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眼镜一周观察(7.13-7.19)
一、雷朋—Ray.Ban太阳镜传奇,网络直销售创佳绩(出自:博锐管理在线,7月13日)
事件提示:随着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国际知名品牌越来越重视B2C、C2C等新兴销售渠道的扩展,前不久,意大利著名太阳镜品牌雷朋—Ray.Ban在新加坡召开了亚太地区代理商会议,除了广泛邀请了传统渠道商与会外,整个会议的另一个亮点就是特别邀请了网络分销商参与其中。
关注指数:
聚 焦 点:目前电子商务专业团队一般采取海外代购的形式,避开了传统的经销代理模式,以E时代专员为例,其专门组建了雷朋太阳镜代购组合,专供意大利原装进口雷朋太阳镜,贯彻专业代购薄利多销的原则,所提供的产品价格都降到最低。由于雷朋款式非常之多,海外代购商一般库存有限,部分款式可能缺货需要预订,预订后到货时间大概为一周左右,为弥补大家等候的时间和精力,凡预定的客户,代购商一般均为其免除快递费用!
点 评:眼镜业与电子商务的亲密接触,在欧美国家来说已有不少年份,而在国内还只有3、5年的发展,但势头如雨后春笋、非常快速,一方面源于国内网购市场的整体催熟,另一方面则是眼镜业从业人士探索新的业态积极推进使然。象雷朋这样的大牌通与过网络代购赢得不少粉丝的青睐,无疑价格优势是其关键,避开了代理商价差和税点,为粉丝的荷包减轻了不少负担,相信国内代理商也将在网络市场上进行对应的规范和有所行动,才能不让这个领域的蛋糕落入他人之手。
二、第七届中国(温州)国际眼镜展现场成交额逾5亿(出自:温州商报,7月13日)
事件提示:昨天下午,“第七届中国(温州)国际眼镜制造业展览会”落下帷幕,三天的展期内,有400多家来自温州、玉环、深圳一带的国内眼镜制造销售企业参展,13355多人参观,526家来自美国、印度、英国、意大利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买家进场交流,参展商现场成交额达5.23亿元。
关注指数:
聚 焦 点:主办方还开辟出了“眼镜库存批发区”,有20多家企业参与展示。由于该展区内,参展商之间可以现场批发下单拿货,这也让不少参展企业尝到了甜头。据了解,不少企业借这个平台,把历年来库存的外贸眼镜转到国内市场,一方面缓解了自身的压力,另一方面也盘活了资金,不少企业表示希望来年能提前预订摊位进驻类似的展区。
点 评:今年的温州国际眼镜展,终以可观的成交额与广泛的参展采购商到来而落下帷幕,无疑书写了展会的又一篇章。我们注意到,为探水国内市场、减轻自身资金压力,相当多眼镜企业的积极参与到本届展会设立的库存批发区,与国内经销商进行产品对接,快速地消化企业挤压产品的同时,也可以很好地获得国内眼镜消费市场的一线情报,对未来自身转型做好准备颇有裨益。期待来年的温州国际眼镜展,在对行业发展促进、经验交流、产业交易方面能有更好的成效!
三、汤龙保作客《苏商》 讲述苦乐人生路(出自:万新网站)
事件提示:少年时,他因父母离异,辍学进厂当了名磨镜工。中年时,他接手濒临倒闭的工厂,将企业打造成亚洲最大的树脂镜片生产基地之一。现如今,他将分手四十年的父母接到一起,终于一家团聚。万新公司汤龙保总经理作客《苏商》栏目,讲述他的苦乐人生路。
关注指数:
聚 焦 点:主:您说到这个款式的时候,我倒想到,我们编导跟我说了一个您的小故事,说在国外考察的时候,您就光看人家戴眼镜的这个款式,看哪个人的款式好,就跟着那个人走。有一个人戴的款式特别好,您跟着人家走了有一里路。汤:恩,对。当时我们在罗马参加国际眼镜展,在罗马街头,我看到一个外国人戴了副眼镜非常好,但是我也不会英语,我们的翻译还在后面。我就跟着他看,看它的造型,我一看实际上就清楚了,我走到前面看,再走到旁边看,看它的(眼镜)圈,再看它的(眼镜)腿。
点 评:汤总的创业人生,充满艰辛而波折,这也正反映了眼镜产业最近三十年的发展缩影。万新光学在领头人汤总的率领下,一开始就对质量与款式紧密结合的品质非常重视,也为之进行多番尝试、探索、努力,也是经过了多年的坚持才有了异军突起的市场资本,而这样的先发优势终于成就了万新今日的王者地位。我们对于未来的眼镜企业发展战略,仍继续期待着业界企业秉承品质与人性化的完美结合、创意与科技的一体化集合,持之以恒下来,才能真正成就自身长效市场份额。
四、中国眼镜零售业的困境、本质和出路(出自:司徒尚炎博客)
事件提示:我在这里所讲的,是多年来本人从事眼镜业不断实践的心得和长期对行业观察思考的结果。我认为,就目前的状况看,眼镜零售业在整个产业链中,已经成为举足轻重的一环,它的兴衰成败,将决定眼镜业未来的走向。所以,要振兴中国的眼镜业,我们必须十分关注零售业的现状、挑战以及今后发展的趋势,研究和探讨应对行业未来的思路和对策,这是我作眼镜业的一员,今天在这里想达到的愿望。
关注指数:
聚 焦 点:传统零售业设置了很多以便于推销为目的资源和努力,如旺街旺铺的店面选择,豪华装修,一对一服务,过度专业化设置,其实许多地方花钱不讨好,既大大增加了消费者的消费成本,实质上也大大降低了企业的盈利能力,更重要的是,我们所做的一切,消费者实际上不喜欢,同时也为眼镜的大众化时尚消费设置了重重障碍,阻碍了整个眼镜业的健康发展,使行业发展逐步陷入困局。
点 评:司徒尚炎的肺腑之言,相信有不少的业界人士也认识到和共鸣的,或许提出问题之后的应对和战略调整才是大家所更关注的了。眼镜零售业运营成本的居高不下,使得眼镜零售价格廉价性一直无法全局体现,平价眼镜带来的春风也只是撼动了行业的一角,传统眼镜零售商的运营模式并未进行对应改进和成本模式的降低,眼镜价格仍未实质性对消费者消费行为产生刺激利好,或许不久的未来只有网络直销模式的流行将为地面零售业带来全盘颠覆!
五、论眼镜零售店营业员薪酬设计的利弊(出自:眼镜世界)
事件提示:对于许多眼镜零售公司而言,开发新的市场在资金方面和社会关系、设备、装修以及产品供应链均已不成问题,唯一真正的问题是缺乏管理骨干和优秀的销售专业人员。所以许多眼镜零售公司的老总们往往通过简单的所谓的待遇问题改善来解决上述问题,可实际情况又是如何?
关注指数:
聚 焦 点:做的更规范的公司,会把营业人员根据工作年限、经验、技术水平、日常表现及综合能力评估考核,将员工分成几个级别(其基本工资会体现级别工资等区别),那又有效的避免了一些店出现的现象——老员工与新员工各方面几乎一样,无形中制造出了不求上进、懒散的现象。当然有一定级别的人员也将是未来公司的培养力量,然后同一个店的员工级别不一样,其拿到的月指标也不一样。
点 评:对于眼镜零售店一线的绩效考核,需要稳定、活力、一致性的一线人员团队做基础和支撑,否则任何的制度性设计都无法保障营业业绩的稳定前进。当然,稳定的员工需要相称的薪酬,而对经营理念的认同和热情活力更加需要保持一致,这就需要眼镜零售商家在遴选员工时候高度重视的命题。绩效考核,无非也是要体现优胜劣汰的目标,业绩的指标的确重要,而软性服务指标也是不容轻视,这是体现整体经营水准的细节方面,也是需要设置专门考核科目的。