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行业清洁能源发展现状分析及前景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新旧议题交织,因此,2011年的两会倍受社会各界关注。而皮革行业清洁能源在发展低碳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及皮革行业清洁能源发展现状等话题更加成热点。
全国政协常委、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前局长张国宝在两会上谈到能源问题上时表示:能源发展肯定是存在问题的,比如能源消耗太大,污染比较严重。毕竟,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生产水平、用能水平都还比较低下。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确实存在单位能耗较高的问题。中国能源结构特点是对煤炭的依赖特别大,我们有70%的能源是来自于煤炭,而发达国家正好反过来,他们只有30%左右是煤炭,70%左右是天然气或石油,核能在电力当中也占到16%,而我们核能连2%都不到。煤炭消耗要排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尘,还涉及运输和固体废弃物处理等问题。与天然气、核能相比,无论是排放废弃物还是固体废弃物煤炭都是多的。我们一直致力于调整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的比重。“十一五”期间,我们取得了一些成就,但由于我们能源结构对煤炭依赖非常高,所以短期内还扭转不了对煤炭的依赖。
我们要逐渐减少煤炭运用的比重,努力增加非化石能源或清洁能源的比重,这是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的一个重要的方面。相对于皮革行业来说,增加清洁能源是势在必行的。皮革行业要发展,节能减排是必不可少,但皮革业节能减排的的提高技术是目前皮革业十二五的工作之一。
“国家提出到2020年清洁能源应达到15%,“十二五”末达到11.4%,现在只有7%左右。在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中,核电承担着主力作用。”孙勤说,核能发展没有天花板。水电是非常好的能源,但是水利资源用到一定程度,由于自然条件等因素会收到限制,水电有两亿千瓦,潜在的装机还有两亿千瓦,再往上发展,资源就有限了。风电,太阳能也有局限性,比如储存问题,连续供电安全问题等等。真正没有天花板限制的,可以比较大发展的,制约条件比较少的就是核电。
事实上,虽然中国绿色经济起步晚,但是在近年来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2010年,中国的风电装机容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太阳能生产利用规模也走在了世界前列。而一场更大规模的绿色革命正在拉开帷幕。国家“新兴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已初定规划,从2011年至2020年将累计直接增加投资高达5万亿元人民币,重点发展核电、水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其核心内涵就是要用新的清洁能源解决人们的生产生活所需。
在全球范围内,正在上演一场发展绿色经济的大赛。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执政时就曾断言,哪个国家在清洁能源技术中领先,哪个国家就将引领21世纪的全球经济。奥巴马说:“领跑新能源经济的国家将领跑21世纪的全球经济。这就是我们的选择。美国人民已经做了选择,他们希望我们能在这个面对重大挑战、关系到未来的时刻,推动美国走向一个强大的、更清洁的、更繁荣的未来。为此我们要履行对我们的民众、孩子和生命的责任,我们要让美国再一次占据领导地位。”
发展绿色经济,对中国,对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必然的选择。
相较而言,皮革清洁能源的改造更为关键。
以福州为例,2011年,福州市要继续加快实施结构减排,重点淘汰1万吨以下废纸造纸和30万张标皮的皮革鞣制等落后产能,推进38个水污染物减排项目、22个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新投运连坂、闽侯南通、长乐滨海工业区等3座污水处理厂,开工建设洋里三期、福清第二污水处理厂等7座污水处理厂,继续开展闽清建陶业清洁能源改造。实现2011年全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各减排1%,氮氧化物减排6%的目标。
慧聪观点:当然,皮革行业清洁能源的发展规模也不是越大越好,速度也不是越快越好,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各地实际相适应。无论是规模,还是速度,都要立足于协调,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该完善的要完善,使之与皮革行业发展水平及市场需求相适应,与“十二五”规划相一致,这是加快发展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