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行业的华丽蜕变 逐渐步入成熟阶段
“制革行业是重污染行业。”一直以来,都被人们认为是重污染行业。可是事实上并非如此。由慧聪皮革制鞋网举办的2010年皮革制鞋行业高峰论坛会上海宁中国皮革城董事长任有法提出,制革行业协会、皮革行内、皮革行外、政府、中介机构等都碰到皮革行业的污染问题。对于治理污染的行业——制革行业来说也会产生一点污染,当然,如果没有制革行业,那就是最大的污染。如果大家把肉吃了,把皮扔垃圾桶里或扔到水沟里,那才是真正的污染,而制革行业是在治理污染。制革行业在生产当中产生的一点点污染绝对比钢铁,化工,造纸,食品等要少。制革行业对治理这个理念也已经开始有了深刻的理解,任有法认为现在的制革行业进步不小,从企业方面来看目前制革行业在节能减排上做得较好,虽然说还有些企业层次不齐。再有一点就是国家对节能减排为什么一直行动不起来,当然还是要看当地政府重不重注,保不保护,还有企业的意识、理念。再者,治理是要成本,企业对节能减排做到位了,也自然也就是有了自己的市场,何乐而不为呢?当然,最为重要的一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不仅为自己赢得了市场,更加造福于人类。
中国皮革和制鞋工业研究院高级顾问、国家发改委轻纺专家严怀道先生也在高峰论坛上强调,皮革行业并不是一个污染的行业。因为皮革行业所造成的污染远远比造纸,电动,味精等食品生产行业的污染要小得多。是皮革行业把废气物变成了有用的资源。如果没有制革行业,大地将是一片污染,那么为什么制革行业会被背上“污染”这个黑锅。关键是有些企业不重视环保污水排放,把江、河、湖、海造成的污染,而且还有异物、臭味、甚至腐烂。排放主要的污染物是cob,uob包括我们的铬鞣的残留物。当然,产业集群集中处理会降低成本。一个厂一个厂处理,比较难。辛集皮革城、温州皮革城的水头,都是由政府出面重组工业园集中处理,这是一个很好的办法。虽然制革行业对之前污染不重视,但是通过各种手段来治理是完全可以达标的,各家有各家的高招。制鞋企业处理污染,目的是一致,是为了维护整个环境的一片蓝天,绿水,为了我们人类的健康,以人为本,共造和谐社会,这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制革行业的华丽蜕变 逐渐步入成熟阶段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新闻图片
古人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确,制革业不仅在整个皮革产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在人们生活环境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皮革业界,制革是基础,科技是灵魂,皮革机械、皮革化工是两翼,皮革制品是动力,上下游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充分发挥联动效应,推动皮革产业整体健康可持续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还提到将在有条件的地区形成5-8个比较成熟完善的制革集中生产基地,制革产业转移将从自发无序向规范有序转变,这也是皮革行业发展的一个新的重要特点。笔者认为制革行业已经进入成熟期,发展面临的几大问题也不可小觑。
我国制革行业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革行业得到快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产量增长,技术进步加快,产品质量提高,涌现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牛皮鞋面革、绵羊皮服装革、猪皮服装革等制革生产工艺技术和产品质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十一五”期间制革行业步入新一轮发展时期,行业结构调整出现新变化,以产业集群发展为特征的区域经济格局基本形成,科技兴业、绿色制革成为行业发展新理念,污染治理、品牌建设取得新进展,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2008年制革行业规模以上企业788家,从业人员15万人,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成品革产量6.4亿平方米,占全球成品革总产量的20%。
主要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制革行业发展方式比较粗放,行业结构性矛盾较突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1、国内优质原料皮供应不足。原料皮质量不稳定,优质原料皮供应明显不足,50%仍需进口。2、制革生产集中度较低。制革生产布局比较分散,企业规模小、数量多,行业规模以下企业约有1000家,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的任务仍然较重。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企业缺乏自主创新意识,产品研发基础薄弱,技术研发资金投入不足1%,新技术、新工艺推广较难。4、行业节水减排任务艰巨。制革行业水重复利用率仅为5%左右,年废水排放量约1.2亿吨,部分企业污染物排放仍存在超标现象。5、自主品牌在国际市场占有率偏低。我国皮革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中高档产品市场占有率偏低,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较少。
我国制革行业面临的几大任务
调整产业布局。加快东部、中西部和东北三个皮革生产区域的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合理规划区域布局,促进制革产业梯度转移;在全国培育5-8个承接转移的制革集中生产区,统一规划、集中制革、统一治污;鼓励制革企业进入产业定位适当、污水治理条件完善的工业园区,单独建设的制革企业必须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
淘汰落后生产技术和能力。落实《轻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严格执行《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进一步规范制革集聚区和制革企业发展。依法取缔违法违规小制革,淘汰年加工3万标张以下的制革生产线;严格限制投资新建年加工10万标张以下的制革项目;淘汰落后技术和能力,到2011年,淘汰落后制革产能3000万标张;提高行业准入门槛,杜绝新增落后生产能力,防止落后生产能力变相转移。
加快自主创新品牌。增强行业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能力,形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政府扶持的技术创新体系;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和信息化手段改造提升制革产业,推动制革行业“两化融合”;健全标准体系,完善产品标准,促进制革标准与国际接轨;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积极推进以“真皮标志生态皮革”为载体的品牌培育工作,创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知名品牌。
提升产品质量水平。推进制革机械、皮革化工等配套行业的快速发展,优化提升制革技术,丰富花色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在稳定鞋面革、服装革和包袋革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家具革和汽车坐垫革的比重,到2011年使其达到20%;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到2011年高档成品革占16%,中档成品革占50%,适应不同消费层次的需要。
减少制革污染排放。进一步强化行业环保措施,加大对清洁化制革技术、末端污染治理技术以及环境友好型皮革化学品的研发和推广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污染物排放标准,合理利用各类污水处理设施,制革企业和接受制革废水的各类公共污水处理单位,实现污水达标排放,固体废物及危险废物基本实现安全处置。到2011年,制革行业循环用水的企业数量达到50%,与2007年相比,制革单位耗水量降低10%,COD排放降低10%,水循环利用率提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