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货行业吸金潜规:现金流就靠拖欠

  第一财经日报12月8日讯 当季大衣直打三折、满500元立减260元等服装大促销今年提前到来,这不是因为金融危机阴霾未散,而是在零售业"联营扣点模式"下,商场与品牌商生存状况彻底"扭曲"--商场丧失商业本质,靠拖延货款来投资谋生,品牌商资金链绷紧无奈靠价格战比拼。

  昨日举行的"第一零售网泛零售大会"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报告称,目前在联营扣点模式下的百货业者45%的融资源于应收账款,资金来源也有 25%为应收账款,也就是说原本应及时给到品牌商、供货商的应收账款,如今却成为零售商的无息贷款。

  无疑这将给整个行业带来危机。

  昨天CBN记者走访上海龙之梦、 新世界 、巴黎春天等多家商场发现,半价促销比比皆是,在人民广场的新世界百货,一件标价700多元的纯羊毛衫并未标示折扣字样,但一询价,营业员称仅售200多元。

  "为何大幅降价,其实很简单,就是百货商场要求品牌商让利,在零售业,百货商场其实是收取品牌商一定租金然后扣点分成,一旦需要在节假日促销,则由品牌商'让抽',即让出抽成,这被业界俗称联营扣点模式。"一位长期从事百货零售的业者透露。

  目前几乎所有百货商场都采取这种模式,不少品牌商也只能提高价格然后再打折来应对。"4~5年前我们的服装定价是成本的3.5倍,现在随着租金上涨和百货商场扣点促销等,我们定价至少要在成本价5倍才能盈利。"某服装品牌商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