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业增速放缓 零售企业与供应商矛盾加大
11月6日于南京举行的2009中国连锁百强·零售CEO峰会上,普华永道首次公布了《中国零售企业资金资源链风险研究》报告。
该报告的形成,起因于受商务部委托、由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和普华永道联合于2009上半年完成的“财务状况和经济危机给中国零售企业带来的影响”的问卷调查,以及对零售业上市公司财务数据的分析调研。
报告显示,从2008年下半年起,国内零售业的收入增幅明显放缓,2009年上半年同比只增长了3%;虽然从2009年二季度开始,国内零售业的收入开始回升,但普华永道称,“目前零售业的赢利能力仍面临很大挑战。”
普华永道指出,由于中国零售企业的资金来源在相当程度上依赖负债,特别是短期负债。其中,包括各类供应商的应付货款、消费卡预收款等运营负债。因此,在盈利下滑的局面下,“这样的一种融资结构,存在风险”。
报告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零售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均超过60%,超市、百货及专业店这三大业态中,专业店的资产负债率最高,一度高达70%。
负债结构中,基本以流动负债为主。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中国零售企业的流动负债中,应付账款占45%,预收账款占17%,短期银行借款及融资债券占比为19%,其他占19%。
普华永道在报告中提示,目前中国零售企业持有的现金虽然足够偿还大多数银行借款等带息债务,但还远不能覆盖以供应商账款和消费卡预收款为主的全部流动负债。
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企业购并服务合伙人刘晏来,在解析报告时指出,本轮全球经济危机之后,所有的资金来源都受到一定压力。特别是对非上市公司来说,企业的资金结构中,依赖供应商和零售商的部分会更大。
“事实上,从去年8月以来,供应商遇到的资金压力比零售商更大,于是,向零售商提出缩短账期的要求开始增多。”刘晏来说。
普华永道认为,与供应商的关系以及存货周转天数,都在不利的产业大环境中,对零售业的资金运转能力、资本结构的改良提出了挑战。
报告还指出,由于消费者的信心低迷,迫使零售企业加大商品的促销力度,从而增加相关费用的上升。于是,如何控制成本、降低费用,特别是降低固定费用开支,也成为2009年中国零售业提升利润率的关键所在。
报告在最后部分还将中国零售企业与世界500强的零售企业加以对比,指出中国内地零售企业的销售增长速度,虽然普遍高于后者,但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相比仍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