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贸易摩擦的防范与应对能力
今年以来,江苏纺织品贸易摩擦案件数量直线上升,仅上半年,已遭遇7起反倾销调查和1起特保调查,涉及金额6792万美元,比上年增加14%,占全国涉案总额的40%,涉案企业有82家,同比增加86%。特别是7月下旬以来,已连续两次遭遇来自美国的反倾销。先是美国商务部对原产于中国的编织电热毯产品立案进行反倾销调查,涉及到江苏9家企业,涉案金额272万美元;尔后美国商务部又发表立案公告,对原产于中国大陆的带织边窄幅织带进行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涉及江苏19家企业,涉案金额155万美元。
应当说,全球性金融危机是当前反倾销案件直线上升的重要原因。国外对我国出口纺织品反倾销调查升温和贸易摩擦的加剧,既违背WTO基本规则,是对“中国制造”采取的贸易歧视,也是用来转移危机、摆脱困境的一种手段。客观来看,我国一些企业确实存在以价格取胜、低价竞销、出口市场过于集中的情况,容易成为国外反倾销指控的“导火索”。同时,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对WTO基本规则及反倾销等法律法规的认识和了解,不具备应诉的经验、技巧和专业人才,整体应诉能力较弱,因此,如何学会应对贸易摩擦,学会运用国际贸易规则进行自我保护,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
增强防范意识,未雨绸缪。企业要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学习世贸组织规则,主动了解和掌握我国及国际反倾销等方面的基本法律知识和相关规则及一些反倾销典型案例,从中积累经验,掌握技巧,学会应对贸易摩擦。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和防范措施,以便于在发生贸易争端时能很快利用这些规则作出应对和反击,提高胜诉的几率。
苦练内功,规避风险。低廉的产品价格往往容易给反倾销以口实。内部管理不规范、财务不完善,都会使企业胜诉的几率降低。因此,纺织企业应主动摆脱低档产品的恶性市场竞争,主动按照质量管理苦练内功。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提高产品质量、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通过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向以质取胜转变。要学会充分利用国际贸易的多样性,即通过进料加工,利用境外资源绕开贸易壁垒,减轻遭遇反倾销的压力。同时,还要加强内部应对机制,按照国际会计制度原则和要求,健全出口企业会计制度,健全生产、销售、库存台账,一旦遇到反倾销指控,就可以及时充分证明产品生产销售完全符合市场规则,提高应诉能力。
积极应对,主动应诉。反倾销是一些国家限制我国出口的“常规武器”。对此,企业要多加关注和防范,一旦有苗头出现,就要采取积极主动,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进行自我保护,千万不要等国外正式实施制裁结果后才作出反应,更不能选择沉默。2007年8月,巴基斯坦对原产于我国的聚酯短纤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后,江阴华宏化纤有限公司和张家港成兴化纤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准备充分,迅速作出反应,与进口商联合应诉,在第一时间递交相关材料,运用世贸组织规则这一武器进行自我保护。而国内其他50家化纤企业出于种种因素选择了沉默。今年2月,巴基斯坦对原产或进口自我国的聚酯纤维作出反倾销初裁,对原产于我国的聚酯短纤维临时征收反倾销税,税率为10.44%。而上述两家企业的积极应诉,不仅成功跨越了贸易壁垒,保住了巴基斯坦市场份额,而且成为享受进入巴基斯坦市场零关税待遇企业。
抱团应对,联合行动。在反贸易保护主义面前,企业要有从大局出发的意识,努力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抱团应诉,主动参与意见表达,开展维权行动,应对外贸官司,提高国际影响力,这样才有胜诉可能。在应诉同时呼吁对方国内产业发表抗辩意见,敦促呼吁该国政府终止反倾销调查。
应对贸易摩擦,需要政府、协会,企业三方合力,共同面对。政府要积极帮助企业提高维权意识,帮助指导企业参与应诉,要建立进出口预警信息发布机制和制度,收集国外对各种出口产品反倾销信息,传递国家有关政策,及时解答企业在贸易应诉方面遇到的各种疑惑。进出口商会和行业协会要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多为企业出谋划策,为企业推荐实力强、知名度高、业务经验丰富且胜诉率高的律师事务所,加快培养在应对反倾销调查方面有经验,熟悉财务管理、涉外法律和英语的复合型人才, 帮助企业整体提高应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