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力残疾 对人有什么样的影响

视力残疾对个体个性心理的影响

  没有心理过程就根本谈不上个性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特别是个体的认知过程和心理发展过程对个体个性心理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个性心理特性在心理过程中形成,又反过来影响着心理过程的形成;同样个体的个性倾向性制约着人的所有心理活动、心理状态制约着心理过程。这些盘根错节的关系说明个性倾向性、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性、心理状态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任何某一个方面出现问题都会影响着其它因素的发展,因此目盲带给个体的不仅仅是身体与运动、心理过程、认知发展的影响,同时目盲还直接或不直接地影响了个体个性心理特征——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幼年的视力残疾儿童常因看不到父母的微笑而不能回报以微笑,父母常因此而失望致使孩子缺乏儿童发展所必须的抱、亲、宠、逗等情感刺激,孩子寡欢、抑郁、消沉、焦虑,父母更为失望,如此恶性循环由不良的亲子关系造就视力残疾者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许多负面特征;而有的父母另一个极端的过分溺爱,造就了有的视力残疾者依赖、自卑、焦虑、自私等不良人格;再加上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在经受若干次挫折之后,有的视力残疾者经受不了打击,不能正确处理好有关事情,于是在情绪情感发展方面通常出现异常。

  有的视力残疾个体如果早期教育不力,常常因活动范围有限、活动欠量或家庭环境过于保护等因素,导致有的视力残疾个体在对外交往、接触同伴、接触社会等方面产生障碍。

  由于社会人群的绝大多数都是明眼人,社会的许多环境都是按照视觉的标准而构建的,视力残疾者以无视觉之孱弱之躯来适应视觉社会必然会踌躇得不知所措、失却安全感等,在许多情况下会感到无能为力而常常焦虑、自卑、缺乏自信及归属感。

  视力残疾个体所生活的社会环境也会影响视力残疾者人格的构建:传统社会对目盲的迷信解释、对盲人的种种偏见、无知者对盲人不公或不善甚至于歧视的态度,以及社会环境中各种并未考虑到盲人需要的房屋建筑、公共设施、交通道路等,这些都会影响视力残疾者人格的正常发展:缺乏自信心自卑、缺乏伙伴作用而失去交往机会、参加社会活动不便、很难就业、连累家人……。

  视力残疾个体自身对目盲的接纳情况是视力残疾者人格建构的情况的内部影响因素。

  气质方面:据大量观察,发现视力残疾人的气质倾向以粘液质和抑郁质类型的居多,而多血质和胆汁质类型的人数较少。

  能力方面:视力残疾人普遍存在着应变能力尤其是应变新环境的能力差、定向行走能力差、操作能力差等现象。

  兴趣方面:视力残疾人对听觉信息和触觉信息更感兴趣;在兴趣的稳定性方面则比普通人稍强。

  性格方面:视力残疾人有的在对社会、集体、他人的态度上,表现出自私、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冷酷无情、孤僻不善于与人相处的性格倾向;有的在对自己的态度方面通常表现为异常的自尊、自负或自卑、缺乏自信心;意志特征方面有的主要表现为依赖性、不果断性和坚韧;在性格的情绪特征方面有的表现为情绪困扰、敏感、焦虑者占多数,爱钻牛角尖。


  视力残疾对个体认知的影响

  认知是由一系列心理能力组成的复杂系统,它的基本作用是获得外部世界的信息,把外部信息转化为自身的知识结构,然后应用这种知识结构去指导自己的行动。在个体认知发展过程中,任一认知结构成分的不成熟都会影响到整个认知系统的整体发展。在一个信息主要以视觉形式存在的世界,视力残疾无疑会对个体的认知发展产生巨大影响。

  1. 视力残疾对个体认知途径的影响

  视觉丧失后,视觉特有的优越性(如感知范围广大、转移灵活、知觉速度快而全面、可以看到很远的地方、印象深刻)也就丧失了。一部分原来由视觉感知的信息不得不由别的感知觉(如听、触、味、嗅觉等)来补偿。但是,视觉负责感知的80%以上的信息主流并不是可以完全由其他感觉器官来代偿的。如前所述,视力残疾人不能直接感知到物体的颜色、亮度(包括区分物体受光面、背光面和物体的影子)和物体的透视感觉,这三个物体特征是视力残疾人保存的感觉器官不能代偿的。

  2. 视力残疾对个体认知广度的影响

  早在1948年美国视力残疾心理学家Lowenfeld就提出,关于每个视力残疾个体在其个人成长经验中若无特别干预,将存在着“三个最基本的丧失的理论”:对环境的控制和自我环境联系的丧失、顺利行走的丧失、一定的活动范围和各种不同概念的丧失。这中间每个方面都表明视力残疾个体认知范围受到视力残疾的严重影响,具体表现为:

  a. 力残疾直接导致部分信息不能被视力残疾个体感知。从接受信息的主动性上看,看与听、触等虽然同为获取知识的手段,但听、触等总是有限的,有一些信息是视力残疾个体无法或者很难感知的。美国学者Emerson和Foulke(1962)认为下列几个方面有且只有通过视知觉才可感知:颜色;二维体,如美术欣赏、相片、文字等;光学艺术;气状物体,如云、雾、烟等,其透明度的对比只有依靠视觉;太小的物体,如细菌、微生物等需借助显微镜才能感知的事物;太大的物体,如高山、大树、飞机等只有通过远距离视知觉才可全面感知;太娇嫩的物体,如雪花一摸就破坏其完整性;太遥远的物体,如各种天体;有伤于感觉器官的物体,如强电流、黄蜂等,都只有通过视知觉才能够很好地理解并形成概念。

  b. 视觉丧失导致的第二性障碍也会造成视力残疾个体认知广度受限,主要表现为视觉丧失抑制个体探索环境的动机;视觉丧失导致活动范围相对缩小。

  3. 视力残疾对个体认知深度的影响

  视觉支配着几乎所有的早期学习阶段,并为许多更高的心智过程打基础。视力残疾个体视觉方面的障碍若得不到良好的教育训练,不仅会造成视力残疾个体认知范围狭窄,而且可以造成他们的认知肤浅、片面性。

  因为早期经验可能造成视力残疾个体元认知发展困难,一切东西对他而言都神秘而来又神秘而去,在其早期认知经验中充满了神秘色彩,他对自己认知活动的认知,对自己应采用何种策略的认知问题存在不稳定性。元认知形成中存在的问题必然将影响到视力残疾者后期的自主探索、学习行为深入发展,从而限制其认知发展深度。

  视力残疾个体形象记忆缺乏,人感知的事物,只有经过形象记忆,才会变成可被利用的直接经验,即感性知识,才能使思维等高级心理活动成为可能。视力残疾撕裂了两个信号系统的联系,使得视力残疾个体的许多概念发展只停留在记忆表象,不能向更深层的想象和思维发展,也不能灵活地运用实践生活中,阻碍个体对物体的深层认知。

  由于缺少连续观察而全面了解信息,视力残疾影响个体对物体的更深层次的分析。

4. 视力残疾对个体认知速度的影响

  视力残疾个体在认知发展速度上的延缓,表现为:早年感知的速度与信息量受到限制,个体接受信息速度缓慢引起认知发展速度减缓,从接受信息的速度来看,视明显地优于听。有研究表明,耳朵内部有29万个神经细胞, 它们1秒钟能处理8000比特的信息量,平均每个神经细胞具有每秒处理0.3比特信息的能力。而视觉系统内,存在约90万个神经细胞,每秒能处理430万比特的信息,平均每个神经细胞秒钟可处理5比特的信息量。从单个神经细胞的信息处理能力看,视觉系统是听觉系统的500余倍。不加训练的触觉系统又稍逊于听觉系统。也就是说,从整个系统的信息处理能力看,视残个体都是以听、触的慢速度来接受信息。而在慢速学习时,感知觉向大脑传递的信息是慢镜头式的,这种缓慢的节奏使得大脑意识活动的密度小,间歇大,因而会随时渗透进其它无关因素的影响,容易使注意力分散或转移。注意力是记忆的门户,注意力的分散或转移,必然降低大脑的记忆效果,延缓视残个体认知,使他们必须花费更多的精力才可能赶上相当于同龄普通个体的发展速度。

  视力残疾对个体心理过程的影响

  人的心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在周围环境提供的刺激下发生和发展的。视力残疾人或是完全看不见,或是仅能看见模糊的事物形象。他们接受外界刺激的渠道比普通人少,直接认识周围世界的范围和数量都比普通人少,故而在学习、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与普通人的不同。但也具有许多与普通人共同的本质特点,如:视力残疾个体的心理发展趋势与普通个体的规律完全相同,都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具体到抽象,由被动到主动,由零乱到成体系的过程;视力残疾个体的发展也受先天素质和生理成熟程度的制约;环境和教育同样也是视力残疾个体发展的决定性条件。

  由于接受外界信息的途径不同,因而形成了视力残疾个体心理过程发展的特殊性,表现在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方面。

  1. 视力残疾对个体感觉的影响

  个体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视力残疾客观上就要求其他感觉要代偿视觉功能,补偿视觉缺陷,因此视力��疾个体感觉发展有如下的特点:

  a. 部分或全部地丧失视觉。视力残疾意味着个体不能像普通个体那样通过视觉通道感知信息,他们只能感知部分视觉信息或感知到不太清晰的视觉信息,导致个体视觉经验的缺失或不完整,难以形成或形成不了完整的视觉表象。

  b. 听觉功能有所增强。由于不得不在各种活动中“以耳代目”,通过听觉代偿感知本可通过视觉轻易获得的视觉信息,导致视力残疾人听觉功能与普通人相比,显得更为灵敏——“盲人的耳朵特别灵”。但这并不意味着视力残疾人的听力比普通人强,仅仅是听功能而已——视力残疾人关注了普通人所忽视的一些听觉信息,听觉通道使用频率的增加,使得视力残疾人更加注意听觉信息,形成较高的听觉注意力;对声音信息的分析也更为细致,达到较高的听觉选择能力;常年累月的听觉经验积累,使得听觉记忆更为丰富些,形成较高的听觉记忆力。这些说明视力残疾人的听觉某种程度在代偿视觉过程中补偿了视觉缺陷,促进了听觉功能的提高。

  c. 触觉感受性高于普通人群。由于视力残疾人主动积极地利用双手“以手代目”,使得他们的触觉感受性比普通人群要高些,中外的许多实验材料都证明了这一点。视力残疾人使用触觉就好比我们普通人使用眼睛一样,在触知觉中分辨物体的各种不同属性(如大小、形状、结构、温度、光滑度、硬度、重量、比例、距离、方向等)。

  d. 有些视力残疾人存在着特殊的“障碍觉”。有些视力残疾人虽然看不见,但在行走中遇到障碍物时能主动地回避绕开障碍,好像看见了一样,人们称这种能远距离感知障碍的“奇怪”现象为“障碍觉”。中外大量的实验研究表明,视力残疾人的“障碍觉”其实是他们掌握了普通人所忽视的声音的回声辨别技巧,加之其面部触觉注意到空气流动形成触压觉的细微差别。根据研究,视力残疾者的“障碍觉”还与天气、周围环境的嘈杂度、风向、心情等相关。
2. 视力残疾对个体知觉的影响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在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知觉的发生依赖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如果所感知的事物同过去的知识经验没有联系,就难以确认。

  a. 视力残疾个体的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等可以部分地代偿视知觉;

  b. 听知觉、触知觉在视力残疾个体知觉体系中占主导地位;

  c. 尽管视力残疾人其他知觉有补偿作用,但其知觉的整体性与普通人相比表现出一定的不完整性; 例如,视力残疾人认识铜,他可以利用触摸来感知铜的硬度、温度,可以敲打铜块,听到铜所发出声音,但他不能感知铜的光泽、颜色,很难对事物形成完整的认知,因此,当别人说“铜色”、“古铜色”时,他就很难理解。

  d. 视力残疾人知觉的选择性相对困难;由于听是主动感知的过程,因此视力残疾人在听的时候,一些无关的信息也会被迫感知;在触摸时,视力残疾人为了能更好的理解事物,必须全面详细地触摸,一般视力残疾人很难分清主体与背景,造成视力残疾人知觉选择性较困难。

  e. 视力残疾人知觉的恒常性发展缓慢,相对不稳定;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的时候,知觉的映像仍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普通个体在玩藏东西游戏时,当东西不见了,他们会去寻找。而如果把视力残疾人手中的玩具拿走,他们不会去寻找,认为这东西已经不存在了。所以他们会更多地猜测这个世界。

  f. 视力残疾人知觉理解性相对缓慢。因为其他感知觉感知信息的速度毕竟没有视觉那么迅速,在没有视觉经验,也没有直接触觉经验的情况下,视力残疾人很难理解一些概念。

  视力残疾还会导致个体在时间、空间、运动等方面的知觉与普通个体不同。明眼人可以利用生物信息、自然环境以及钟表和日历等来判断时间,视力残疾人一般利用客观时间与身体的生物节律或周期性活动形成的联系来感知各个事件的先后关系和时间长短,有的还可借助触摸盲表。

  空间知觉是客观事物的空间特性在视力残疾人头脑中的反映,它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距离知觉,立体知觉,方位知觉等。视力残疾人的形状知觉、大小知觉主要靠触觉和动觉,一般准确性差、速度慢;空间定向对明眼人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而对于视力残疾人来说则困难得多。视力残疾人虽不能以视觉为主来认识物体的空间关系和自己在空间的位置,但他们利用其他感觉器官可以反映现实的复杂的空间关系,可以在空间定向。虽然这种定向不如明眼人方便、迅速和准确,但毕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服视觉缺陷带来的困难。

  明眼人的运动知觉往往来自于视觉提供的信息,视力残疾人对于事物的运动知觉往往依赖于听觉和触觉,如他们可以从火车的声音由弱变强或由强变弱来判断火车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的运动。视力残疾人对于自身的运动知觉往往来源于固定的刺激源。另外,视力残疾人用视觉以外的其他各种感官的协同活动而获得的对事物的运动知觉的速度要明显地比明眼个体慢,而且准确性差。

3. 视力残疾对个体注意的影响

  注意是人的心理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种可以通过外部行动表现出来的内部心理状态。比如在比赛时,视力残疾运动员把自己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等活动指向和集中在自己能力的发挥上。

  a. 视力残疾人的听觉、触觉、嗅觉等有意注意有所加强,其无意注意亦有所增多。受视觉缺陷的影响,视力残疾人不得不以听觉、触觉、嗅觉等其它感知觉通道来代替和补偿视觉通道,所以势必导致这些通道利用率的提高,其有意注意加强。又由于这些通道的注意选择性均不如视觉通道(视觉的准确性好,速度快),故其无意注意也随之增多。

  b. 与普通人相比,视力残疾人对第一信号系统的注意相对减少了,但对第二信号系统的注意却相对加强了。第一信号系统是指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直观形象的反映,受视觉缺陷的影响,视觉表象对视力残疾人注意的吸引力相对减弱,由于更多地使用听知觉,使得视力残疾人对听觉所注意到的各种信息更为关注,其第二信号系统——语词的注意和感知通道应用频率高,故而其对第二信号系统的注意因为视觉缺陷反而相对加强了。

  c. 由于缺乏(或少有)视觉系统无意注意的干扰,视力残疾人有时相对较为专心,其注意的稳定性相对较高。例如:对方的衣着、服饰、神态等发生变化时,普通人的注意都会受到干扰,而视力残疾人则更容易做到“洗耳恭听”。

  d. 视力残疾人的注意分配形式一般在听觉、触觉、运动觉等通道进行,一般没有视觉的参与。以比赛为例,普通人参加比赛时注意在听觉、视觉、运动觉之间进行分配,而视力残疾人主要在听觉、触觉、运动觉之间进行。

  e. 视力残疾人注意的外部表现通常是停止不相关的活动,凝神定气,侧耳细听,与普通人注视、倾听等有些差异。

  f. 视力残疾人注意分散时不像普通人那样体现在外部表现上,如斜视、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等。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开小差:貌似注意,常表现为不相干的面部表情或小动作等。引起注意分散的主要因素来自非视觉的信号,如无关的声响、气味、情绪、不安、饥饿、疾病等。

  4. 视力残疾对个体记忆的影响

  记忆是通过记忆、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存在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和其它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视力残疾人运用听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记忆为基础来对事物进行再认,其记忆发展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a. 记忆的表象缺乏完整性或缺乏视觉表象,他们不能或很难依靠视觉表象来进行记忆。记忆多数以表象的形式出现的,当视力残疾人回忆时,表象可以是单一的,或视觉表象、或听觉表象、或触觉表象;表象也可以是综合的,如有视觉、触觉等表象参与的。先天性失明的全盲个体完全没有视觉表象,他们对颜色、亮度透视没有概念,对人的表情缺少视知觉表象;先天失明的有残余视力的个体,他们只有模糊不清的视觉表象;后天在没有视力记忆时失明的全盲个体虽然保持了一些失明前已形成的视觉表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因为得不到强化,会逐渐暗淡下来,甚至完全消失。

  b. 其记忆一般以听觉记忆和触觉记忆为主。通过视觉获取信息对于视力残疾人来讲是很困难的,视觉缺陷迫使他们不得不从视觉通道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获取信息,加上他们在日常活动中更多地依靠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因此,视力残疾人的听觉表象、触觉表象、运动觉表象、嗅觉表象等比较鲜明和稳定,而且在这些方面比普通人有更好的发展。

  c. 在识记方法上,与普通人相比,视力残疾人机械识记的能力较强。在其全部识记的内容中,机械识记所占的成分较多,即个体在不理解事物(识记材料)及其内在联系的情况下,单靠机械识记、重复识记,通常称为死记硬背。视力残疾人因为视觉缺陷而缺乏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常常需要识记一些需要识记而又不理解的东西,如物品存放的位置、衣服颜色与款式及面料的搭配等等。

  5. 视力残疾对个体想象的影响

  想象是人脑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点。想象的原型是客观事物,但想象的结果却千姿百态。普通个体还在襁褓之中,就开始了观察事物,储备了丰富的表象资源。而视力残疾人受缺乏视觉表象的影响,其想象资源极度贫乏,只能是“无米之炊”了。

  想象有时借助词汇来实现,视力残疾人接受词汇的主要途径是听觉,而单凭听觉获得的概念往往是空洞的,并不能了解其真实内涵。如让其说出各种动物的名字,他会张口就来,而不一定能说出“老虎”、“狮子”的具体形状。在他们的头脑中,“老虎”、“狮子”没有形象的区别,他们所掌握的词汇和形象严重脱节,无法进行想象。

  有些视力残疾人狭小的生活圈子,单调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有的孤陋寡闻,从小就不知道主动的去想象,日常生活中即使手触摸到一些事物,但若无人及时指导,只能是“盲人摸象”——获得一些支离破碎的表象。

  a. 以视觉表象为材料的想象受到限制。由于个体的想象是以个体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所以多数视力残疾人很难产生色彩斑斓、景色如画的想象,他们可能很难领会“窗含西岭千秋雪”、“日照香炉生紫烟”、“落霞与孤鹭齐飞”、“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意境。

  b. 有比较丰富的听觉想象。视力残疾人常常将常人所不注意的声响信息或语词连贯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夏天教室里吊扇的风、夜晚寂静时偶尔的声音、他人讲话的语调等都能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可以对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还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对其中的思想感情与内容进行想象与体味。

  c. 视力残疾人间接知识的获得主要靠再造想象来获得。他们可以通过词句的叙述、已有的知识经验、个人的感受等来进行再造想象,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他们可以把别人的经验或别人的设计通过再造想象来组织自己的经验,以获得大量的间接知识。他们可能并没有坐过飞机和电梯,但通过坐汽车时突然下坡身体失重的体验,想象飞机下降、电梯下行的感受。

  d. 视力残疾人的想象常常带有个人想象和情感色彩,有时想象甚至是歪曲的。如听到亲切温和的声音,再加上受到宽松的对待,会将对方想象得很美丽。相反,听到严厉的声音,受到严格的对待,会将那个人想象得很丑陋。而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有些出入:花言巧语、狡诈多端的坏人也常常很注意自己的外表;也有声音沙哑、个性泼辣的美人。视力残疾人很容易根据语音、语调来判断对方,因而有时容易上当受骗。

3. 视力残疾对个体注意的影响

  注意是人的心理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一种可以通过外部行动表现出来的内部心理状态。比如在比赛时,视力残疾运动员把自己的感知觉、记忆、思维等活动指向和集中在自己能力的发挥上。

  a. 视力残疾人的听觉、触觉、嗅觉等有意注意有所加强,其无意注意亦有所增多。受视觉缺陷的影响,视力残疾人不得不以听觉、触觉、嗅觉等其它感知觉通道来代替和补偿视觉通道,所以势必导致这些通道利用率的提高,其有意注意加强。又由于这些通道的注意选择性均不如视觉通道(视觉的准确性好,速度快),故其无意注意也随之增多。

  b. 与普通人相比,视力残疾人对第一信号系统的注意相对减少了,但对第二信号系统的注意却相对加强了。第一信号系统是指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直观形象的反映,受视觉缺陷的影响,视觉表象对视力残疾人注意的吸引力相对减弱,由于更多地使用听知觉,使得视力残疾人对听觉所注意到的各种信息更为关注,其第二信号系统——语词的注意和感知通道应用频率高,故而其对第二信号系统的注意因为视觉缺陷反而相对加强了。

  c. 由于缺乏(或少有)视觉系统无意注意的干扰,视力残疾人有时相对较为专心,其注意的稳定性相对较高。例如:对方的衣着、服饰、神态等发生变化时,普通人的注意都会受到干扰,而视力残疾人则更容易做到“洗耳恭听”。

  d. 视力残疾人的注意分配形式一般在听觉、触觉、运动觉等通道进行,一般没有视觉的参与。以比赛为例,普通人参加比赛时注意在听觉、视觉、运动觉之间进行分配,而视力残疾人主要在听觉、触觉、运动觉之间进行。

  e. 视力残疾人注意的外部表现通常是停止不相关的活动,凝神定气,侧耳细听,与普通人注视、倾听等有些差异。

  f. 视力残疾人注意分散时不像普通人那样体现在外部表现上,如斜视、交头接耳,做小动作等。主要表现在思想上的开小差:貌似注意,常表现为不相干的面部表情或小动作等。引起注意分散的主要因素来自非视觉的信号,如无关的声响、气味、情绪、不安、饥饿、疾病等。

  4. 视力残疾对个体记忆的影响

  记忆是通过记忆、保持、再现(再认、回忆)等方式,在人们的头脑中积累和存在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是保存个体经验的形式之一。作为一种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和其它心理活动密切联系着。视力残疾人运用听觉、嗅觉、触觉等感知觉记忆为基础来对事物进行再认,其记忆发展表现出如下几个特点:

  a. 记忆的表象缺乏完整性或缺乏视觉表象,他们不能或很难依靠视觉表象来进行记忆。记忆多数以表象的形式出现的,当视力残疾人回忆时,表象可以是单一的,或视觉表象、或听觉表象、或触觉表象;表象也可以是综合的,如有视觉、触觉等表象参与的。先天性失明的全盲个体完全没有视觉表象,他们对颜色、亮度透视没有概念,对人的表情缺少视知觉表象;先天失明的有残余视力的个体,他们只有模糊不清的视觉表象;后天在没有视力记忆时失明的全盲个体虽然保持了一些失明前已形成的视觉表象,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因为得不到强化,会逐渐暗淡下来,甚至完全消失。

  b. 其记忆一般以听觉记忆和触觉记忆为主。通过视觉获取信息对于视力残疾人来讲是很困难的,视觉缺陷迫使他们不得不从视觉通道以外的其他感觉通道获取信息,加上他们在日常活动中更多地依靠听觉、触觉、嗅觉等感觉器官,因此,视力残疾人的听觉表象、触觉表象、运动觉表象、嗅觉表象等比较鲜明和稳定,而且在这些方面比普通人有更好的发展。

  c. 在识记方法上,与普通人相比,视力残疾人机械识记的能力较强。在其全部识记的内容中,机械识记所占的成分较多,即个体在不理解事物(识记材料)及其内在联系的情况下,单靠机械识记、重复识记,通常称为死记硬背。视力残疾人因为视觉缺陷而缺乏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常常需要识记一些需要识记而又不理解的东西,如物品存放的位置、衣服颜色与款式及面料的搭配等等。

  5. 视力残疾对个体想象的影响

  想象是人脑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认识活动,具有形象性和新颖性的特点。想象的原型是客观事物,但想象的结果却千姿百态。普通个体还在襁褓之中,就开始了观察事物,储备了丰富的表象资源。而视力残疾人受缺乏视觉表象的影响,其想象资源极度贫乏,只能是“无米之炊”了。

  想象有时借助词汇来实现,视力残疾人接受词汇的主要途径是听觉,而单凭听觉获得的概念往往是空洞的,并不能了解其真实内涵。如让其说出各种动物的名字,他会张口就来,而不一定能说出“老虎”、“狮子”的具体形状。在他们的头脑中,“老虎”、“狮子”没有形象的区别,他们所掌握的词汇和形象严重脱节,无法进行想象。

  有些视力残疾人狭小的生活圈子,单调的生活方式,使他们有的孤陋寡闻,从小就不知道主动的去想象,日常生活中即使手触摸到一些事物,但若无人及时指导,只能是“盲人摸象”——获得一些支离破碎的表象。

  a. 以视觉表象为材料的想象受到限制。由于个体的想象是以个体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所以多数视力残疾人很难产生色彩斑斓、景色如画的想象,他们可能很难领会“窗含西岭千秋雪”、“日照香炉生紫烟”、“落霞与孤鹭齐飞”、“一行白鹭上青天”的意境。

  b. 有比较丰富的听觉想象。视力残疾人常常将常人所不注意的声响信息或语词连贯起来,展开丰富的想象,如夏天教室里吊扇的风、夜晚寂静时偶尔的声音、他人讲话的语调等都能使他们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可以对文学作品中的语句如“两个黄鹂鸣翠柳”、“大珠小珠落玉盘”等展开丰富的想象;他们还可以通过音乐的旋律对其中的思想感情与内容进行想象与体味。

  c. 视力残疾人间接知识的获得主要靠再造想象来获得。他们可以通过词句的叙述、已有的知识经验、个人的感受等来进行再造想象,以扩大自己的知识范围,他们可以把别人的经验或别人的设计通过再造想象来组织自己的经验,以获得大量的间接知识。他们可能并没有坐过飞机和电梯,但通过坐汽车时突然下坡身体失重的体验,想象飞机下降、电梯下行的感受。

  d. 视力残疾人的想象常常带有个人想象和情感色彩,有时想象甚至是歪曲的。如听到亲切温和的声音,再加上受到宽松的对待,会将对方想象得很美丽。相反,听到严厉的声音,受到严格的对待,会将那个人想象得很丑陋。而这些在实际生活中可能会有些出入:花言巧语、狡诈多端的坏人也常常很注意自己的外表;也有声音沙哑、个性泼辣的美人。视力残疾人很容易根据语音、语调来判断对方,因而有时容易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