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最大地下商业街集群今年10月将现身盐市口
全国最大的地下商城“操盘手”要在盐市口区域开发目前成都最大的地下商业街集群;成都地铁1号线携数万平方米的地下商铺在今年10月“呼啸而来”——这些都标志着在我市沉寂多年的地下商业将再次活跃起来。这一轮的复苏是“短暂的春天”,还是会持续升温,现在尚未得知。
全国最大地下商城“操盘手”
开发盐市口地下区域
很多成都人可能都还对天座商城有印象,这个曾经在成都火极一时,而最终于2009年黯然离去的地下商场,代表了成都地下商业的发展脉络。而记者日前获悉,我市最繁华的商业地段——盐市口的地下空间开发已经进入方案设计阶段;该方案的实施,将使盐市口、顺城街、东御街一线,出现我市最大的地下商业街集群。
“盐市口地下空间开发方案已经进入方案设计阶段,但目前的方案还需要有较多改动。”日前,市建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
盐市口地下空间的开发还得从2010年3月22日说起。当天,顺城街、盐市口、东御街地下空间40年的使用权及经营权以722.5万元/年的起始价在成都市土地市场挂牌。2010年4月6日上午,号称全国最大的地下商城“操盘手”的人和商业控股有限公司以722.5万元/年的挂牌起始价,拿下顺城街、盐市口、东御街地下空间40年的使用权及经营权,总价达2.89亿元。据成都市国土资源局网站公告显示,本次出让地下的空间使用权及经营权范围,包括东御街、顺城街局部、盐市口街、东大街、大业路等地;建筑面积则将在原有的4.01万平方米基础上新增5.04万平方米,总面积达9.05万平方米。
记者从人和商业的官网上了解到,人和商业控股有限公司总部地处哈尔滨,该公司的主业方向非常明确,就是在全国大中城市黄金批发商圈的主要街道下方开发、运营地下商城。2008年10月22日,该公司于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
该公司在介绍中还表示,要继续加快实施全国重点城市业务布局战略,以迅速完成全国性商贸展示平台的构筑;预计到2012年,公司的经营版图将拓展至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旗下地下商城的总建筑面积将达到600万平方米。而该公司地下商城的品牌是“地一大道”。
关于成都项目的内容,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出于商业考虑,暂不便透露。但在其官网“核心项目”窗口中的“收购项目”板块中,这样对成都项目进行了介绍:于2010年4月,集团斥资2.89亿元人民币收购了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地下购物中心的经营权,总建筑面积为40,100平方米,同时获得其相邻的总建筑面积为50,400平方米的地下空间使用权(计划于今年第二季度内开工开发),两者合称成都项目一期。
综合上述情况,可以做出判断:“地一大道”进驻盐市口地下,已是定局。而目前记者从市建委了解到,目前该委正在与人和公司一道进行方案的制定。其中已经确定将把盐市口、顺城街、东御街的地下空间进行联合开发,其中负一层进行重新包装,负二层进行全新打造。该方案实施后,盐市口将出现我市最大的地下商业街集群。
“‘地一大道’在大连非常火爆。成都是一个很有商业氛围的城市,‘地一大道’进驻盐市口的话,应该很不错。”曾在大连生活过、如今在成都工作的倪先生对记者说。
成都地铁携地下经济
今年10月呼啸而来
人来人往的地铁车站里,除了售检票系统,还开设了不少便利店——可以买到热气腾腾的早餐的快餐店;可以迅速换个发型的“10分钟理发店”;还有书报亭……今年10月,成都地铁1号线将开通,届时,沿线总面积达到数万平方米的商铺也将同期与市民见面。
早在成都地铁1号线建设之时,其附带的地下商铺就吸引了不少商家的目光。地铁地下商铺之所以会成为“香馍馍”,是因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地铁商铺的经营情况都非常不错。在巴黎,地铁犹如一个“地下超市”,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为对地铁商业点进行统一管理,巴黎地铁专门成立了一家名为“地铁营销”的公司,该公司2003年净赚1300万欧元。在香港的地铁站里,随处可见的是7-11,无论是报纸、饮料还是三明治都有,随时随地利用商机,在便民的基础上深得民心。东京是目前世界公认地铁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东京地下街道道道相连,四通八达;商店、饭店、邮局、自动取款机、无人照相馆在这些地下街道里应有尽有。而在国内已经有地铁运营的城市,搭上地铁这列“财富快车”的地下商铺也是种类丰富,发展得均不错。
据记者了解,成都地铁1号线一共有约10万平方米的地下商业店铺,其中位于天府广场的“中心城”有超过3万平方米的集中商业区,该处商业区因打造进度问题,在今年10月份暂时还不能与市民见面;剩下的数万平方米沿线车站地下商铺将在10月份1号线运营之时齐齐与市民见面。
同为地下商业经济,成都地铁地下商铺与盐市口商业街却迥乎不同。前者不是专门打造的商场,只是依托地铁线路形成的商业群落;由于地铁人群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所以地铁地下商铺的人流量很有保证。成都地铁1号线全线建成后,初期可形成的最大客运能力为全日客流31万人次,由于经过之处基本上是成熟的城市核心区,其商业的活跃程度不在话下。
“单纯从地上向地下引导消费者,需要花费更多心思;而地铁地下商铺,则具有天然的客源优势。”成都地铁公司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据该负责人介绍,在地下商业空间开发中,消防以及其他环境要求都比地上高得多,比如需要动明火的餐饮业是肯定不能出现的。为了让消费者在地下也逛得舒服,地下商铺的通风要求很高,成都地铁的地下商铺在设计时,甚至量化到了每一平方米需要容纳多少客人,从而计算出换新风的频率,尽量让乘客和消费者感到舒适。而在照明方面,力求做到明亮但不刺眼,不能让消费者有阴暗或者压抑的感觉。而在业态上,为来去匆匆的地铁乘客提供便利性服务的品种肯定是最受欢迎的,而高档奢侈品就不会出现在地铁商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