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眼镜一周观察(7.27-8.2)

一、思维创新,区隔为王——新族在红海中寻找蓝海(出自:中国眼镜网 ,7月28日)
事件提示:“蓝海战略”眼镜行业比较流行的一个词汇,它是指有特色的竞争,红海则是指同质化竞争,你做什么,我也做什么,都没了差异。此语一出,各眼镜企业纷纷磨拳檫掌,要开辟“蓝海”,不过首先得经得起“红海”的考验。上海新族有限公司凭借其独特的时尚理念,推出了”NEW”系列品牌镜架并在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反响,就此事本网记者日前有幸对其公司孙光义总经理进行了针对性采访。
关注指数:★★★★
聚 焦 点:孙总认为,“放长线,钓大鱼”,同时还得懂的“欲要取之,必先予之”的道理,只有先培育市场,让人们对眼镜的追求从原来的必备生活用品到时尚装饰品的转变,追求用不同款式的眼镜来搭配不同的服饰,从专业化向商业化转变,我们的眼镜行业才会有一个大的质变,从而实现增长率有大的跨越。当然了,这光靠我个人的力量是不行的,只有整个行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并且朝着这方面去努力我们才能早日达到这一目标。

点    评:眼镜市场是一个半医半消费品的行业,一直以来国内业界都是如此认为,而国内大多数消费者直到目前为止仍然主观认为眼镜无非是近视必需品,还没有国外欧美市场消费者的饰品化定义和应用,当然未来国内市场趋势和主流也是如此化的。我们需要强调的是,对消费者教育的缺位,不仅体现在具体直接或间接对顾客的产品提供和服务刺激方面,更加重要的是反映在了战略层面的巨大潜力市场空间打开、引导与开发上面,我们也欣喜地看到新族等眼镜品牌商已经开始这一方面的市场铺垫、拓展与深度挖掘工作。

二、光大银行与横岗眼镜企业合作(出自:侨乡要闻,7月28日)
事件提示:7月24日,中国光大银行总行副行长李子卿一行到深圳市横岗街道,与该街道的20多家眼镜企业就银企合作等相关具体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据悉,该活动作为横岗街道“保增长”系列措施之一,旨在通过银企之间面对面的沟通交流,深入了解企业具体融资需求,有针对性地解决辖区眼镜企业的资金问题。
关注指数:★★★★☆
聚 焦 点:李子卿表示,光大银行近年加大了对龙岗市场的关注,设立了龙岗支行,专注中小企业市场。他表示,在横岗街道办的大力支持下,通过此次协商及后续举措,一定能与横岗街道以眼镜企业为突出代表的中小企业建立起长期稳定的银企沟通合作机制。

点    评: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眼镜行业要走品牌化战略之路,要走全面信息化与电子商务之路,要走兼并重组的强强联合之路,这一切都离不开规模性资金支持与依托,所以眼镜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紧密度、创新性等都将对整个行业及业界企业的发展产生要素性连带影响。当然,中国眼镜业基本面及巨大市场光明前景,已受到了金融机构的关注与兴趣,上述光大银行高层的亲自调研和磋商便是例证。对于我们眼镜企业来说,要获得金融机构的支持,一靠自身,二靠联合绑定的信贷也是不错的战略选择。


三、魅力盛夏中国丹阳眼镜城配镜一日游客人显著增多(出自:中国轻工业网,7月29日)
事件提示:丹阳素有眼镜之乡的美称,近年新扩建的中国丹阳眼镜城更是声名远扬,吸引无数消费者来次旅游配镜。记者了解到,随着盛夏的到来,江浙沪一带居家自驾旅游配镜的人越来越多,逐渐成为眼镜城的主流消费群体。丹阳眼镜城的购物环境和眼镜优势的价格,使江浙沪一带客人前来购买眼镜这个趋势越来越明显。
关注指数:★★★☆
聚 焦 点:眼镜城很多眼镜商家诚信经营,价格合理,使很多外地客人都变成了自己固定的老客户,每年都会来店里选配眼镜,还有的客人甚至把验光单邮寄过来,直接让店家配好眼镜邮寄回去,可见客人对商家的一种信任。但也有商家抱怨说,外面客人都传我们丹阳眼镜便宜,所以,过来的不少客人就只看重价格,这样导致产品整体的档次上不去。

点    评:依托眼镜城的生意兴旺,丹阳发展起了眼镜主题旅游,经过这几年的推进已经日益为江浙沪消费者所熟悉,也确实带动了当地旅游相关产业,真可谓一举多得。我们认为,旅游是与文化、娱乐紧密相关联,比购物更加优先,所以当地旅游配备的与眼镜文化有关的展馆、文化节、娱乐设施、主题游戏活动等是否同步开展,如果有的话相信能为来者游客带来全面休闲享受,如果还未全面跟进的话希望能有所拓展,将丹阳眼镜主题旅游题材进一步丰富、创新,以造就长效卓越的旅游产业带。


四、眼镜零售的“三角债”(来源:南方都市报网络版,7月29日)
事件提示:宝岛、东方等多数传统眼镜专卖店是用“期货”经营,即通过各级代理商或经销商,直接将国产眼镜的货品铺给终端零售,按照销量情况来分配利润。一般来说,这种模式的进货价要比现金铺货贵15%左右,但零售商无须承担库存风险,而且销售完毕后才结账,无须占用经营资金,铺租成了最大的经营成本。容易导致的结果是,“三角债”风险高企,业内企业资本收益率降低,最终不利于整个产业的发展。
关注指数:★★★☆
聚 焦 点:“谁还会通过代理商来进货呀?!光在广州,我们就有四十多家店,这么大的盘子足够支撑直接从厂家进货,绕开中间环节,我们也有低至198元/副的平价镜架。”广州明廊眼镜市场部相关负责人陈青说,在眼镜业跑马圈地的连锁发展过程中,仅靠商业模式是不足以保持一马当先的,因为这个模式简单明了,很容易被人模仿,终极角力在于服务。

点    评:眼镜零售业的供货与资金链关系,存在的模式比较明晰,也随着产业不断发展而日益升级简化,最终直供模式将是必然到来,电子商务的成熟化大大加速了供货模式的扁平化与零库存。诚然如上述业界人士观点,终极脚力在于服务,不管是眼镜行业还是其他行业,在提供对路产品基础上需要人性化、细致化、领先性服务的支撑,才能牢牢地、长久地、深入地掌握住顾客,而目前眼镜零售业在具体实践上离顾客满意程度还是有差距的,需要啊业界同仁共同努力。

五、从倒塌楼到不景气的眼镜市场(出自:互联网,8月1日)
事件提示:前几天观测日全食眼镜在上海的超市、旅游景点单位和街边地摊疯狂销售的时候,很多眼镜店同仁居然还不知道有这样的产品,市场里根本没有真正的批发供应,这不能不说传统经营者的市场敏锐不够,或者眼镜经营业主多数还沉浸在传统的思想中,对新生事物欠缺发现和接受能力。尽管如此,我不怀疑消费量的增加和市场潜力的巨大。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眼镜消费下滑呢?
关注指数:★★★★
聚 焦 点:归根到底还是要继续加强行业知识信息传播,淘汰落后产品,推出适合时尚的价廉物美的产品,从眼镜业零售联盟个别知情人士口中获知:从重庆、苏州、青岛、无锡和南京等地市场招商和部分眼镜店营业情况来看,今年比往年不景气似乎是全国性的,强势光学镜架品牌几乎都有下滑倾向。我注意到红星眼镜和海昌光学的电视和工交车广告,其它公众广告很少,多数之停留在专业期刊和网站推广上。

点    评:不能不说是遗憾,日食观测镜的畅销不是发生在专业眼镜店,而是在一些科普机构甚至小摊小贩这边。对于潜藏着的商机捕捉,难道眼镜商家们集体失语了吗?今年是金融危机过后首年,外围影响对外贸应该是明显,而要说到对国内消费市场的冲击由此导致,相信会有不少业界人士的不同观点。上述笔者看到的相对不景气,小编认为大的背景还是很可能在于转化市场、教育消费者进行饰品化消费的形势氛围尚未达到根本改变的自然反映,而并非各大眼镜品牌上的缩减开支所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