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度外贸有望止跌转升
全球纺织网8月26日讯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推出多项措施稳定外需,但出口大幅下降仍是目前经济增长最大的拖累因素。由于去年7、8、9三个月是我国外贸高峰期,每月进出口规模都超过2400亿美元,出口规模都在1350亿美元左右,所以即使未来两个月我国进出口环比继续稳步回升,同比下降的局面仍然难以很快改变。
不过,从总体上看,外需形势正逐步趋好,一些积极迹象也越来越清晰。如果全球经济不出现大的意外的话,第四季度我国进出口有望止跌转升。
目前,主要出口市场的需求正在趋稳。尽管全球经济仍没有摆脱衰退,失业率依然处于高位,但是一年来各国政府刺激经济的措施正在显效。尤其是作为世界经济领头羊的美国近来传出更多乐观消息,如7月份房市已经有所回暖、工业产值首次回升、大宗商品价格纷纷上涨、消费和投资止跌趋稳等。其他各主要经济体的衰退也陆续见底,需求正趋稳。同时,贸易融资情况正在改善,商家已经开始恢复性补货。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编制的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中的出口新订单指数近几个月持续上升。从出口市场情况看,我国对美国、日本的出口降幅年初已明显收窄,对东盟、印度的出口降幅现已经降至出口平均降幅以下,对欧盟、俄罗斯和巴西的出口降幅也开始收窄。这说明继美国之后,我国主要贸易伙伴的需求正在趋稳。
跨国公司主导的贸易正逐步恢复。全球主要股市今年3月份以来开始全面上扬,表明随着金融体系问题的缓解,人们对未来经济的预期和跨国公司的信用状况正逐步好转。这使得在当今全球贸易中占较大比重的、由跨国公司主导和以全球产业链分工为基础的贸易得以恢复。反映在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上,继中小企业占优的消费类产品如服装、鞋类、家具、塑料制品和箱包等出口同比下降幅度连续几个月缩小至10%以下之后,外商投资企业占优的今年初降幅较大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降幅近几个月明显收窄,进口降幅已经低于平均降幅。反映在贸易方式上,外商投资企业占较大比重,今年初下降幅度非常大的加工贸易近两个月环比已经回升,同比降幅则大幅收窄。1~7月加工贸易出口3009.8亿美元,同比下降21.5%,已经低于一般贸易出口下降幅度。
我国稳定外需政策的效果开始显现。去年8月以来,我国七次上调出口退税率,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纺织品和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接近零税率出口。5月底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稳定外需的六项政策措施,目前正在积极落实。自7月1日起,国家进一步调整了部分产品的出口税率,取消小麦、大米、大豆和硫酸、钢丝等31项产品的出口暂定关税,取消部分化肥及化肥原料的特别出口关税,降低微细目滑石粉,中小型型钢,氟化工品,钨、钼、铟等有色金属及其中间品等29项产品的出口暂定关税。2007年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规模将由上年的432亿美元提高到840亿美元,使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由6.5%提高到约15%,保险费率也将下调30%左右。同时,鼓励金融机构以保单贷款、出口订单抵押贷款等多种方式增加对出口企业的融资支持。这些政策和措施对保持和增强我国出口竞争力、稳定当前外需产生了积极影响。
近几个月,我国沿海外贸大省进出口月度环比都在回升,同比降幅则逐月缩小。7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和出口总额分别重新站上2000亿美元和1000亿美元的台阶,相当于2007年下半年和2008年上半年的月度水平。如果世界经济逐步复苏的脚步不被意外打断的话,今后几个月我国进出口规模应能在这个基础上持续回升。考虑到去年第四季度外贸基数较低的因素,不难推测今年第四季度我国进出口同比有望转降为升,预计全年进出口总额下降幅度将缩窄到20%以下。外贸对国民经济的负拉动作用有可能逐步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