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将实施服务业“十大工程” 打造三大CBD区

  中山市区竹苑、小榄民安、火炬区科技新城一带将造高端服务场所

  CBD(CentralBusinessDistrict)——中心商务区,这个近年来频频见诸报端的时髦语,很快就会被中山市民所熟悉。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全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上了解到,我市计划打造“保利大厦——竹苑商业广场”、小榄民安广场和火炬区“会展中心——科技新城”三大“中心商务区”。在此基础上,还将实施助推服务业的“十大工程”。

     GDP三成多来自服务业

  据统计,2006年我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366.2亿元,增长16.8%,服务业总量、增幅分居全省地级以上市的第5位和第2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为35.3%。服务业对本地经济的贡献率达35.6%,拉动经济增长近6个百分点。服务业实现税收45.6亿元,增长21.2%,占全市税收的34.1%。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199.7亿元,增长15.3%,增速高于全市水平8.5个百分点,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8.3%,成为拉动全市投资增长的主要力量。
  
    建设三大“中心商务区”

  “中心商务区”的概念是上世纪20年代由美国人伯吉斯提出的,在CBD中包括有百货公司、办公机构、娱乐场所、公共建筑等城市核心设施。近年来随着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CBD越来越成为城市综合性经济活动的中枢,其功能主要转化为商务谈判、金融、贸易、信息、展览等高层次中介机构的聚集地。

  实施“中心商务区”工程,加快中介服务业发展是我市发展服务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谢中凡在会上指出,市服务办要牵头会同规划局、东区、小榄、火炬区等单位,在今年内完成东区“保利大厦——竹苑商业广场”、小榄民安广场、火炬区“会展中心——科技新城”三大“中心商务区”的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并争取年内举行一次高级别的招商活动,吸引各类企业参与商务区的建设和发展,吸引中介服务机构落户,使之成为我市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发展平台。

  在此基础上,我市还将着力打造“金融创新”、“服务功能区建设”、“服务业信息化”、“服务标准化”、“服务业规划研究”、“服务品牌建设”、“服务业人才培养”、“服务业改革开放”、“流通业现代化”等10项工程,推动服务业向纵深方向发展。
  
    满足中低收入者住房要求

  房地产是拉动我市服务业增长的重要力量,2006年全市房地产实现增加值56亿元,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9.8%。

  尽管如此,谢中凡在会上还是指出,要引导房地产开发向组团核心区聚集,逐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住房分类供应体系,优化商品房供应结构,特别是要完成普通住房、廉租房的建设目标,满足中低收入者和外来人口的住房要求。同时,全市要严格控制别墅类房地产项目的土地供应,限制低密度、大套型住房的土地供应,鼓励节能环保型房地产项目建设,依法积极盘活闲置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