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行业暴利:成本80元的眼镜能够卖到2000元

眼睛行业是暴利行业,虽然很多眼镜商不承认。一副成本80元左右的眼睛,到了消费者手中价格大概就是2000多元。

  中国80%的眼镜产自江苏丹阳,但眼镜上却没有标注。为什么呢?只是为迎合消费者的心理——丹阳眼镜再有名,丹阳也只是一个小地方,没有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听起来更令人信服。 而且,丹阳眼镜总体上还是以中低档品牌为主,在上海等大城市设一个空壳公司,就能卖出好价钱来。产地80元,进入外地的眼镜店就能卖2000元。

  从产地进入市场,眼镜价格为何相差如此之大?高生产销售成本和高零售成本是造成眼镜批零价格悬殊的主因。比如仅镜片镜架从厂家到零售商手中就有一级代理商、广告费、品牌使用费、管理费、风险费等多种费用,其中一级代理商到省级代理商就要加价1倍,二级代理商到传统店又要加价60%,风险费则是指代理商手中有30%—40%的货要被预算为死货也要打入销售成本。而销售成本更高,在省级商业中心,一间二三百平方米的临街旺铺,仅年租金就几十万上百万元,但一天只卖一二十副眼镜,每副眼镜的分摊费用就达200多元,不高价不足以开店。

  所以,当你在一些知名眼镜店买了一副两千元的眼镜,实际上它的价格不足一百元。当你乐滋滋于你的“宝姿”、“暴龙”眼镜出身高贵时,很可能它是刚刚从农家户的模具中卸下来,在北京或者上海贴了牌子,最后爬到你的眼睛上,为你指点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