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少”成主流 外贸服装“尾单”之谜
街头的外贸店一家连着一家开,号称衣服件件是“外贸尾单”货。可是事情真如他们说的那么动听吗?
同样一件有品牌的衣服,在客户群定位较高的商场里标着几千元的价格,可在十全街的一些外贸店里,开价可能1000元都不到。随着外贸商店数量的增多,能淘到这样宝贝的机会似乎也越来越多。同一种东西价格相差为何如此悬殊?外贸店老板的回答似乎合情合理:工厂贴牌生产,也不会老老实实按照数量生产,多出来的“尾单”货,给我们的价格自然就没有正规商店里贵了。
外贸“尾单”真的有那么多吗?调查发现,情况并非如此,真正的“尾单”货只能用“稀少”来形容。
拿货越来越难
在十全街有两家外贸门店的曹小姐已经在这一行当干了好几年了,十全街刚火起来的时候,她就开始做外贸服装生意,现在自己的两家店全部经营外贸精品女装,她店里的货常常让其他店主眼馋,因为从业时间长,手上掌握的外贸尾单生产厂家自然就多。
可最近曹小姐却常常抱怨拿货头疼,因为,外贸尾单的衣服越来越少。她告诉记者,在一家关系不错的外贸工厂里,她找到了某大商场销售业绩很不错的一个品牌。“我这几天要去拿货,但是老总再三叮嘱我首先必须自己穿,不能出售,其次,实在不能多给,数量极其有限。”曹小姐有些遗憾,“不过,这一直是惯例。因为生产商担心自己私下超额生产并转手销售的事被发现,所以在给下家尾单货的时候很小心。近一年来,各个生产商越发谨慎,外贸尾单的拿货也越来越难,所有标签都被剪掉了。”
可在外贸工厂对于“尾单”的限制日益严格之时,路边的外贸小店却一个接一个地往外冒,在十全街、五卅路、观前街一带随处一逛,几十家外贸小店中有七成直接将“外贸”两字贴上了门面,招揽生意。
真正“尾单”的稀少,外贸店的流行及外贸尾单的高调吆喝这种反差的造成,实在让人有些疑惑。
真假“尾单”掺着卖
在观前街一家外贸小店,记者试探性地选了一件上衣,感觉做工不错,仔细一打量,衣服商标处有“G-star”字样,牌子并不知名。店员要价280元。“外贸货吗?”“当然。”店员回答肯定,“你看上面都写着‘样品’呢,我们每样只有一件。”店里至少10多件展示在柜台上的衣服,都是标签注明“G-star”。“面料是什么呢?”“全棉的,不会褪色,而且洗了不会缩水或变形。”“你们的货源在哪的啊?广州还是苏州的服装厂?”店员愣了一会,但还是回答了:“广州。”
另一家有“出售外贸服装”标示的小店,却大部分显得做工粗糙,很多衣服上挂着线头。老板不紧不慢:“有线头很正常,剪一下就好了。”“你这件衣服是外贸的吗?”指着其中一件。老板冷淡以对:“是。”不过就在我问到这是否外贸尾单时,老板有些不爽,“什么尾单不尾单,卖的就是外贸。你买衣服问这么多干什么?”
在十全街另一家销售外贸货较知名的小店里,连老板也分不清衣服是哪个品牌,因为商标完全被剪,只剩下隐约的第一个字母“C”。墙上挂着的一件“G”字母开头的衣服被老板称为绝对尾货,因为她一直从这家自己知道底细的工厂里拿这个牌子的货。
曹小姐介绍,“现在能全部拿到尾单的店其实不多,更多的店铺连厂家都接触不到,只是店老板眼光好,在常熟、上海进些不错的货,然后再搀着假的一起卖。”
大部分其实是假货
相信大多数经常光顾外贸商店的消费者都有这样的经历,一跨进门,店主往往拿尾单来招揽生意。“外贸尾单货”这个行内词,已然成为商家表明质量的口头禅。
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生产外贸贴牌厂家手中一般有三种产品,首先是给国外品牌加工后出现瑕疵,比如色差、漏针、抽丝、脱线、掉纽扣等问题留下的残次品;其次是工厂用多余的部分相同面料,依据同一式样跟的单;再次,是厂商自己配面料,照着版样做的货,在某种意义上,这就是伪货了。但真正的一线名牌,控制非常严,一般出现几十件的尾单已很多了,而且出现的残次品都会就地销毁。可以肯定说,市面上大部分“外贸货”其实就是假货,因为按照规定,这些货是很难流出去的。在行业内部,许多工厂有5年封仓的规定,有些得过至少2季,过期了才会处理小部分。
真正外贸服装的货源非常具有局限性,无法按照店铺的需要来进货,只能有什么货进什么货,好货经常出现抢货源的情况。很多店铺单纯依靠传统的外贸服装根本支撑不了店面,为了盈利,他们只好卖成本低廉的仿造品。仿造品和真正的外贸服装之间的差别,主要体现在质量上,假的外贸服装如果在质量上与真的外贸服装看齐,其成??法满足。
曹小姐说,她去周边的一些工厂时,进出都需要工厂的负责人带领。由于和他们有合作关系,才有此便利。一些同样是做外贸女装的老板也曾托曹小姐帮忙带进工厂,但往往会被工厂老板拒绝,因为很多工厂不敢轻易让人知道自己有销售尾单的经历,担心自己的不良信息被国外的经销商知道,影响以后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