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墓发现完好纺织品 刷新历史
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亚蓉在清理和提取江西省靖安东周墓葬群部分棺木中的纺织品后,发现这些纺织品制作工艺精湛、保存完好,认为这些纺织品实物的发现将改写中国纺织历史。
据北京娱乐信报报道,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王亚蓉说,她7月1日开始参与靖安东周墓考古,截至7月28日已发掘清理出相当多的纺织品文物。
令考古专家称奇的是6号棺木清理出的朱纹红黑双色织锦,它的密度特别大,最保守统计每厘米有240条径线,但纬线每厘米只有10条。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组长黄景略认为,先秦时期纺织品的密度达到每厘米240条简直是奇迹,这在以往的考古史上是从来没有发现过的。
王亚蓉说,过去也曾发现过先秦时期的纺织品文物,但只是面积很小的残片,且制作工艺简单。靖安东周墓葬群发现的纺织品不仅保存完好,且制作工艺十分精湛,在先秦时期发现这样的纺织品还是第一次。从发现的纺织品实物来看,当时纺织品缫丝、制造和印染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将改写中国纺织的历史。
出土竹席
“天下第一席”赛过当今竹席
当日专家的现场考察中,最令他们兴奋的是G17号棺出土的一张竹席,那是一张从棺底取出的裹尸用的竹席。经考古人员十几个工作日的清泥、水漂后得以完整出棺。席子呈棕褐色,1.8米×0.8米见方,用料为精致的上等竹篾,采取正、反“人字纹”交错编织法编织而成,表面还经过了碳化处理,使之不褪色、不腐烂。
张忠培和黄景略两位专家看到这张保存完好的竹席很是惊讶。黄景略看着透着光泽的竹席,高兴地说:“这样的席子比现在的还好,还凉快。”张忠培告诉在场的人,在考古中,墓葬的棺木内竹席已是多见之物,但这张竹席的出土,可以说是自中国考古以来,发现的年代最早、最完整的竹席,他还赞叹地称其为“天下第一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