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路“豪强”纷纷抢滩西安便利店市场
刚把家搬到曲江的何小姐最近有些小烦恼,新小区附近购买生活物品不方便,要么需从家步行20分钟到大超市,要么下班后从公司附近的超市购买后带回家。而这样的情况其实已吸引来不少生意人的眼光。
看到商机的不止一路“英雄”,西安每一天商贸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助理刘锋正为开第十九家“每一天”24小时便利店兴奋不已,同样做这门生意的西安唐久便利连锁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于洋也曾“豪言”,5年在西安开2000家店,还有本土百货巨头世纪金花的宜品生活馆,全国有22家兄弟公司的陕西新合作西果连锁超市有限公司……各路“豪强”纷纷抢滩便利店市场,做出中长期战略部署。
西安便利店市场的蛋糕真的有这么诱人?
目前还没有企业开到80家店 社区开家店政府奖1万
西安市商业流通领域的现状是大超市业态接近饱和,现有60多家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超市,扎堆在人口稠密的成熟商圈。小寨商圈,三超市巨头相距不足1公里“混战”;解放路商圈,两家著名品牌超市相距不足500米;西门内外也有两家大型超市隔“门”相争……
一线城市触目皆是的连锁便利店,在西安却还处于萌芽状态。在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教授郝渊晓看来,西安市场中现有的便利店仅仅是几家店铺的联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连锁经营。相对于全球著名的便利店7-11,西安很多便利店不过是大超市的迷你化。
记者了解到,按照国际惯例,便利店的导入期条件通常是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4000美元是成长期。而数据显示,2010年西安人均GDP已突破5000美元,应在便利店的成长期内。
至于便利店的数量,一般认为市场发展成熟地区的单店人口支撑数量为3000人。西安市统计局的公报则显示,西安适合开店的七个区(新城、碑林、莲湖、未央、雁塔、灞桥、长安,2009年数据)人口共计552.1万。那么理论上,西安可容纳的便利店数为总人数552.1万人÷单店支撑人数3000人=1840个。
而实际情况是,“还没有一家便利连锁企业开到80家店。”西安市商务局商贸服务管理处处长安建勇表示,政府鼓励便利店发展,在《西安市现代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中,社区便利店是公益便民重点支持项目。连锁企业在社区新开一家店,政府奖励企业1万元。明眼人自然得出结论:便利店未来市场前景广阔!
本地军守垒 外来客攻城
“宜品生活”是西安本土百货业翘楚——世纪金花集团2008年起打造的全新商业经营业态,记者近日走访其分店,看到进口商品比例高、烟酒专柜比重大。对该连锁店的发展,金花集团宣传部长常青告诉记者,“宜品生活现已有22家店,分布在西安各大商业中心及高档社区。年内计划再开两家,未来开店面积会在500平方米以上。”
而“新合作西果”,是一个源起供销合作社的本土连锁便利店品牌。已在西安周边的县市开农家店313个,市区店则有40多家。采取典型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模式。公司负责市场发展的杜经理表示,由于人力和采购成本不断攀升,毛利率逐年降低,仅在10%-15%左右。
所以,2011年要降低采购和配送成本。在走访过程中记者发现,其店铺内货架上的听装饮料都是反向摆放的。据理货员说,这是为防止灰尘落在饮口处。尽管效果有待商榷,但的确贴心。
“每一天”则是新近“蹿红”的西安本土品牌。去年7月至今已经拥有18家店。“4月份还会再开7-8家店,全年计划达到80家的规模。”西安每一天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锋告诉记者。记者实地体验后,发现其从整体风格到服务类型、从产品品类到货架摆放,包括杂志零售架、包子馒头加热机等,都沿袭了全球品牌便利店——“7-11”的风格。刘锋表示,他们的定位是卖产品,更卖服务。顾客可以电话点外卖,缴电话费、水电气费,缴还信用卡,给支付宝充值。
唐久,唯一来自外地——山西太原的品牌。不是猛龙不过江,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便利店连锁企业,“进入西安市场不到一年,现在有11家店,都是直营的。”负责西安市场的拓展经理贺煜告诉记者,2011年的目标是“达到100家直营店”,“未来整个西安达到2000家”,这个数字其实是其对信息化物流配送能力有信心的体现。
据了解,唐久配货采用电子标签、手持终端等现代化物流工具,能够完成2000个单品的拆零拣货,平均单店拣货时间仅2分钟。
然而,事物总有多面性,有业内人士透露,唐久跨区域运作仍有不便。以选址为例,从西安选好铺到太原总部回复需要10天左右。再有就是一线人员的流失,据称,其多位拓展人员近期被同业挖走。
■专家分析
便利店一定要便利、方便
专攻商业流通领域的学者、西安交通大学商业经济学院教授刘星原认为,与超市、专业店、百货店等相比,西安便利店的发展处在初期发展阶段。其经营的规模、经营管理水平、市场竞争力都比较弱小。便利店本身就是零售商场竞争与演变的结果之一。便利店只有在“方便、快捷、省时、应急、服务”下工夫,才能在大超市林立的西安独辟蹊径站稳脚跟。
在刘星原看来,便利店要发展须把握两点:一是向连锁经营的方向发展。二是向着更加“便利”、“方便”,更加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向发展。
采访过程中,记者还发现了一个有意思的现象:传统的便利店(单体店或仅是松散联盟、招牌相同的连锁店)经营者说毛利率低,能在10%-15%就不错了。而新生的连锁便利店经营者则表示毛利率高达30%。对此,刘星原解释说,便利店的利润率主要是由三个因素决定:
一是顾客到便利店消费的动机。如果顾客群体的收入水平高,购物目的是为了方便、省时,就不太在乎所经营商品的价格,便利店的毛利率可能高一些,反之就会低一些。
二是同区域市场同类商品的比价关系。如果顾客十分在乎便利店内的商品价格与超市出售的同类商品的价格,便利店就很难提高相关商品的销售价格,毛利率就会低一些;
三是便利店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也会影响毛利率水平。
便利店的利润算术题
以50平方米的便利店为例,人员配备为6名店员(三班倒)+1名店长,工资总预算为9000元/月(按店员固定工资1000元,店长3000元,奖励额外计算),电费3000元/月,税费与管理杂费1000元/月,好地段房租7000元/月,产品损耗400元/月。
一般情况下,店面日平均销售额为4000元,平均毛利率为22%。
那么,月利润=(日平均销售额4000元×每月30天)×平均毛利率22%-(人员工资9000元+电费3000元+税费与管理杂费1000元+房租7000元+产品损耗400元)=6000元。年利润为7.2万元。
■链接
便利店与超市传统小卖部的区别
说到便利店与小型超市、传统小卖部的区别,刘锋告诉记者,便利店首先在时间上和服务上与其他两种店铺不同。
便利店一般营业时间在16小时以上,甚至是24小时,全年无休。服务上可以满足客户多层次的要求:买快餐、热饮;充话费;买杂志;订购机票、火车票等服务项目是其特色。客户多为目的性和即时性很强的消费者,且以年轻人居多。
便利店与大型超市的区别在于,连锁经营的便利店,分布广、网点多,一般步行三五分钟就能进店,其售卖的商品多为生活必需品,种类比大超市少,却多数是品牌热销品。从营业面积上看,大超市一般在5000平方米以上,便利店多在40-200平方米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