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端产品领跑车 MPV市场凸现阶梯式格局
随着上海通用别克GL8“陆上公务舱”的广告语深入人心,中国消费者认同了MPV概念,也把MPV和商务用车联系在了一起。MPV作为一大细分市场,完美结合了大容量与舒适性。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统计显示,前6月MPV增长幅度高达18%,成为乘用车市场一大亮点。随着老车型的成熟,以及瑞风祥和、SMAX等新车不断涌现,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
自主品牌独霸中端市场
MPV市场从去年12月到今年4月呈现高速增长态势,5、6月份增长速度明显减弱。但江淮瑞风依然保持强劲增长态势,继续扩大市场份额,成为唯一一个市场占有率超过20%的品牌。在产品构成中,10万—20万元的中端MPV最畅销,价格适中,但产品整体质量过硬,而主导这一区间的是自主品牌。瑞风与国外高端产品相比在性能和做工并不逊色,但是却拥有吸引人的性价比,同时面向三个市场推出的系列化产品型谱,能够满足不同客户需要。
江淮汽车负责人表示,瑞风高端产品以祥和为主导,整车性能方面已经达到并有所超越国际同类车型的水准,双安全气囊、ABS+EBD、车载DVD、倒车影像系统、电子恒温空调系统等多达20种以上的顶级科技成果都植入了该产品。中端产品以瑞风彩色之旅为主导,价格区间设定在11万—13万元之间。除了延续经典造型,内饰在时尚特色方面实现了大量革新,成为众多中小企业首选的商务接待和团队业务的专用车型。此外,江淮还保留了可靠性和使用经济性皆佳的入门级穿梭系列。
瑞风的成功为后来者奠定了信心。福田汽车首款MPV——蒙派克便是主攻中端市场的车型。其第三代底盘技术包括X-Tec底盘技术、国际顶级赛车采用Stabilizers技术,及四轮独立交叉悬挂系统,实现了舒适和操控的统一。
洋品牌布局高端市场
从2002年开始,MPV细分市场一直保持着30%以上的增速,去年上半年同比增长升至41%,成为增幅最大的细分市场。如此一块大蛋糕,洋品牌怎会善罢甘休?继GL8、奥德赛之后,另一款重量级产品克莱斯勒大捷龙也将开始国产化之旅。
大捷龙是克莱斯勒MPV车型中的代表作,早在2005年在北美推出时就引进到了中国。其国内主要竞争对手为通用旗下的别克陆尊。目前进口大捷龙的售价在36万—38万元之间,而陆尊指导价为28.8万—37.8万元。陆尊以其长年积累的口碑、多样化的产品构成、良好的商务特性,在国内MPV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通过国产,大捷龙将实现完善产品线、覆盖更广泛的价格区间的市场转变。上市20多年来,克莱斯勒大捷龙在全球70多个国家的总销售量超过1000万辆。2002年9月最新的第三代2003款大捷龙正式在中国市场上市以来,销量不断攀升,占据了国内大型进口MPV市场份额的60%。
克莱斯勒MPV车型的国产化进程日渐加快,东南汽车方面透露,11、12月,国产道奇Caravan也将上市。直接的竞争对手是已经在国内高端MPV市场积累了多年良好口碑的别克GL8。一直被GL8与奥德赛霸占的国产高端MPV市场,不单单被克莱斯勒一家窥视。前不久哈飞集团与法国PSA标致雪铁龙公司签署意向,即将合资生产高端MPV产品,广州丰田也传出了明年可能会生产MPV大霸王的消息。
家用MPV成为新热点
一辆能承载更多家庭成员,拥有良好驾乘感觉的MPV将会是中国家庭最佳选择。在倡导理性、多元化消费的今天,越来越多注重生活品质的新一代消费者把目光投向家用MPV,在他们来看,开着一辆功能齐全,空间较大的家用MPV载着全家外出旅游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业内人士指出,抓住消费者对于MPV时尚化的需求,在设计和市场中找到最佳平衡点,避开价格的恶性竞争,寻找新的市场空间,这应该成为家用MPV的发展方向。起亚汽车(中国)相关负责人透露,新佳乐历时两年开发出来的新一代融合了SUV元素的MPV,所以受到市场的认可。新佳乐在前脸设计上最大的变化就是进气口和转向灯不再融合在一起,发动机盖制作更加圆滑,新佳乐的风阻系数仅为0.32,降低了行驶过程中的油耗。
改款的毕加索起了个新名字——宽敞型轿车,但其MPV的影子已然存在。东风雪铁龙将1.6升版本的毕加索的价格拉低到12.58万元,无论这款最低配置的车型销路如何,至少赚了一个便宜的口碑。据了解,新毕加索的动力系统改进共12项,电喷系统、ABS版本都得到升级,E-gas电子油门取代机械式油门。
作为首款家用MPV,海马普力马的成功之道正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厂家所复制。去年5月,长安汽车相继推出了两款家用MPV——陆风风尚和长安杰勋,体现出长安集团已经开始运用同一技术平台上推出多款车型针对不同市场细分的操作方式,表示出对MPV市场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