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寻求新盈利模式 向迪士尼学习

    与迪斯尼依托文化内容、开发衍生消费品的盈利模式不同,拥有欢乐谷、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等主题公园的华侨城一直靠的是旅游加地产模式盈利。随着香港迪斯尼扩建、上海迪斯尼获批,为应对竞争,华侨城集团副总裁刘平春昨日宣布,整体上市后华侨城将寻求新型盈利模式,拟向文化产业转型,并启动商业巡演、动漫集合等一系列文化衍生消费产业链计划。(业界指出,新模式与迪斯尼产业链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华侨城还需面临不少挑战。)

  “我们有19个大剧院、1000多名演员、7000多万人次观众,这些数字让迪斯尼高层羡慕不已,我们完全可以转变盈利模式。”刘平春昨日告诉CBN,迪斯尼最大的价值在于其强大的文化产业链,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文化内容在民众中代代传承,依托文化内容,迪斯尼的主题公园、衍生消费品的盈利很好。华侨城与迪斯尼的起源不同,华侨城从成片开发项目起家,所以长期使用的是旅游地产模式。

  “可能投资文化产业在短期内不如地产赚钱快,但从长远来看,是有可持续发展力的。”刘平春表示,迪斯尼是先有电影,再开发主题公园、音像制品、舞台剧、消费品等其他盈利点,主题公园是迪斯尼的一个环节,而华侨城则是先有主题公园,由园内的演出逐步形成华侨城的演艺文化。

  华侨城国际传媒演艺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林树森介绍,华侨城已创作了43台剧目,以往仅局限于在主题公园内演出,华侨城未来开发文化产业链的模式是:首先会建立一个创意演出内容团队,以内部严格竞标制度敲定内容。排演后,剧目不仅要在主题公园内演,还将与迪斯尼音乐剧一样,在全国甚至海外做商业巡演,扩大华侨城文化作品的影响力,也拓展演出的盈利渠道。接着,也会考虑如迪斯尼那样,出版华侨城各类演出的音像制品在公开渠道发售,甚至还考虑投拍电影。

  “同时,我们也会购买一些内容不错的经典剧目的演出权,在全国巡演,比如我们考虑与《丝路花语》合作,另外,可以依托欢乐谷、锦绣中华、世界之窗等主题公园,建设一条华侨城演艺大道,成为文化基地。”林树森表示。华侨城自创大型演出《E秀》近期刚在北京演出,接下来会巡演至上海。

  此外,华侨城正巨资在深圳投建“欢乐海岸”,拟2011年开业,该项目周边并没有华侨城在建的房地产项目,因此“欢乐海岸”的销售利润主要将通过对部分配套商业项目的销售获得。这打破了以往其主题公园靠地产获利的模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内主题公园之所以90%都亏损的主要原因,是盈利模式问题,除了门票以外毫无其他获利渠道。而迪斯尼的强大就在于其花了大量精力开发文化内容,然后将内容打造成主题公园、衍生消费品、音像制品、音乐剧等产品,多渠道获利。业界人士表示,华侨城与迪斯尼相比,确实欠缺文化商机的开发,因此此次转型颇具远见,但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华侨城品牌文化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会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华侨城此举尚属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