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将有15家商场力争在亚运前后开业

亚运会的召开,将令广州商圈辐射范围扩大,而消费扩容所蕴涵的商机更为广州的零售百货业提供了绝佳的发展机遇。随着大体量的太古汇、万凌汇、太阳城广场等SHOPPING MALL将于近两年内入市,银泰、大洋、百盛、泰国中央百货等国内外知名百货品牌也将有望打破地方保护的壁垒,进入广州商圈;广百百货、泰国中央百货正在和珠江新城地下商城洽谈进驻,英国玛莎百货已敲定进驻太古汇。一场看不到硝烟的战争正在上演。

商业氛围渐浓

事实上,越接近亚运会开幕,广州城市上空弥漫的商战氛围越浓厚。不久前,以白云新城为中心的广州城北新商圈,便因为陆续举行的白云万达广场投资招商会及5号停机坪招商会受到了广泛关注。这两家都表示将在亚运会开幕前开业。

这将给白云区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万达广场和5号停机坪的强强联合,加上其他配套商业,行业集中度颇高,有利于推进白云区的城镇化进程,逐步改变白云区商业设施相对小而乱的现状。

可以看到,万达广场在招商会上与沃尔玛、国美、诗芙兰、屈臣氏等签约,加上该集团的万千百货成功与菲拉格慕、范思哲(皮具)、伊丽莎白雅顿等签约,这样不仅主力店已经占了广场面积的70%,同时在品牌上也具备了相当的号召力。而5号停机坪也不逊色,不但有上千平方米的航空概念馆,还签约招租华南区首个儿童职业体验乐园“星期8小镇”,并在广州首度引进GUCCI等。白云区商业升级换代近在眼前,非常令人振奋。

但不容忽视的是,白云区一直着力于发展皮具等专业市场,零售商业一直是短板。专业市场虽为白云区集聚了大量的外来人口,但消费观念有待提升,消费市场也有待培育。这些都与万达广场及5号停机坪的高端定位或有一定的冲突。幸运的是,年内马上就要连通广州白云机场和市区的地铁2号线延长线,恰好经过了这两个项目,这就让市区的消费人群去白云区消费成为可能。

当然,这也存在一定风险。广州BRT快线及地铁5号线开通后,原本预计可以为黄埔区的商业带来人流,为广州东部地区商业发展带来机遇。可实际上,至少目前还没能吸引大量外区的消费人群,反而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本区消费人群外流。究其原因在于,黄埔区目前还缺乏足够强势的、能够镇得住脚的零售商业中心。但白云新城这回“双MALL”同场“开戏”,集客能力之强,让人对白云区的未来充满期待。

新面孔带来新活力

日前,广州市经贸委曾经高调宣布,将有15家购物中心力争在亚运前后开业。这些项目包括万达广场、太古汇、友谊西塔(国金店)、五号停机坪、高德置地广场四季MALL、西城都荟、万菱汇、太阳城广场、珠江新城地下中央商场等,新增超过120万平方米的商业面积。

就在5月30日,时尚天河城也举行了招商会,并宣布将在亚运会之前开门迎客。不仅是时尚天河城,同样决定亚运前开业的还有万菱汇、太古汇,这三家都地处天河路。这些扎堆天河商圈路上的“新手们”,竞争实力颇为强劲,其中包括首次进入广东省的玛莎百货、OLE超市;大幅扩充门店的LV、HEMERS等奢侈品牌,国际快时尚领军品牌ZARA,看点十足。一旦全部在亚运期间落成开业,天河路将异彩纷呈。再加上天河路上原本就已经密集扎堆的百货门店、购物中心,强手云集,作为华南第一商圈的地位将更加无法动摇。

这么多购物中心进驻,消费者能否认同接受?一两年内陆续开业是否达到空间饱和?对此,楚睿商业咨询公司董事长黄文杰也表示,相比于北京、上海,广州商业集中度并不高,现在集中式开业是反过头来补课了。随着广州人经济实力的提高,外来人口加入消费结构变化,广州人“重吃不重穿”的形象也正在改变,消费也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他说,广州不是没有高端消费能力,而是缺乏高端消费场所;目前本土相对同质化严重的商业元素,确实很难满足广州人

的需求,而新的投资主体和商业物业的出现,将为商圈注入新的活力。

新购物蓝图令人期待

广州拥有千年商埠的美誉,就算亚运会不能给零售业带来强大的经济收益,借亚运会的契机完善城市的商贸文化配套也将为广州日后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极速爆增的购物中心数量,不仅会在招商上形成直接竞争,也是对各商圈的竞争。业内人士指出,从目前市场来看,江南西商圈尚缺大型卖场,北京路商圈则缺少品牌组建且品牌重复性大,康王路商圈的消费档次较低。随着白云新城商圈、珠江新城商圈、番禺火车南站商圈等新生商圈的崛起,广州商业格局将进入改朝换代的时期。

而记者了解到,今年编制的《广州市大中型零售商业网点发展规划》中,珠江新城将重点发展成地标式高端商贸聚集区,白云新城地区建设成现代商贸文化聚集区,番禺南站培育成生态主题商贸聚集区。而对于天河商圈,太古汇携国际一线品牌进驻,也将改变目前天河商圈无高端商场的局面。

不过,对于广州第一大商圈天河商圈的地位未来会否被新崛起的白云新城商圈、珠江新城商圈所取代,广东省连锁经营协会会长孙雄却持否定态度,“天河商圈是不可复制的广州窗口商圈,其多年形成的IT、金融、商务总部效应和密集社区环境,是其他商圈无法取代的。”孙雄表示,目前番禺南站、白云新城这一南一北两大商圈还有明显的硬伤。珠江新城的商业缺少聚点,商业物业多以配套的裙楼商业为主,规模既小又分散,不利于形成消费习惯;而白云新城商圈多以流动人口为主,缺少高端消费主体,当然,这两个商圈潜力仍非常大,“一个商圈的崛起不是为了取代哪个商圈,而是要让其发挥各自的特色。相信未来10年,广州又将出现一份新的购物地图。”

助推广州服务业发展

目前,广州的经济已经进入了优化升级的转型期,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经由1978年的29.74%提高至2009年的60.85%。一般认为,当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超过70%时,经济和产业结构将发生质的变化,城市经济也将进入以服务性经济为主的后工业经济时代。

从十二五的规划来看,结合广州、广佛肇同城化推进。广州正在淡化产业竞争者的角色,并谋划由产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性经济,成为谋划珠三角城市区联动发展与合作的推动者。已有千年商埠历史的广州,“商”是其亘古不变的灵魂。广州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成为国际商贸中心,是广州的历史地位与发展优势所决定的,也是珠三角城市群的共同需求所呼唤的。显然,亚运将极大地推动广州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优化珠三角地区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对于广州零售业而言,亚运会也将是个绝好的发展时机。如何借助亚运会的东风逐步与世界零售业接轨,将广州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购物天堂,是业界人士一直在关注的课题。

近年来,广州中心城市的地位得到强化,与千年商都的升级相互作用,相得益彰。随着新机场、广州国际会展中心、南沙海港、珠江新城CBD区、火车南站、亚运村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将奠定广州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而广州新天河商圈的崛起,北京路、上下九传统商圈的升级改造,在广东全省“一日生活圈”特别是珠三角“一小时生活圈”中,散发出巨大的辐射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顾客前来购物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