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纺织经验谈:品牌建设也要瞄准目标市场
全球纺织网11月9日讯 金融危机带来的国际市场需求的萎缩,使不少出口企业都感到维持生计的艰难。为了留住客户而忍痛接受买家的压价,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金融危机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然而,简单地压低成本并不能使企业获得长远生存与发展,只有通过提高产品附加值赋予品牌更多的内涵,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在近日举行的中国国际纺织面料及辅料(秋冬)博览会上,南山纺织以其独特的原创设计、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卓越的品质等特色,充分展示出南山从天然牧场—精梳毛条—精纺呢绒—高级成衣一系列完整的产业链优势布局,多种高附加值新产品的展示,进一步巩固了“NATSUN”、“FILARTE”面料品牌和“BOSA”、“贝塔尼”成衣品牌在行业中的领先优势。南山把对科技贡献率和品牌贡献率的深刻理解很好地运用到企业的发展中,其发展模式也得到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领导的高度评价。
转变思路提升品牌
南山“NATSUN”品牌已走过了12年的发展历程,在行业的地位比较突出。由于紧紧抓住并依托科技和品牌求发展,使南山早在金融危机在全球蔓延之前,就坚持了内销和出口“两条腿”走路的平衡发展。据南山纺织服饰(控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经介绍,按照目前中高端的市场定位,在原有程度上再有大的提升有一定难度,因此南山及时转变思路,利用国外的先进理念,与外资进行合资合作,使原有品牌获得提升,从而带动企业的整体品牌建设再向上发展。
“贝塔尼(BETENLY)”是意大利经典男装品牌,自从南山收购“贝塔尼”进入中国市场后,经过整合与引进,产品风格定位于精致典雅,针对高级定制,为白领消费群提供全套着装解决方案,充分体现出个性化的特色服务。在良好运营“贝塔尼”的经验基础上,南山今年又推出时尚品牌“BOSA”,主要满足年轻消费群对时尚、前卫的着装需求。
自从2007年公司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后,南山纺织一直保持着国内外市场的平衡发展,内外市场份额各占50%,也因此避开了金融危机对大量外向型纺织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李经认为,现在来看,南山已基本完成了规模的扩张,下一步着重要在品牌提升上加大力度。
南山经过三年的运作,依靠国外设计团队和销售团队,公司业务迅速拓展,对公司整体的促进作用也非常明显。在美国、意大利和日本市场,南山都有自己的设计团队和营销团队。设计团队会聚了世界顶尖的面料设计师和服装设计师,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国际市场的流行动态和时尚趋势,设计开发出最具影响力的精纺面料和高级成衣。有了专业人员对当地市场特点的准确、深入理解,公司的生产、营销等环节得以运作顺畅,市场推广才更有效果。
李经说,“NATSUN”一直定位在国内中高端市场,产品风格更贴近国内消费者的需求特点,比较容易满足大众化的需求。“FILARTE”旨在打造成为欧洲市场的顶级品牌,从原料选择、工艺设计和产品开发到整个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全部意大利化,只不过工厂在南山。“FILARTE”定位在高级品牌和个性品牌专用,为HUGO
BOSS和PRADA这些国际顶级品牌提供面料,产品设计也保持了浓郁的意大利风格。虽然品牌的发展的时间相对短一些,但近两年的快速崛起,得到了很好的市场反响,预计再过一两年还会有更好的表现。
以高附加值带动产品创新
规模的扩张促进了南山的快速崛起,但是仅靠规模扩大是不够的,南山人清楚地知道,产品的研发环节必须要迅速跟上规模扩张的速度。近年来,南山在产品研发上的投入逐年加大,每季都推出足量的新产品投放市场。不仅注重对天然纤维、人造纤维等多种纤维原料的选用和新技术的应用,而且注重提高面料的环保性能,在面料功能性的提升上做文章。今年6月,南山和美国NANO-TEX公司签署协议,拥有了NANO-TEX纳米应用技术在中国的独家代理权。
在本届中国国际面料辅料(秋冬)博览会上,南山重点展出的新品面料之一就是“纳米自清洁”精纺面料。这种新型面料经过运用纳米技术的助剂进行后整理,产品具有防水、防油和易去污性能,同时又有很好的透气性,在国内的精纺面料领域是独有的。在多种纤维原料混纺的产品开发思路上,南山更是做了大量的实践与创新,如高比例毛丝混纺面料、马海毛混纺面料等等,都是根据原料的特性、市场的需求、面料的风格要求研发的,也因此成为带动市场的新品亮点。
过去,国内一些企业做事喜欢追求做大规模,品牌意识相对淡薄。现在,品质的提升有力推动了企业品牌的发展。由于FILARTE品牌的成功运作,越来越多的意大利企业看到了南山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潜力。展会期间,南山的展位橱窗前不时有外商驻足仔细观看并低声交谈。在短短几天的展会时间里,就有三家意大利企业有明确意向与南山开展品牌合作。
李经说,2010年是南山企业的品牌年,要做的事还有很多。设计团队和营销团队的构建还要不断完善,品牌的提升不会止步。公司目前还考虑要设立一个陈列馆,把南山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记载和展示出来,以点滴的积淀带动和促进南山品牌文化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