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皮革业制造大国走品牌路线正遭遇挑战

    改革开放30几年来,皮革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从仅能满足国内需求的传统手工行业,发展到皮鞋、皮革、箱包等皮革制品产量及国际贸易量均跃居世界首位。今日的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皮革大国,并积极向世界皮革强国的行列迈进。

    然而近年来,受国际贸易壁垒、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劳动力短缺等诸多因素的制约,中国皮革行业面临着品牌的严峻挑战。据慧聪皮革网了解,在2008年的一项轻工行业调查中663个中国名牌产品,皮革行业有47个,占轻工总数的7.08%;在轻工行业96个特色区域中,皮革行业有10个,占轻工总数的10.42%,成为了世界皮革生产大国。皮革行业不仅对轻工业的发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在产业集群培育、争创中国驰名商标,在品牌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方面也都走在了前面。


    制造大国品牌小国

    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市场集中化程度越来越高,对那些具有品牌优势的皮革企业来说,竞争越激烈,愈能够体现出品牌优势;而对大多数中小型皮革品牌来说,固有的一些市场份额也将随着大型品牌企业的渠道下沉而逐步被蚕食掉。同时也遭遇到了空前的挑战,用8个字概括就是:制造大国,品牌小国。具体来说就是:

    1.自主创新能力弱。美国企业界有句名言,“不创新就死亡”,说明了市场竞争的残酷。而中国皮革业由于难以有效杜绝设计上的模仿、抄袭,导致很多企业选择走模仿之路,不愿增加研发投入。国内皮革业的模仿这一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皮革业发展的“瓶颈”。

    2.国际性的知名品牌缺乏,利润低。中国是一个皮革业大国,但却是一个皮革业品牌小国。我国皮革类产品虽然已经有了一些中国名牌、驰名商标等,但这些品牌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很低。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出口的皮革多以贴牌加工为主,我们所赚取的利润只有外国品牌的几十分之一,甚至几百分之一。

    回顾过去的经验教训,展望以后的发展前程,我国皮革业该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来适应和迎合目前以及将来的发展呢?中国皮革业以数量扩张为主的道路已无多大前景。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培育我国的自有品牌,提高我国皮革类产品的品牌含量、设计含量、技术含量,如何提高中国鞋在价格优势以外的竞争力?

    健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练好管理基本功,培养好一批高素质的鞋企管理团队是关键,是中国皮革企业眼下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的素质的竞争。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类社会正在走入以智力开发和管理为主的主要的竞争方式的时代。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的开发,通过开展有计划的培训、教育和开发活动,建立学习型组织和创建“工作团队”,使新思维模式和新知识不断的引进,成为组织创新的重要源泉。同时,应该强化职工的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主人翁意识;在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双向选择”过程中。逐步推行“企业人力资源社会化”。接纳国际文化。上个世纪末,国际先进皮革设备、国际优秀的皮革工艺技术就在我国皮革企业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国内皮革企业开始注重接受国际时尚元素,学习国际贸易游戏规则。采用信息技术。皮革业是典型的传统企业,但对信息技术的运用充满了热情与期待。

    中国皮革业今后的发展目标应是产业的国际化,和市场的全球化。在与世界皮革业的博弈中,中国皮革业若能立足国内市场,确保产业的生存和发展,进而发展全球化的品牌和管道,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带动信息、技术、营销等多方面升级,实现皮革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