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内地收权加快“单飞”
“将中国打造成为除美国之外的第二本土市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为实现这一目标增添新“筹码”。6月2日,这家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宣布,已与星巴克在中国华南地区的合资伙伴香港美心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协议,二者在中国华南、华中和西部星巴克门店所有权归星巴克公司所有。这意味着,除了华东外,星巴克将实现100%独资直营。业内人士分析,星巴克在内地展开大规模收权,有助星巴克各地门店统一经营,实现其2015年在华开设1500家门店的目标。
经营模式一再转变
星巴克此次和美心的交易之所以引起关注,和星巴克在内地发展模式相关。
资料显示,星巴克转型直营模式同麦当劳的全球扩张一样,星巴克很早就开始了跨国经营,在全球普遍推行三种商业组织结构:合资公司、许可协议、独资自营。星巴克最初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时,考虑到市场风险以及其他各方面的条件,采取的是合资和特许加盟的方式开店。
1999年1月,经星巴克授权的北京美大在京开设了星巴克在内地的第一家咖啡店;接着,星巴克与台湾统一公司合作成立了上海统一星巴克公司。随后,星巴克与美心食品国际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美心星巴克咖啡餐饮(南中国)有限公司,进军华南市场。其中统一集团行使其在上海以及江浙地区的代理权,而美心国际则拥有中国澳门、广东和海南的星巴克经营权。
随着星巴克在内地市场的走势一路良好,消费群体也逐渐稳定,原有的特许经营的利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星巴克在中国的发展需要了。为寻求在中国内地市场加速增长,2006年开始,星巴克放弃授权经营,逐步在中国各地市场实现“单飞”。在经过几轮资本运作后,华北市场首先被星巴克全权掌握。
新签协议收权
根据此次协议显示,星巴克将获得美心在中国广东省、海南省、四川省、陕西省、湖北省和重庆市的业务100%的所有权。与此同时,美心则将全资拥有星巴克在香港、澳门的门店。该次交易完成后,意味着星巴克在内地,除了华东以外,均已实现100%独资直营。
星巴克和美心方面没有公布此次交易的价格。此外,星巴克今后是否会将业绩良好的华东市场经营权一并收入囊中?对此,星巴克大中华区公关经理厉静向深圳商报记者表示,目前华东地区没有独资计划。据悉,仅华东地区由星巴克和统一成立的合资公司打理,双方各持50%股份。
星巴克一再谋求控制权,中国内地市场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关调查显示,目前中国内地年人均饮用即饮咖啡0.11次,不仅和日本的107次相差甚远,也大大低于台湾的35次、泰国的8.7次和香港4.9次。欧睿信息咨询有限公司(Euromonitor)报告称,中国内地未来四年的零售咖啡消费数量预期将增加超过35%。中国内地咖啡市场的巨大潜力正吸引这位国际咖啡巨头加速布局。
“单飞”有助提速?
星巴克咖啡国际公司总裁JohnCulver毫不掩饰对中国内地市场的“渴望”。
对于此次交易,他表示,星巴克总体策略是将中国打造成为除美国之外的第二本土市场,获得中国华南、华中和西部星巴克门店的全部所有权正是这一战略的具体内容之一。他说,此次交易将使星巴克得以加速发展,以实现在2015年之前在中国内地运营1500家星巴克门店的目标。
昨日,一位餐饮连锁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按以往的特许授权商和合作模式,星巴克总部只能在特许经营商的营业收入中提取少量固定比例的提成,或者按照合作模式进行分成。但目前中国咖啡市场增长惊人。资料显示,目前一家星巴克中国店赢利周期大大短于海外星巴克门店,其中香港星巴克分店开业第一个月就创下了全球最快盈利的纪录。“增加直营门店不仅使星巴克在经营策略上更灵活,有利于品牌维护,更重要的是为公司利润增长提供新的来源。”
尽管如此,“单飞”后的星巴克是否能大踏步在内地发展?也有业内人士提出不同看法。据透露,星马克在上海开一家新店需要200万左右,按照星巴克“2015年达到1500家门店”计划,需要大量的资金来为其开拓新店。星巴克能否承受开拓市场的同时解决资金、人力以及后备资源的庞大需求问题的压力,将成为未来考验星巴克的一道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