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初尝散卖
作为日本知名开发商森大厦,一贯奉行‘只租不售’的经营模式。业内疑惑的是,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打破传统,是迫于市场压力还是资金压力。
“中国内地第一高楼”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最终走上了散卖之路。
这座有着492米之高的摩登大楼,曾报出了上海最贵租金3美元/平方米/天,入市之初却撞上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出租率也一直表现不突出。截至2009年年底,入市一年多之后出租率才达到了65%。据悉,目前出租率仅为70%。
首次散卖
汤臣集团近日发布公告显示,汤臣以2.67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72楼的一整层楼面。收购物业的建筑面积约为3221.87平方米,计算出成交单价为8.3万元。
去年年底,日本森大厦公司名下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曾传出将出售部分物业的消息,售价为6万-7万元/平方米。最终,成交价高于此传闻。对此,主导投资兴建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的日本森大厦公司表示,此次交易价格在合理的价格区间之内,8.3万元已经是近两年来陆家嘴地区写字楼的最高成交单价。
至于为何“散卖”,森大厦方面表示,从环球金融中心正式运营以来,就有客户表示出了强烈的购买欲望。这些客户不仅包括大厦本身的租户,还有一些来自世界各地的知名高端公司。森大厦对此做了有针对性的市场调查,发现市场反映很不错。
第一高楼散卖的量有多大比例?森大厦强调,“只是很少一部分。”
汤臣获益
汤臣表示,此次购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第72层楼面拟作为集团在上海的办事处。
至此,汤臣集团在上海不仅拥有了最贵住宅(汤臣一品),而且还拥有了内地最高的办公大厦楼面。对于此次收购,汤臣集团感到“划算”,并表示对中国尤其是上海等大城市的经济前景,以及其市场对高档办公物业潜在的需求持乐观态度。
“收购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一层物业,是集团的一个良机,可以取得陆家嘴金融区内主要地点的优质的长期办公空间的物业,对提升股东回报方面具有良好的潜力。”汤臣集团认为。
乘星行地产行销机构总经理李骁认为,“目前商业地产正在不断升温,此次收购对于汤臣来说,是一笔好买卖。成交价格低,买的又是高区,租金高,回报率不错,又能提升股价。怎么看都划算。”
散卖合适?
业内分析,环球金融中心散卖可能与日本森大厦公司整体出租率较低和资金压力较大有关。对此,森大厦并未给予明确回复。
一个令业内关注的问题是,作为上海高品质甲级写字楼,当其面临出租压力时,通过散卖方式是否就能够一劳永逸?莱坊房地产经纪(上海)有限公司研究及顾问部董事杨悦晨认为,高品质甲级写字楼最好不要散卖,否则会对租户品质、运营管理带来影响。对于环球金融中心来说情况还好,散卖个别楼层对于整体运营的影响不会太大。
“如果整个项目一上市就散卖,那很难说这会是一栋甲级物业。因为确实遇到质量控制的问题,所以一般现在甲级写字楼即便出售,也是要整层起售。”杨悦晨强调。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高楼”在买卖双方签订的协议中,其中一项条款规定,汤臣购得的该办公室物业单位从《买方小产证》签发日期起七年内不得出售或转让。不仅如此,其后汤臣对此物业的任何出售事项也需要获得森大厦的同意。
就此规定,森大厦表示,集团订立此条规定仅希望买家能独自持有并仅作为办公用途,而不希望买家借此倒卖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