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奶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中国奶业经过近些年的高速发展,目前,牛奶产量已由1978 年的97.1 万t 增加到2007 年的3 633.4万t,同期奶牛头数也由47.5 万头增加到1 218.9 万头, 但中国成年母牛平均单产大约为5 258kg,与以色列奶牛的平均单产11 000kg 相差甚远。以色列奶业发展的经验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多有益的启示。
(一)一定要注意对奶牛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管理
荷斯坦奶牛作为一个高产奶牛品种,在奶业发达国家的平均产奶水平远远高于中国, 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荷斯坦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普遍偏低, 不能满足这种奶牛保持高产的营养需要。从以色列的经验来看,虽然我们现在不可能普遍达到他们的自动化科技装备水平, 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一定要注意对奶牛进行科学的饲养和管理, 这对散养奶牛的农户来说尤其必要, 因为目前中国规模牧场的饲养管理水平较高,但散养户的问题较多,一是配种缺乏针对性,达不到选种选配的目的, 影响了后代生产性能的提高。二是精、青、粗饲料使用不合理, 优质青粗饲料严重缺乏,造成营养不良、不均衡,影响奶质、奶牛健康、造成代谢疾病,降低了牛奶产量和质量。三是奶牛饲养的设施条件十分简陋,不能满足奶牛保健和生产优质牛奶的需要。较低的饲养管理水平必然导致较低的生产性能,造成奶牛单产低、牛奶质量差、经济效益低。
对散养农户来说, 提高奶牛的饲养管理水平应注意以下这些问题:第一,推广优质、高产青贮,增加优质粗饲料的种植。第二,要十分重视精饲料的品质、干物质的进食量,中国的奶牛干物质进食量比以色列低,这直接影响到奶牛的产奶量与品质。第三,改善奶牛的生活设施,给奶牛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第四, 加强对奶牛养殖户的科技指导,积极培育示范户,通过示范户的带动作用,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牛奶品质。
(二)健全奶业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免除奶农的后顾之忧
以色列、荷兰及其他奶业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健全、完善而周到的服务可以使奶农专心养牛,达到高产优产的目的。目前中国奶业生产经营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已基本建立起来了,但还存在不够健全和完善之处, 如中国始终未建成科学、规范的良种奶牛繁育体系、散养奶农缺乏有效的技术指导、兽医服务等, 所以中国应继续健全并不断完善为原料奶生产服务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如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草饲料生产、技术推广、鲜奶收储等支持与服务体系。改良草场,调整种植业结构,生产优质牧草和青贮饲料, 提高奶牛生产效率和牛奶品质,大力发展“适度规模饲养、集中挤奶、统一服务”的生产模式。
(三)奶牛育种工作要常抓不懈,并将育种的成果推广到农户层面
以色列等奶业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良种奶牛的育种工作抓得很紧,而且常抓不懈,在培育出优秀种公牛的基础上,通过推广良种公牛的冷冻精液和标准化的饲养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奶牛单产,使得奶牛单产和牛奶质量不断提高,这个经验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不过,奶牛良种的繁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效益大但直接经济效益小、需要很多部门包括奶牛场、奶农配合的系统工程,如以色列奶牛繁育工作的成功就在于协作,是奶农、育种公司、奶牛品种协会、农业研究组织、推广部门长期合作的结果。育种工作需要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协调。我们应加大对奶牛遗传繁育的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完善良种登记及奶牛各种生产性能指标的测定登记制度,做好种公牛的后裔测定工作;进一步普及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配种技术,提高奶牛的情期受胎率,缩短胎间距,大力推广应用优秀种公牛的冷冻精液到散养农户层面,从遗传上改进和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
(四)政府对奶业应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
奶业是一个利国利民的产业,奶业的发展对调整畜牧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增强国民体质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近几年,中国政府对奶业的支持和调控力度不断加强,对奶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目前中国政府包括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对奶业发展的扶持政策有很多还有待进行科学论证,比如,有些地方不顾当地资源条件,一窝蜂地发展奶业;为保住作为地方纳税大户的乳品企业的发展而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不进行彻底的整改等,其结果实际都偏离了政府部门推动奶业发展的初衷。笔者认为,中国奶业发展至此,已经应该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而不是简单地鼓励增加奶牛数量, 相应地,政府对奶业的扶持和调控政策应该转变为如何规范奶业的发展、提高奶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和发展质量。面对这种扶持和管理方向的转变,政府部门在出台相关的奶业发展政策时一定要进行科学论证,从而确保政策能够落到实处,发挥其应有的效果。
就目前中国奶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来说,在政府的主导或调控下,强化奶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合理的原料奶定价机制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借鉴以色列奶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由中国奶业协会出面对原料奶的生产成本、奶业市场情况、养殖户牛奶生产情况等进行专门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由奶业协会、协商、奶农、乳品加工企业等各方议定奶价,确定一个基准奶价,然后根据牛奶的质量标准进行上下浮动,奖优惩劣。另外,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奶站管理,建立原料奶质量第三方检测制度,建设一批技术先进、功能完善、辐射与服务面积大的质检中心和质检机构,保证其在检测过程中的独立性,及时解决乳品企业和奶站、奶农之间的质量纠纷,规范原料奶收购秩序。还有,营养和安全是市场对奶制品的基本要求,中国2008 年出现的“三聚氰胺”乳品质量事件就严重地动摇了消费者对奶制品的消费信心。为预防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中国还急需加强乳制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加快制定国家生鲜牛乳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及乳制品的国家标准,提高牛奶及乳制品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