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中国纺织市场调查报告(一):全球金融/经济滑落对企业之影响

受金融危机所影响,欧美消费市场自2008年开始急剧萎缩,全球纺织服装産业发展受到冲击,特别是出口贸易占其销售相当比重的中国纺织服装出口,继多年保持高速增长後,增速开始出现回落。仅以对美国出口为例,去年全年对美出口253.7亿美元,仅增长1.8%,增幅近十年来首次回落至个位数,金融危机的影响突显。

海关资料显示,今年1-5月,中国累计出口纺织品服装558.52亿美元,同比下降11.04%,与前四个月的10%相比,继续下降1个百分点。其中,累计出口纺织品220.29亿美元,服装368.23亿美元,下降幅度分别爲15.5%、8.1%。从中国整体出口情况来看,中国上半年出口较上年同期下降21.7%,降幅虽然较1-5月份的降幅略有收窄,但仍连续第七个月下降。可见,金融危机对纺织服装産业的影响仍在继续蔓延,何时到谷底尚需时日。

这种情况下,去年年底以来,中国政府相继出台政策,缓解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包括投入四万亿人民币扩张经济、将纺织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到16%和出台《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明确,到2011年,中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要实现工业增加值1.2万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 10%;出口总额2400亿美元,年均增长8%;服装、家用、産业用三大终端産品纤维消耗比例由2007年的53:33:14,调整至49:32:19。

爲追踪和了解经济危机对中国纺织服装産业造成的实质影响,把握宏观政策对産业振兴所取到的作用,探索行业发展前景与企业的需求情况,雅式出版公司《CTA中国纺织及成衣》继2007年成功策划中国市场趋势调查後,再次携手市场调查界着名的Synovate思纬市场资讯有限公司,於今年再次面向中国纺织服装行业,通过网上参与方式,举行金融危机对中国纺织业影响之市场调查活动。

本次调查得到行业人士的积极参与和支援,第一部份透过网上参与方式进行的调查,共收到有效反馈269份。

受访者背景

在受访者/企业中,84.15%来自中国大陆,11.38%来自香港特别行政区,其他来自台湾省等地。而这其中,29.27%的受访者其所在企业成立 11-20年,24.39%企业成立20年以上,两项合计超过总数一半以上。这说明,受访者/企业从事纺织活动多年,具有丰富行业经验,本次调查的资料获取和受访人所持观点具有代表性。


图一:受访者经营的主导産品占比

 

本次调查以整个中国纺织工业爲目标,参与调查的企业,按业务划分,67.34%属於制造商,25.81%是贸易商,与中国这个纺织大国以加工制造爲主体的运做模式相契合。按所有制性质划分,民营企业占39.02%,外商投资企业占35.37%,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占14.23%,三者合计占88%,该资料体现出本次调查的特色所在。此外,受访者所在企业的总员工数少於500人的占据64.2%;10.16%是上市公司;36.59%受访者从事纺织行业 3-10年,30.49%超过20年,25.61%在11-20年。


图二:受访者职务/部门分类

 

主要调查结果

(一) 3/4企业受到冲击 出口市场萎缩因素影响最大

在调查的受访人中,76.83%的人表示金融危机为所在的企业带来负面冲击,17.89%的人认为为企业带来正面影响,也有5.28%表示不受影响。

在调查哪些因素爲企业发展带来影响时,71.95%的受访者认爲金融危机引起的出口市场缩减影响“很大”或“比较大”。严峻形势可以从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去年的生産和效益方面得到佐证。去年,中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4780.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3.73%,增速较上年下滑了8.84 个百分点。而2008年1-11月,规模以上纺织企业实现利润10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7%。其中,有2/3企业亏损或正处於亏损边缘。

而其他影响“很大”或“比较大”的因素依次爲经营/生産成本上涨、工人工资/劳动力成本上涨、国际汇率波动和融资/营运资金筹备困难,分别占70.2%、57.14%、51.43%和39.18%。

 

图三:金融危机对细分産业的影响

 

(二) 调控带来信心 内需拉动中低档消费

去年年底,国务院出台十项扩大内需政策,以四万亿人民币爲代表的新一轮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拉开序幕,财政政策从稳健转爲积极,货币政策从从紧转爲适度宽松,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成爲拉动经济的大政方针。而今年4月,《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出台,提出到2011年,中国规模以上纺织企业要实现工业增加值 12,0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10%,其中保障性措施包括继续提高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加大棉花和蚕丝收购力度、加大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投资力度、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等。

在对各项扶持政策对企业带来的帮助调查方面,52.67%受访者认爲企业将受益於宽松的金融环境,62.04%认爲提高出口退税对企业有很大或比较大的帮助,49.59%的人认爲扩大内需会带来实效,58.84%的受访者认爲增值税的宽减/改革对企业帮助很大或比较大,而近半数字的人表示生産基地转移的刺激政策帮助比较大或一般大。

此外,50.85%的受访者认爲,销往农村市场的中、低端纺织品生産企业最爲受益於扩大内需政策,34.13%的人认爲该政策会爲高端品牌生産企业带来利益,可见,中国纺织服装内需主流消费尚处於中低水平,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均收入逐步提高,高档産品开发在中国有着巨大上升空间。

 


图四:细分纺织品在扩大内需政策下的受益程度调查
 


(三) 超过半数企业调低未来2年目标,并预期明年底産业复苏

在调查金融风暴对纺织産业的影响将持续的时段时,61.63%的受访者表示两年内有望企稳,22.04%认爲将持续在3-5年。这表明,企业对行业的长期未来抱有积极态度,市场长期向好的走势未发生根本动摇。而历经多年发展的中国纺织业,成爲一个覆盖面宽、産业链完善而又布局广泛的支柱産业的根基仍很牢固。

全球经济下滑形势下,不同市场目标的企业反响也各有不同。在针对未来1-2年内,受访企业的业务会如何调整时的调查中,52.65%企业表示会将销售调低,32.65%企业将调高。这种局势下,54.32%受访企业没有扩大生産和增员计划,24.28%企业表示将根据生産情况,有可能在今明两年内扩大生産和增员。

在企业运作方面,今明两年46.09%受访企业可能开工不足,23.04%企业确认生産不饱和,二者合计占总数量的近70%,只有30.87%企业表示不受影响。这表明金融危机对行业的影响量大、面广,行业受挫已成爲普遍现象;受企业开工不足所影响,今明两年41.32%的受访企业“可能”会减産,33.47%的企业不会减産;52.3%企业没有裁员,27.2%可能会裁员;57.32%企业没有降薪,24.27%的企业可能会降薪。

尽管此次金融危机对行业带来很大负面影响,但调查显示,仅有5.98%受访者表示将减少内外销比例,其他则表示不断调整自己以适应市场的变化,加大内销或寻找其他国际市场。这表明,正在经历産业结构调整且以出口爲导向的中国纺织服装业,依靠低成本数量型增长的旧模式开始向依靠技术进步的发展方式转变,这种由大到强的转变,使企业对未来市场继续看好,并表现出十足信心。

本次调查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企业对中国纺织服装市场的重新布局反应强烈,42.34%的受访人表示不会放弃外销,今後会继续寻找其他国际市场;41.39%的受访人表示会主动或被动减少出口,而向内销倾斜。

(四) 危机酝酿商机 企业期待更多政策扶持

在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91.36%的受访者认爲目前会将保生存放在第一位,待危机过後再振旗鼓谋求发展;57.56%的企业表示转型到其他産业“一般重要”或“不重要”,这表明中国纺织産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承载优势,业界仍然有信心将这个支柱産业持续发展下去;83.19%的企业认爲“利用机遇,投入研发和品牌建设,爲未来进一步强大做准备”比较重要,其中有71.5%的企业将借机吸纳人才和技术工人做储备。

目前局面下,受访人对行业现存问题及如何健康发展,企业如何才能做到可持续提升,政策如何导向及帮助産业尽早走出低谷等问题,也给出很多反馈。

市场方面,受访者多次反应行业间还存在的无序的恶性竞争,企业间拼价格,同质化生産局面严重;行业重覆投资及産能过剩矛盾显着;假冒産品泛滥,破坏价格体系;外商倒闭使销售链断掉;市场需求大幅度减弱;客户流动性增强,造成市场不稳定;国外同行崛起,如印度,使竞争加剧,定单流失到越南、印尼等地;出口转内销面临资金回笼和市场开发等困难;客户对环保保护和品质要求越来越高;定单无法保证,金融危机带来低档産品的价格危机,但高端纺织企业逆势而上;行业需要转变传统经营方式,务求创新。

人力资源方面,出现劳动者滥用劳动法的显现;而工人质素有待提升;行业人员流失严重,需要建立灵活的用工机制;对员工进行培训,或合并职能部门,迎接未来挑战。

政策、法规方面,企业迫切需要对现有税制进行改革;下调原材料价格;出台出口鼓励政策;从法律上支援自主创新;抵扣棉花增值税至17%;对节能专案给予补助;对技术改造提供政策性支援;设立品牌扶持基金;由政府部门牵头,寻求国外订单的整体采购和结算,提供更多渠道的信用风险评估等;政���出面干预地方摊派和乱收费现象;减少商检环节;延长两免三减半。

技术方面,技术整合很关键;技术壁垒、环境保护等是新的挑战;企业需提高技术投入,开发高端産品;提升服务水平;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现有産品的专业化程度不高,适机调整産品结构;引进高技术设备,提升效率和竞争力。

资金/财政方面,部分企业的营业和财务周转困难,缺乏流动周转资金,企业无法自由盘活;需放宽融资尺度,提供政府融资担保;国内商业信用环境有待提升;货物存在海外缺少安全性,海外收款也有风险;国家降低税收/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