山路金融街的闪亮登场,终结了正金、朝鲜、汇丰、麦加利等外资银行馆陶路上“北霸天”的垄断史,成就了睥睨青岛乃至山东资本市场的金融高地。
要问早年最时髦的娱乐消费是什么,看电影准排第一。青岛最早的电影院在中山路,最早的有声电影也是在中山路上映。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山路上的福禄寿电影院、山东大戏院、华乐大戏院,占据岛上高端影院半壁江山。中山路上的大影院都是首轮影院,也就是专搞大片首映的。每当最新海报华丽张出,好莱坞明星们便会成为时尚男女们的焦点话题,自然也就少不了穿着入时的摩登女郎,洋伞、太阳镜、吊带短裙,让中山路成为老青岛看美女的最佳所在。
商圈向来包容万象,集商业、金融、娱乐于一体的中山路,文脉流长。从早期各大报社、书局等文化机构全线驻扎,到改革开放后文物商店、环球文体、工艺美术集体亮相,古籍、新华、外文三大书店从南到北一字排开,让中山路的文化消费远远超过了一只铅笔一块橡皮的初级水平,俨然是一条传递书香的文化街。
聊城路+小鲍岛:
日本商圈叫板老街里
中野町的日本名虽然被中国政府改掉,聊城路作为青岛日本商业街却是名至实归。这条日本商家最集中的街道,“各商店之门面及一切商标纯为日本式,吾人涉足其间不啻置身岛国焉”。
眼见中山路华商已成气候,难以加塞,日本人干脆另起炉灶。于是各式各样的日本商店,吹响聊城路的集结号。百货店有江户,文具店有明洋行,钟表眼镜店有德田时计店,食品店有大昌公司……聊城路南端曾是青岛最大日式饭店 “第一楼”,装饰奢华,菜品精美,女侍漂亮。聊城路以东,则是享有欢乐街之称的日本红灯区三业地(料理业、艺妓业、娼妓业)。据载,当年三业年收入最高曾达500万日元。
三四十年代聊城路达到繁华顶峰,入夜之后各家商店无不霓虹闪烁,每距25米还有一道横跨马路的过街霓虹灯广告,开城市商业街亮化之先,仿佛青岛的霞飞路。临清路、招远路、吴淞路,跟着聊城路的繁华脚步也都热闹起来。多年之后,垂垂老矣的青岛日本侨民仍念念不忘这方“东京小银座”。
“九一八”事变后,青岛民众上街游行示威,特意从中山路转到聊城路,吓得日本商人赶紧关门大吉。“七七”事变后,聊城路日侨大多回国避难,十分冷清,等风头过后回青,发现所有商店资财丝毫未损,这是当初绝对想不到的。
一条聊城路,自然满足不了日本人的胃口。大鲍岛炮制青岛第一轮商业繁荣后,日本人治下的小鲍岛紧跟发动第二轮商圈运动。在远东折断德意志独鹰旗后,日侨蜂拥而至青岛,从十年前不足200人狂涨到大正四年的2万居留民,“一批一批的男女由大阪、神户向新殖民地分送”,掀起城市扩张的波澜,尤以小鲍岛势头最猛。聊城路模式被大规模复制成“新市街”,益都路,桓台路,黄台路,铁山路、德平路……小鲍岛日本店铺林立、招牌满街,“太阳旗子,木屐的响声,到处都是”。经历了若鹤町、奉天路演变的辽宁路,此时已是贯穿小鲍岛、连接台东镇的交通大动脉,颇有商圈老大的派头。
1930年代国民政府擘划大青岛蓝图之时,以辽宁路为龙头的小鲍岛已是眺望城市经济景气度的风向标之一。官方因势利导,将其明确定位为商业区,而华商也在政府引导下纷纷开店营业,打破日本人独霸的失衡局面。
日落汇泉湾的那一刻,日本商圈成为过去式。小鲍岛扫去殖民阴霾,笑面大鲍岛,从对手到联手,两大商圈商店达1200多家,覆盖岛城商业大半江山。几乎是在同时,人们开始称呼辽宁路是第二条繁华的中山路。虽然屈居亚军,能跟中山路相提并论,小鲍岛商圈也算实至名归,修成正果。
劈柴院:
记忆中的“乐子院”
劈柴院是中山路商圈最传神也最具本土色彩的精彩段落。
尽管劈柴院之名流行多种版本,但青岛人钟情劈柴院绝对跟劈柴无关,大众消费水平的美食加娱乐才是劈柴院灵魂所在。
劈柴院的美食吸引力不同凡响。不必说岛城餐饮界三大楼之一的顺兴楼,就是像元惠堂、异美斋这些酒家也都是劈柴院里够得上台面的。请客吃饭到这些馆子要上一桌席,很展洋。好喝两口的,有酒馆“一条巷”,店中一个大缸,红纸写着斗大一个“酒”字。不过平头百姓不可能天天吃大餐,价廉物美的小吃才是草根阶层的最爱。李家饺子楼、张家坛子肉、杨家豆腐脑,个顶个都有一大批忠实的美食粉丝。
好吃重要,便宜更重要,在劈柴院任你是贩夫走卒还是拉大车捡煤核的,都能吃得起吃得饱。就说上世纪30年代前期,劈柴院一碗水饺一毛五,买个纯肉包子才五分钱,分量那叫足啊。这么个花钱少吃得好的地界儿,劈柴院不受人爱戴才怪。喜欢购物的,这里的水果摊、香烟铺和旧书摊都颇具规模,据说连老舍也曾到劈柴院淘过旧书。
老劈柴院有个绰号叫 “乐子院”,说白了,就是平民娱乐城。劈柴院的说书场与茶社在岛城知名度极高。“坐在凳上听一晚大鼓或是二簧,十几枚铜元也就凑付了;如果你要摆阔的话,沏一壶香茶,占一等座位,几毛钱也够你支消”。不过,比较于书场茶社属于高消费,特别是有歌女的,“点唱一段定价千元,手头大方的堂客一掏五千”。
就是电影这等舶来的洋娱乐,劈柴院也能加以大众化平民化。上海大光明电影院规模宏大设施一流,但劈柴院也有一家大光明,座位虽只有100来个,拷贝也是三轮以上,价格却便宜得很,如同美国的一美元影院。
许多名角儿曾在劈柴院 “撂过地”。马三立来青岛闯江湖时只有18岁,演出《对对字》等段子,很叫座。多年以后,他专程到劈柴院寻访旧地,感慨万千。劈柴院见证了艺人们充满辛酸的成功之路,也将老青岛人一代代浸润的人生体味化为城市的精神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